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達摩祖師簡介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達摩祖師簡介菩提達摩(英文:Bodhidharma,又稱:菩提達磨),意譯為覺法。自稱佛傳禪宗第二十八祖,為中國禪宗的始祖,故中國的禪宗又稱達摩宗,達摩被尊稱為「東土第一代祖師」、「達摩祖師」,與寶志禪師、傅大士合稱梁代三大士。    於中國南朝梁武帝時期航海到廣州。梁武帝信佛,達摩至南朝都城建業會梁武帝,面談不契,遂一葦渡江,北上北魏都城洛陽,後卓錫嵩山少林寺,面壁九年,傳衣缽于慧可。後出禹門游化終身。

據敦煌出土資料所述,自以古來作為達摩學說而傳的許多著述之中,只有『二入四行說』似乎是達摩真正思想所在。唐·淨覺《楞伽師資記》的〈達摩傳〉中有:『略辨大乘入道四行』,由達摩弟子曇林記錄而傳出。據曇林的序文說,他把達摩的言行集成一卷,名為《達摩論》;而達摩為坐禪眾撰《釋楞伽要義》一卷,亦名為《達摩論》。這兩論文理圓淨,當時流行很廣。

還有敦煌出土的《達摩和尚絕觀論》、《釋菩提達摩無心論》、《南天竺菩提達摩禪師觀門》(一名《大乘法論》)等,以及朝鮮梵魚寺所刻《禪門攝要》上下二卷,日本·鈴木大拙校刊《少室逸書》所收關於達摩諸論文。這些著述內容大致都差不多。

達摩『二入四行』的禪法,是以『壁觀』法門為中心。唐·宗密《禪源諸詮集都序》卷上之二載(大正48·403c)︰『達摩以壁觀教人安心雲,外止諸緣,內心無喘,心如牆壁,可以入道,豈不正是坐禪之法?』所謂二入是『理入』和『行入』,理入是屬於教的理論思考,行入是屬於實踐,即禪法的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教義。

理入和行入的名稱,見於北涼所譯《金剛三昧經》〈入實際品〉第五。但《金剛三昧經》說的理入是『覺觀』,而『壁觀』是達摩傳出的獨特禪法。道宣在《續高僧傳》卷二十〈習禪篇〉末對達摩禪法的評價說(大正 50·596c)︰『大乘壁觀,功業最高,在世學流,歸仰如市。』

壁觀禪法的特點在於『藉教悟宗』,即啟發信仰時不離聖教的標準,構成信仰以後教人『不隨於文教』,即不再憑藉言教的意思。二入之中以理入為主,行入為助。

後世佛教以『教外別傳、不立文字』為達摩禪法的標誌,因它直以究明佛心為參禪的最後目的,所以又稱禪宗為『佛心宗』。又有人因達摩專以《楞伽經》授人以為參禪印證,因而稱它為『楞伽宗』。

達摩的師承已無可考,後人為追溯傳統遂有種種說法。《楞伽師資記》推求那跋陀羅為初祖,菩提達摩為二世,下以神秀為七世。神會堅持南宗為正統,肯定達摩為中國禪宗初祖,主張自達摩──慧可──僧璨──道信──弘忍──慧能六代是一脈相承的。吉迦夜、曇曜譯《付法藏因緣傳》等又有西天世系的說法。唐·智炬《寶林傳》(成於801年)以印度自迦葉傳至師子比丘為二十四世,繼以婆舍斯多、不如蜜多、般若多羅至菩提達摩為二十八世。此說為五代南唐泉州靜、筠二師所集《祖堂集》(成於952年)、永明延壽《宗鏡錄》(成於957年)所繼承,又為宋·道原《景德傳燈錄》(成於1004年)和契嵩《傳法正宗記》(成於1061年)所依用,後來即成為禪宗的正統說。

達摩的弟子有慧可、道育、僧(一作『道』)副和曇林等。

  道育,一作慧育,他和慧可一同親事達摩四、五年,是達摩最初及門弟子之一。他從達摩學了禪法,專重個人內心修持而少對人講說。他的事跡已不明,只有《景德傳燈錄》卷三等記達摩臨終時自許慧可得髓、道育得骨、尼總持得肉、道副(即僧副)得皮的傳說,可以想見其禪學程度之一斑。

真性頌

  「真離性情緣理空忘照寂身至淨明圓始終常妙極」寫成一個圓圈,任憑五言、七言讀都是見性語。

  達摩祖師真性頌(夜坐偈)

