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辛白林·第五幕 第三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辛白林·第五幕 第三场出自于莎士比亚戏剧《辛白林》,剧中主要讲英国国王辛白林因听信后妻的馋言,而错怪自己的亲生女儿伊摩琴;伊摩琴的丈夫也因受人捉弄而对妻子的贞节产生了怀疑。最后,辛白林在早年失散的两个儿子以及女儿、女婿的帮助下战胜了罗马入侵者。剧终时父子团圆,女儿、女婿也解除了误会,破镜重圆。全剧情节众多,交错发展,宽恕与和解是全剧的主题。[1]

第三场英国 牢狱

➤波塞摩斯及二狱卒上。

狱卒甲 :现在可不会有人把你偷走,你的身体已经给锁起来啦。要是这儿有草,你尽管吃吧。

狱卒乙 :嗯,那可还要看他有没有胃口。(二狱卒下。)

波塞摩斯 :欢迎,拘囚的生活!因为我想你是到自由去的路。可是我还比一个害痛风病的人好一些,因为他宁愿永远生活在痛苦呻吟之中,不愿让死亡这一个手到病除的良药治愈他的疾病;只有死才是打开这些铁锁的钥匙。我的良心上负着比我的足胫和手腕上更重的镣铐;仁慈的神明啊,赐给我忏悔的利剑,让我劈开这黑暗的牢门,得到永久的自由吧!我已经衷心悔恨,这还不够吗?儿女们是这样使他们尘世的父亲回嗔作喜;天上的神明是更充满了慈悲的。我必须忏悔吗?还有什么比拖镣带铐更好的方式,出于自愿而不是被迫的?为了祓除我的罪孽,我愿意呈献我整个的生命。我知道你们比万恶的世人仁慈得多,他们从破产的负债人手里拿去三分之一,六分之一,或是十分之一的财产,让这些债户留着有余不尽的残资,供他们继续的剥削;那却不是我的愿望。把我的生命拿去,抵偿伊摩琴的宝贵的生命吧;虽然它们的价值并不相等,可是那总是一条生命,为你们所亲手铸下的。在人与人之间,他们并不戥量着每一枚货币,即使略有轻重,也瞧着上面的花纹而收受下来;你们应该把我收受,因为我是你们的。伟大的神明啊,要是你们愿意作这一次清算,就请拿去我的生命,勾销这些无情的债务。啊,伊摩琴!我要在沉默中向你抒陈我的心曲。(睡。)

➤奏哀乐。西塞律斯·里奥那托斯,即波塞摩斯之父,鬼魂出现,为一战士装束之老翁;一手携一老妇,即其妻,亦即波塞摩斯之母的鬼魂;二鬼魂登场时有音乐前导。音乐再奏,里奥那托斯二子,即波塞摩斯之兄,亦相继出现,彼等各因战死而身有伤痕。波塞摩斯睡于狱床之上,众鬼魂绕其四周。

西塞律斯 :你驱雷役电的天主,

不要迁怒凡人;

你该责怪马斯、朱诺

婬乱你的天庭。

我那没见面的孩子

干过什么坏事?

当他尚在母腹待产,

我已长辞人世;

你是孤儿们的慈父,

理应矜怜孤苦,

茫茫人世遍地荆棘,

你该尽力加护。

波塞摩斯之母 :我临盆时未蒙神佑,

一阵剧痛丧身;

波塞摩斯呱呱堕地,

可怜举目无亲!

西塞律斯 :造化铸下他的模型,

不失列祖英风,

他值得世人的赞美,

果然头角峥嵘。

波塞摩斯之长兄 :当他长成一表男儿,

他的意气才情

在不列颠全国之中

谁能和他竞争?

除了他有谁能赢取

伊摩琴的芳心?

波塞摩斯之母 :为什么他才缔良姻,

就被君王放逐,

远离了祖宗的田园

和情人的衣角?

西塞律斯 :为什么让阿埃基摩,

意大利的伧奴,

用无稽的猜疑嫉妒

把他心胸玷污;

落得那万恶的奸人

一旁讥笑揶揄?

