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西大鼓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遼西大鼓
|
|
|
遼西大鼓,又稱「說書」,是遼西具有地方特色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據史料記載,遼西大鼓起源於清代乾隆初期,大約200年歷史。當時盲人迫於生計,從小拜師學藝,為民間的「願台」、「會台」服務。不論是個人的「願台」、會上(各村)的「會台」,目的是為了許願、還願,祈求人丁興旺、大小登科、風調雨順等。
分布
據史料記載,遼西大鼓起源於清代乾隆初期,大約200年歷史。當時盲人迫於生計,從小拜師學藝,為民間的「願台」、「會台」服務。不論是個人的「願台」、會上(各村)的「會台」,目的是為了許願、還願,祈求人丁興旺、大小登科、風調雨順等。遼西大鼓分布在遼寧省葫蘆島市的雷家店、黑山科、藥王廟等二十幾個鄉鎮。
價值
一、流傳在建昌地區的鼓書樹木就有二十多部,而且《鸚哥記》、《十粒金丹》、《雙聖旨》《三省莊》、《左連城告狀》等書,在市面上很難見到,一般說書人也極少會說這些樹木,十分珍貴。
二、這些樹木故事曲折生動、人物性格鮮明,大多取材於民間傳說。無論是歌頌忠良、懲奸治佞的歷史傳說,還是伸張正義、鞭撻邪惡的神話故事,都反映了廣大勞動人民企盼平安幸福的美好意願,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學藝術價值。
三、遼西大鼓風格獨特,從曲式看落音是「徽」調式,但中間離調變化較多,說起來琅琅上口,唱起來委婉動聽,一說一唱神情兼備,跳出跳進,響木一拍引人入勝,在廣大農村是深受人民大眾喜愛的一種獨特的藝術表現形式,這種演唱形式對當代的說唱藝術仍有不可多得的借鑑作用。
四、遼西大鼓具有古樸原生態的特點,這和當地交通封閉,外來文化影響較少有關。[1]
參考文獻
- ↑ 它常被當成雜草,農民見了連根拔,卻不知是珍貴的「葉里藏珠」,騰訊, 2018-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