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三八”聊女人(43)(李彦良)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 |
《过“三八”聊女人(43)》是中国当代作家李彦良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过“三八”聊女人(43)
朋友对我说:“过三八呀,咱聊聊现代美女。”他给我摆美女的“龙门阵”,我忽悠他。于是有了下面的对话。
“你认为在现时代什么样的女人最美?”
“依你之见,只有那些进入历史时空中的西施、貂蝉、王昭君和杨玉环才是美女,这样的观点也太古旧了吧?”
“怎么能说是古旧?君不见舞台上的李玉刚?你敢说没有被他的《贵妃醉酒》醉得惊诧?”
“不要偷换概念和议题。让你说的是美女。不是伪女。”
“谁在偷换概念和议题?沉鱼落雁、闭花羞月是中国古代美女的典范。只不过,那种美早已被文学化、戏剧化、理想化和模式化了,自然也就和现实有了距离。距离产生美,时空造就美,艺术创新美,所以人们就特别欣赏李玉刚的美女扮相。”
“狡辩!我问你现代女人美在哪里?”
“美是与丑相对立而存在的,美与不美,是主观对客观的一种自我感觉。标准不一,感觉也就不一样了。女人美在哪里?美在判断和评价女人的人的眼里和心里。我倒觉得现代女人的共性之美,美在时尚,美在自由和开放。什么时代追求什么时代的时尚,不同时代的女人身上都烙印着不同历史阶段的时尚标志,如穿着、打扮和举止。自由和开放,是当今男女平等的文明社会赋予女人的责任和权力。而现代女人的个性之美,则美在其具有现代人的气质和素质,学问和学识,教养和担当。表现在她是一个有骨有肉,有情感,心身健康,行为正派,懂得害羞的人。而且不只自食其力,更是一个看重老人、孩子和家庭,特别敬重男人,喜欢与男人共事的人。但是,对美女,也不能够求全责备,美女也会有缺点,只要瑕不掩瑜,就是美的珍宝了。”
“总算切题了,慢慢道来,慢慢道来。”
“对于一个人来说,不管男女,其气质的生理基础是与生俱来的神经结构,不容易改变。但是素质却在后天形成的,做学问,注重良好习惯和性格的养成,对于人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所以有教养的女人,有好性格的女人,有学识的女人,往往善良、诚实、谦逊、柔韧、宽厚,正派,讨人喜欢,让人觉得美。有才能、有胆识、敢担当的女人就更美了。”
“那你说说懂得害羞的女人,为什么美呢?”
“害羞是人的天性,是男女人共有的美德。害羞,是人,特别是女人有教养,懂自爱,善于调整自己心理和行为的一种本能。我之所以特别提到着一点,是因为如今的女人太有些忽视这一点了。而且错误地认为知耻知羞、行事稳重是胆小怕事,把脸厚忘怯、胆大妄为认为是勇敢,所以她们很乐意放肆地追求在公众面前自我张扬。我想,你一定不会认为那些自以为是,连说错话,做错事也都不脸红心跳的女人是美女吧?知错的男人不一定是懦夫,知羞的女人不一定是懦妇和丑女。女颜大美在羞色。我还是喜欢知羞的女人。”
“明白了,知羞也是美德。那特别敬重男人的女人,又美在什么地方?”