  一更端坐結跏趺 怡神寂照泯同虛

  曠劫由來不生滅 何鬚生滅滅無餘

  一切諸法皆如幻 本性自空那用除

  若識心性非形像 湛然不動自真如

  二更凝神轉明淨 不起憶想同真性

  森羅萬像並歸空 更執有空還是病

  諸法本自非空有 凡夫安想論邪正

  若能不二其居懷 誰道即凡非是聖

  三更心淨等虛空 遍滿十方無不通

  山河石壁無能障 恆沙世界在其中

  世界本性真如性 亦無無性即含融

  非但諸佛能如此 有情之類並皆同

  四更無滅亦無生 量與虛空法界平

  無去無來無起滅 非有非無非暗明

  不起諸見如來見 無名可名真佛名

  唯有悟者應能識 未會眾生由若盲

  五更般若照無邊 不起一念歷三千

  欲見真如平等性 慎勿生心即目前

  妙理玄奧非心測 不用尋逐令疲極

  若能無念即真求 更若有求還不識

化寂靜宗

  問曰:「何名寂靜,於此法中,誰靜誰寂?」

  彼眾中有尊者答曰:「此心不動,是名為寂。於法無染,名之為靜。」

  祖曰:「本心不寂,要假寂靜。本來寂故,何用寂靜?」

  彼曰:「諸法本空,以空空故。於彼空空,故名寂靜。」

  祖曰:「空空已空,諸法亦爾。寂靜無相,何靜何寂?」

  彼尊者聞師指誨,豁然開悟。

二十八祖菩提達摩祖師傳法偈

  吾本來茲土,

  傳法救迷情。

  一花開五葉,

  結果自然成。[1]

佛教信仰

信仰佛教的好處,有些雖然信仰他教亦能獲得,但畢竟佛教要高超、殊勝多了。

佛教詳盡地剖析宇宙人生的問題,目的在使人對人生能獲得正確的認識。

一般人對人生的看法,不外乎悲觀樂觀兩種。

而佛教的人生觀,嚴格說來,是既不屬於悲觀,也不屬於樂觀的,我們可以勉強稱它做:『中觀』。

這整段文字是帶有個人色彩的觀點,尤其像這句話,“勉強”稱它做:中觀,應寫出客觀的事實,而非以個人色彩的文字來撰寫。

什麼叫『中觀』呢?就是既不哭哭啼啼地悲嘆人生,也不渾渾噩噩地虛擲生命,它能用智慧的眼光,掃除一切人生的疑懼、苦悶和誤解,而正確地認識人生的真象,把握人生的方向。

佛教又認為眾生是一體的,休戚與共的,小我生活於大我之中。因此要犧牲小我,完成大我,不但不能自私自利,反而要有慈悲助人的精神。

佛教反對命運操縱在他人或神的手中,自己做的自己承當,因此人人要克苦耐勞,努力奮鬥,為了明日,必須獻出今天,沒有辛勤的耕耘,哪會有豐碩的收穫呢?

佛教的戒律,對人的行為並不是死的束縛,而是活的鼓舞,在消極方面可以止惡防罪,在積極方面能夠鼓勵救人濟世。舉『不殺生』為例,它的真正精神與目的,不在自己的不殺,而是要去勸人戒殺,一個立志學菩薩道的人,自己殺生固是破戒,就是見死不救也是犯戒。其他戒律也莫不如此,不但自己不能『偷盜』、『說謊』,更要勸人不要偷盜、說謊,苦口婆心的,不厭其煩的勸人改邪歸正。

嚴守五戒是做人的根本,違犯五戒在社會上就不能立足,同時為國法所不容,最後只有身系囹圄,飽嘗鐵窗滋味。而佛教更認為要想做『人』就非守五戒不可,違反五戒,下世就不能再得人身,而將墮入地獄、畜生、餓鬼等三惡道了。(這三類眾生的報應都是痛苦不堪的,因此稱為惡道。)我們且不管下世如何,看看目前就夠了,人能不殺生,社會上就沒有殺人命案;能不偷盜,就沒有小偷、強盜;能不邪淫,就不會有男偷女娼,破壞家庭倫理的事;能不妄語也就不會有欺、詐、騙等事;能不飲酒,則身心愉快,頭腦清晰,不會因一時糊塗而闖禍。(酒有害身體,早經醫學一再證明。)如此,這個社會不是寧靜、安樂的社會嗎?因此我說佛教有淨化社會人心的功用。

佛從不生氣,或處罰弟子,在佛教經典中,絕對找不到佛發怒而用洪水、瘟疫來處罰人類的。

佛對弟子一直和顏悅色,諄諄教誨,他真的是『有教無類』——不論老、少、貧、富、貴、賤,同時包括宇宙間每一類眾生在內。

佛最懂得因材施教,能把握不同的時機,對不同資質的眾生說最好的道理。[2]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