波塞摩斯之次兄 :因此我们离开坟墓,

我们父子四个,

为了捍卫我们祖国,

曾经赴汤蹈火,

牺牲了我们的生命,

保持荣名不堕。

波塞摩斯之长兄 :波塞摩斯为了王家

也曾卓著勋劳:

朱庇特,你众神之王,

为何久抑贤豪,

不给他应得的褒赏,

让他郁郁无聊?

西塞律斯 :打开你水晶的窗户,

请你俯瞰尘寰;

莫再用无情的毒害

尽把壮士摧残。

波塞摩斯之母 :可怜我们无辜佳儿,

赐他幸福平安。

西塞律斯 :从你琼宫瑶殿之中

伸出你的援手;

否则我们要向众神

控诉你的悖谬。

波塞摩斯之二兄 :不要有失众望,神啊!

伸出你的援手。

➤朱庇特在雷电中骑鹰下降,掷出霹雳一响;众鬼魂跪伏。

朱庇特 :你们这一群下界的幽灵,

不要尽向我们天庭烦絮!

你们怎么胆敢怨怼天尊,

他雷霆的火箭谁能抵御?

去吧,乐园中憧憧的黑影,

在那不谢的花丛里安息;

人世的事不用你们顾问,

一切自有我们神明负责。

哪一个人蒙到我的恩眷,

我一定先使他备历辛艰。

你们的爱子他灾星将满,

无限幸运展开在他眼前。

我的星光照耀他的诞生,

他在我神殿上举行婚礼。

他将要做伊摩琴的良人;

不经困苦,怎得这番甜味?

把这简牒安放他的胸头,

他一生的休咎都在其中。

去吧,别再这样喧扰不休,

免得激起我的怒火熊熊。

鹰儿,驾着我飞返琉璃宫。(上天。)

西塞律斯 :他在雷声中下降;他的神圣的呼吸里充满着硫磺的气味;那神鹰弯下头来,似乎要怒踢我们的样子。他升天时发出来的气味比乐园里的花儿还要芬芳;他的尊贵的鹰儿缮理那永生的羽翼,用它的脚爪剔拭它的尖啄,正像他的神明喜悦的时候一般。

众鬼魂 :感谢,朱庇特!

西塞律斯 :那玉石的阶道已经被云儿遮住了;他已经走进他光明的宫殿里。去吧!让我们恭承天惠,恪遵他庄严的训诲。(众鬼魂隐灭。)

波塞摩斯 :(醒)睡眠,你已经做了一次老祖父,替我生下一个父亲;你又造下了一个母亲和两个兄长。可是啊,无情的讥刺!他们全去了,正像来的时候一样飘忽;我也就这样醒来。那些倚靠着贵人恩宠的可怜虫,也像我一样做着梦;一醒之后,万事皆空。可是唉!话又说回来了。有的人并没有做求名求利的好梦,他们无所事事,却也照样受尽恩荣;我也是这样,不知怎么会莫名其妙地做起这种幸福的美梦来。什么神仙到过这里?一册书吗?啊,珍奇的宝册!愿你不要像我们爱好虚华的世人一般,把一件富丽的外服遮掩内衣的敝陋;愿你的内容也像你的外表一般美好,不像我们那些朝士们只有一副空空的架子。“雄狮之幼儿于当面不相识、无意寻求间得之、且为一片温柔之空气所笼罩之时,自庄严之古柏上砍下之枝条、久死而复生、重返故株、发荣滋长之时,亦即波塞摩斯脱离厄难、不列颠国运昌隆、克享太平至治之日。”仍然是一个梦,否则一定是什么疯子随口吐出,不假思索的狂言;倘不是梦里的鬼话,就是无根的谎语;倘不是毫无意识的乱谈,它的意义也是不可究诘的。可是不管它是什么东西,我的一生的行事却也没头没脑得和它相差不远,只为了同病相怜的缘故,我也要把它保藏起来。

➤二狱卒重上。

狱卒甲 :来,先生,你准备好去死没有?