“女人之美是与男人相比较而产生出来的,首先在于其本质是自然而然的,是纯洁、质朴的。在意自己,也在乎别人,更敬重男人的女人,拥有的是自信的美。自食其力的女人,拥有的是自立的美。脸蛋漂亮的女人为什么不一定让人感到美?那是因为她不美的本质和不雅的行为,甚至不正派的作为与漂亮的躯壳产生了不一致。试想,一个在你面前盛气凌人的女人,即使她容貌姣好,五官端正,你感到她美吗?或者在你面前装腔作势,矫揉造作,浓妆艳抹,即使她善于抛媚眼引诱你,使心眼迎合你,却把你当她的掌中之物,不尊重你,不信任你,只利用你,常役使你,甚至控制你,你喜欢吗?所以漂亮和美丽是两个概念。把漂亮与美混为一谈的人,是自己的审美标准出了问题。女人之美美在是个正常人的同时也美在女人的特色方面。那就是具有女人的美德懿行,肯为家人付出担当。巾帼不让须眉的精神之美,美在乐与男人平等共事,善与环境和谐相处而不是孤立独行,故意显示自己的存在。”
“知道了。真正的美女是敬重男人的。那美女之美,在于完美,为什么不能求全责备?”
“美男之美,岂无瑕疵?世界上没有十全十美的事物,女人亦然。有高山必有深谷,有光亮必有影子。所以,追求美女之美,不应当求全责备。在欣赏美女之美时,也当宽容她的瑕疵。”
朋友显然被我忽悠住了,他把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圈成一个圈,表示OK。
快过“三八”节呀,朋友邀稿,说:“你是一个写作的人,你就为用笔写作的女人写些话语吧。”我说:“用笔写作的女人也是女人,和别的女人的区别在于用笔劳动。笔是她的帮手,也是工具,敬重和敬畏自己的劳动工具就是了。用笔写作的女人也是平常人。”于是有了下面这一篇。
首先,我认为用笔写作的女人不一定是女作家,也不一定是女作者,但起码是个喜好写作的女人。因为只有在公开发表的文章下面有署名权的人,才是作者。享有“家”的作者,才能够算是“作家”,作家不是自封的,得得到读者、社会,甚至是历史的认可。不是写几篇或者出几本粉饰和宣传自己的文章或书,就可以成为“作家”的。所以喜欢写作的人、撰稿人、作者、作家之间是有区别的,在慨念的界定面前,男人、女人都一样。所以,用笔写作的女人不一定是女作家,不值得炫耀,不敢沾沾自喜。但是,对于把写作当做自己生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人来说,尽管自己成不了作者,成不了作家,确确实实做一个喜好写作的人,也是不容易的。原因十分简单,就是用笔写作,不是人人都能够做到的。更何况是女人,就更值得自豪了。而且,有了扎实的写作功底之后,也就有了可能成为作者,以至作家的内因条件,时来运转,当天时、地利、人和等的方面的条件具备之时,也许才可能梦想成真。
其次,用笔写作的女人们肯定是女人,但所写的内容不只是属于女人的,也更不是写只给女人看的。有作为的作者,有建树的作品,不是以性别来区分的。2011年阳泉十大文化人物,当时市唯一的中国作协女作家,“赵树理文学奖”和“全国煤矿文学乌金奖”获得者小岸,是这样陈述自己与文学的关系的:“文学不是一蔬一饭,不是肌肤之亲,它是不死的欲望,是疲惫生活中的英雄梦想”是的,写作是梦想,但对于小岸来说,是“英雄的梦想。”她的文学情怀,她的写作境界,不只给喜好写作的文学姐妹们竖起了一杆旗,也让须眉们仰望。所以写作不是消遣,是作者在用燃烧着的生命和智慧,展示时代和报效社会。写作,是一种担当,是一种使命,是一件有责任的事。
我也是一个用笔写作的女人。但不敢说自己是作家。因为我老了,写作对于我,既是在帮助我面对夕阳梳理自己的人生,也是在成全我用作品还报亲情和命运,上苍和天意。所以,我的作品首先是写给自己和亲人看的,偶有发表的机缘,那也是天佑之结果。用笔写作是我今生今世的一大幸福,我要把这个幸福享受到提不起笔来,按不下键盘的那一天。
妇女姐妹们,尝试着用笔写作吧!写作开心,写作辛苦,但写作并不神秘。做用笔写作的女人吧,做用笔写作的女人是幸福的。
作者简介
李彦良,山西昔阳人,1948年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