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辛自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辛自强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国籍 中国
职业 职称:教授

辛自强博士中央财经大学教授。1993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1]

1997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发展;

1999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认知发展;2002年7月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2]

中央财经大学教授

学位:博士

职称:教授

研究领域:认知发展(智能本质、建构学习)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化)

学习经历:

1993年至1997年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教育系;

1997年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心理研究所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发展;

1999年提前攻读博士学位,研究方向是认知发展;2002年7月获得教育学博士学位。

工作经历:

2010年6月调入中央财经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担任教授、副院长、心理学学科带头人。

2009年2月至10月在美国的卡耐基梅隆(Carnegie Mellon)大学心理系做国家公派访问学者。

2002年7月起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工作8年,先后评为讲师、副教授、教授。

2009年6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批为博士生导师。

2005年7月在北京师范大学获批为硕士生导师;

学术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CPS)会员

国际行为发展研究学会(ISSBD)会员

《心理发展与教育》执行编辑

教授课程:

发展心理学历史与理论(研究生专业必修课)

大学心理学(本科生公共必修课,研究生班课程)

心理与教育统计学(夜大学生必修课,本科生专业课,研究生班课程)

教育心理学(本科生专业必修课)

学习心理学(研究生班课程)

研究方向

主要从事认知发展(智能本质、建构学习)和社会性发展(青少年社会化)研究。

曾就学习不良儿童、成年人的社会性发展、教师心理等领域做过实证研究。

另外,对理论心理学、方法论等问题感兴趣。欢迎合作研究。

承担、参与课题: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社会变迁中的青少年问题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儿童表征能力的发展特点与影响因素研究"

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国家青年基金课题:"小学生数学知识的认知建构:从建构主义到微观建构"

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与图式建构的关系"

已发表论文

中小学教师教学监控能力:发展特点与相关因素(第二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1998,2,22-26。

《学习致胜奥秘》(第一作者),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月。

小学学习不良儿童家庭功能研究(第一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1999,1,22-26。

学习不良的界定与操作化定义(第一作者)。《心理学动态》,1999,2,52-57。

反思训练是提高教师素质的有效途径(第二作者)。《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9,4,69-73。

学习不良儿童孤独感、同伴接受性的特点及其与家庭功能的关系(第二作者)。《心理学报》,2000,1, 59-64。

挑战与呼声:家庭教育中亲子互动现状分析(第二作者)。《应用心理学研究》(台北),2000,7,1-7。

学习不良儿童与一般儿童社会性发展的比较(第二作者)。载于陈烜之、梁觉主编:《迈进中的华人心 理学》,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2000,335-343。

创新教育的系统观(第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0,2,115-120。

教师互动问卷中文版的初步修订及应用(第一作者)。《心理科学》,2000,4,404-407。

教师信念及其对教师培养的意义(第二作者)。《教育研究》,2000,5,16-20。

《思维:开发无限的潜能》(第一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8月。

家庭功能及其相关因素研究(第二作者)。《心理学探新》,2001,3,55-60。

快乐感与社会支持的关系(第一作者)。《心理学报》,2001,5,442-447。(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 全文转载,2001,12,54-59。)

学习不良儿童研究的社会认知取向(第一作者)。《心理科学》,2001,5,544-548。(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1,12,33-37。)

《英语教学心理学》(第三作者),北京教育出版社,2001,1月。

儿童在数学问题解决中图式与策略的获得。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微观发生法:聚焦认知变化(第一作者)。《心理科学进展》,2002,2,206-212。

幸福感:认知与情感成分的不同影响因素(第二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2,2,27-32。

高年级小学生社会信息加工特点研究(第三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 1,134-40。

学习不良儿童社会信息加工的特点(第三作者)。《心理学报》,2002,5,505-510。

迈进中的发展心理学事业(第二作者)。《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5, 158-167。

认知负荷与认知技能和图式获得的关系及其教学意义(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 版)2002,4,55-60。

智能结构三层次理论述评(第一作者)。《心理科学》,2002,6,686-690。

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第一作者)。《心理学报》,2003,2,216-221。

关系-表征复杂性模型的检验(唯一作者)。《心理学报》,2003,4,504-513。

问题解决中策略的变化:一项微观发生研究(第一作者)。《心理学报》,2003,6,786-795。

小学儿童社会性发展:认知-背景框架(第一作者)。载于佐斌主编《社会心理学的发展与创新》(即全国社会心理学2002年学术会议论文选集),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97-103。

小学儿童问题行为、同伴关系与孤独感的特点及其关系(第二作者)。《心理科学》,2003,5,790-794。

儿童对婚姻冲突的认知加工和情绪反应的发展研究(第二作者)。《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3,4,45-49。

儿童对婚姻冲突的感知量表修订(第二作者)。《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8,554-556。

青少年社会行为对同伴关系的影响(第一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3,4,12-16。

儿童社会认知发展研究:过程观与结构观及其整合(第二作者)。《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1,61-68。

不同社交地位青少年的社交焦虑特点研究(第一作者)。《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4,231-232。

乡镇初中生自尊的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第一作者)。《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350。

虚拟世界的暴力对儿童攻击行为的影响机制(第一作者)。《中国教育学刊》,2004,5,41-44。

建构学习中知识的动态变化:以数学为例(唯一作者)。《教育科学》,2004,4,20-23。

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心理学思考(第二作者)。《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4,4,33-38。

数学中的阅读理解(唯一作者)。《教育科学研究》,2004,9,49-51。

问题解决研究的一个世纪:回顾与前瞻(唯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4,6,101-107。(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2005,5,20-26。)

问题解决中图式与策略的关系:来自表征复杂性模型的说明(唯一作者)。《心理科学》,2004,6, 1344-1348。

数学应用题解决研究的理论进展:兼论表征复杂性模型(唯一作者)。《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5,13-18。

失望情境下小学儿童情绪表达规则的运用(第二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4,30-36。

问题解决中图式的建构:一项应用题分类研究(唯一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1,69-73。

简论数学现实性问题解决能力(第二作者)。《上海教育科研》,2005,1,56-58。

解决现实性问题与建构现实的数学(第一作者)。《中国教育学刊》,2005,1,38-41。

心理学的措辞:隐喻和故事的意义(唯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5,2,63-69。

认知压力促进知识建构:另眼看"减负"(第一作者)。《教育科学研究》,2005,9,52-55。

师生人际行为的影响因素(第二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68-72。

问题表征与知识建构研究及其意义(唯一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增刊,92-98。

出版专著与教材:

问题解决与知识建构(18万字)。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社会性发展心理学(45万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4。

参考来源

  1. 辛自强 ,心理学考研网
  2. 辛自强 ,心理学考研网 2014-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