波塞摩斯 :早就准备好了;假如是一块肉的话,烤也烤焦了。

狱卒甲 :一句话,要请你去上吊,先生;要是你已经准备好了,那么你这块肉已经烹得很好了。

波塞摩斯 :哦,要是我能够在观众眼睛里成为一道好菜,那么总算死得并不冤枉。

狱卒甲 :这对于你是一回严重的清算,先生;可是这样也好,从此以后,你不用再还人家的债,也不用再怕酒店向你催讨欠账,人们在追寻欢乐的当儿,往往免不了这一种临别时的悲哀。你进来的时候饿得有气没力,出去的时候喝得醉步跄踉;你后悔不该付太大的代价,又恼恨人家给你太重的代价;你的钱囊和脑袋同样空洞,脑袋里因为装满空虚,反而显得沉重,钱囊里没有了货色,又嫌太轻了:这一种矛盾,你现在可以从此免去。啊!一根只值一文钱的绳子,却有救苦救难的无边法力:无论你欠下成千债款,它都可以在一霎眼间替你结束;它才是你真正的债主和债户;过去、现在、未来的一切总账,都可以由它一手清还。你的颈子,先生,是笔,是帐簿,也是算盘;不消片刻,你就可以收付两讫了。

波塞摩斯 :我死了比你活着还要快乐得多。

狱卒甲 :不错,先生,睡熟的人不觉得牙痛;可是一个人要是必须睡你那种觉,还要让一个刽子手照护他上床,我想他一定还是愿意和他的行刑者交换一下位置的;因为你瞧,先生,你自己也不知道你要到什么地方去哩。

波塞摩斯 :我知道,朋友。

狱卒甲 :那么你死了以后,眼睛还是睁得大大的;我可只听见人家说,身子一挺,两眼发黑。也许有什么自命为识路的人带领你;也许你自信不会走错路,但是我断定你对于这条路是完全生疏的;也许你想冒一下险,探寻前途的究竟。可是,你旅行的结果如何,我想你是再也不会回来告诉人家的了。

波塞摩斯 :我告诉你,朋友,除了那些生了眼睛有心闭上的人们以外,走我这一条路是不愁在暗中摸索的。

狱卒甲 :可笑一个人长了眼睛,最大的用处却是去赶这条黑暗的路程!我相信绞刑是叫人闭眼的一个方法。

➤一使者上。

使者 :打开他的镣铐;把你的囚犯带去见王上。

波塞摩斯 :你带来了好消息;他们要叫我去恢复我的自由了。

狱卒甲 :真有那样的事,我就上吊给你看。

波塞摩斯 :那你倒可以比当一个看牢门的人自由一些:只有套活人的枷锁,没有关死鬼的牢门。(除狱卒甲外均下。)

狱卒甲 :除非一个人愿意娶一座绞架做妻子,生一些小绞架下来,我没有见过像他这样一个不怕死的怪东西。可是凭良心说,有些家伙是贪生怕死的,尽管他是个罗马人;他们这批人中间,也有好多是虽然自己不愿意,因为没有法子,只好硬着头皮去死;要是我做了他们,我也一定会这样。我希望我们大家都存着一条好心肠;啊!那么什么看牢门的人、什么绞架,都可以用不着啦。我说这样的话,固然有碍我自己目前的利益,可是一个人只要存着善心,总不会没有好处的。(下。)[2]

作者简介

威廉·莎士比亚(英语:William Shakespeare,1564年4月23日—1616年4月23日),英国文艺复兴时期剧作家、诗人。1564年4月23日,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1571年—1579年,进入斯特拉福文法学校读书。1587年,开始演员生涯,并开始尝试写剧本。1591年,创作的戏剧《亨利六世中篇》《亨利六世下篇》首演。1592年,创作的戏剧《查理三世》首演。1595年,创作的戏剧《罗密欧与朱丽叶》《仲夏夜之梦》首演。1596年,创作的戏剧《威尼斯商人》首演。 1601年,创作的戏剧《哈姆雷特》首演,引起文坛关注。1603年,创作的戏剧《奥赛罗》首演。1605年,创作的戏剧《李尔王》首演。1606年,创作的戏剧《麦克白》首演。1614年,离开伦敦,返回故乡。1616年4月23日,在故乡去世。[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