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过好这一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内容简介

蔡澜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率真潇洒而能以轻松活泼的心态对待人生,尤其是对人生中的失落或不愉快遭遇处之泰然,若无其事,不但外表如此,而且是真正的不萦于怀,一笑置之。“置之”不大容易,要加上“一笑”,那是更加不容易了。他不抱怨食物不可口,不抱怨汽车太颠簸,不抱怨女导游太不美貌。他教我怎样喝最低劣辛辣的意大利土酒,怎样在新加坡大排档中吮吸牛骨髓,我会皱起眉头,他始终开怀大笑,所以他肯定比我潇洒得多。

——金庸

这本《过好这一生》是蔡先生过去三年时间所写散文首次结集出版,收录了“活在瘟疫流行的日子”,“疫后旅行”,“玩瘟疫”等蔡先生有切实身在新冠疫情中一些感受的文章,也收录了“浅尝”,“耐看”,“喜欢的字句”等蔡先生经典闲适小品文。

作者简介

蔡澜

1941年生于新加坡,祖籍广东潮州,现居中国香港。

知名作家、生活家、美食家、电影人、主持人。与金庸、倪匡、黄霑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新周刊》年度生活家,《开讲啦》特邀讲师,《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顾问。

吃喝玩乐无不在行,文学、电影、书法、金石样样精通,被无数人奉为人生典范。著有《我喜欢人生快活的样子》《学做妙人》《人间好玩》等。

书评

倪匡说"蔡澜是少有背后没有人说他坏话的人",黄霑说"蔡澜是我最值得信赖的朋友",金庸说"论风流多艺我不如蔡澜,他是一个真正潇洒的人"。曾经名满香江的才子们一一落幕,独剩下蔡澜回眸过去与展望今朝。


八十周岁的蔡澜在近几年的综艺节目中亮相,依旧是那亮黄的布袋、拄着手杖快步行走在喧杂的菜市场、在接地气的面馆和主持人们畅谈人生,这是一个身上还流淌着旧派绅士之风和对俗世了然于胸的达观和通透的妙人。每年定期开放的微博问答往往简短几个字就直达痛处,幽默风趣。蔡澜,会让很多采访他的人相形见绌,也会发自内心的钦佩和敬重。


他的书,出了好多。图书馆上专门一个书架摆的都是蔡澜的书。近三年的散文集结成书,就是这本《过好这一生》。再读八旬蔡澜的文章中的好吃好玩之物、之情、之人,文字更加通透与随心所欲,这是人生阅历与天赋的加持,尤其是吃方面极其诚恳,毕竟蔡澜曾经写过:人生的意义就是吃吃喝喝。

回首一生,如果可以回去,干什么?蔡澜选择尝尝当时的美食。回到那个还是一个懒洋洋南洋小村的新加坡,小贩们的美食都令人向往:卤鹅、鱿鱼、蚶子、罗惹等马来小吃。不管是马来、印度、福建口味,这些小食都是古法制作,现在可能买得到,但已经是永远找不回来的味觉。

对于蔡澜,虽然他常住香港,但最让他难忘的,把情感全部灌注进去的地方还是家乡, 那个早期的新加坡,所以就算街边最不起眼的食物他也能如数家珍,感慨万分。


吃遍世界的蔡澜谈起美食不仅熟知味道、做法,各种历史更是熟稔。日本吃鱼的方法不仅仅局限生鱼片,烤秋刀鱼、炙烤鲣鱼等有十二种之多。日本的火车站便当,早在1872年就开始在铁路沿线卖駅弁,这两个字都是中国古代常用字,如今却出口转内销被大家认为是日本用语。

因为日本铁路的繁荣建设,駅弁也应运而生。与中国不同,日本人更喜欢吃热食。从最早简单的白饭团撒点黑芝麻,到饭盒升级为两层木盒。看蔡澜的描述,那些日剧里熟悉的场景就会出现。剧中的主人公午餐时间就会拿出精心准备的便当,每当打开盖子,就会看见样式精美丰富的食材。夏目漱石喜欢的就是“三四郎御弁当”,駅弁可以说是日本国民性的食物。

食物,好吃就是家乡菜。潮州人的蔡澜喜欢上海菜、福建菜、马来菜、韩国料理等。蔡澜认为只认为自己家乡菜最好,是太过主观的。不过他曾经在一档综艺节目中提及一个观点:反对火锅。曾经让很多火锅爱好者愤愤不平。蔡澜认为火锅会把食物原本的味道用浓烈的调味料充斥掉,一锅一味就失去了食材本身的鲜与本味。反对火锅,反对的是做得不好的,在酱料上下功夫的。

这就是爱憎分明的蔡澜。不是太过挑剔,而是有自己对食物的基本原则。

年轻时大快朵颐,当经历了岁月的洗礼,浅尝,回归平淡才是必然。在食物上雕刻作画摆盘,不如越简单越好,一饮一啄之间才是人生真味。

所以一碗汤、一碗白饭、一碟泡菜,浅尝即可。


对于食物的感悟其实就是蔡澜对于人生的感悟。回想起许知远与蔡澜之间的对话,许知远提出了很多激进的问题,而蔡老并没有给出答案。从原先的鲜衣怒马到如今云淡风轻,浅尝即可。蔡澜用他的一生和文字回答了。不可复制,却可寻到生活中的有趣。

面对生活的死结,就学学蔡澜,学学亚历山大,唯一的方法是剪掉。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