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迎风屹立(崔子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迎风屹立》是当代作家崔子美写的散文。

作品欣赏

迎风屹立

在海风拂过的文化广场,我看到她气韵非凡的铜像:年轻、俊秀、齐耳短发,半袖衫、丝绸裙、手握书卷,英姿勃发,迎风屹立,瞭望远方。在那个革命激情偾张的时代,她的目光越过滔天白浪,看到了国家贫弱、百姓疾苦,看到了爱国运动、革命激情。于是,她向镰刀斧头的旗帜宣誓,愿意为劳苦大众的解放而奋斗终身。

多年前,我从黄土高坡辗转来到了岱山岛,参加金维映烈士诞辰百年纪念活动,面对她轩昂的铜像,远去的历史犹如一波连一波的潮涌渐次奔来,再次拍醒了岁月的心岸。那时候,金维映师范毕业,英姿飒爽,回到了盛产海盐的家乡,以教书为掩护,进村庄、下盐田、到滩头,给盐民讲说反压迫反剥削的革命道理,发动万余盐民云集东岳宫,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罢市游行。是她,挥舞小旗、呼喊口号、领着盐民一路游行,迫使官署提高了盐民薪酬。

这位被乡亲们称呼为阿金的杰出女性,从黑暗里看到了翻天覆地的未来。虽不幸被捕入狱,受尽囹圄之苦,却没有动摇她的理想。又赴上海组织工人大罢工,再次被捕,被组织营救获释,她心中翻腾起扫除腐朽的狂涛巨浪,决然前往瑞金中央苏区工作。

当时的中央苏区正在进行第三次反“围剿”,重兵压境,炮火连天,她先后担任于都县委书记、胜利县委书记、瑞金扩红突击队总队长,曾率独立团追剿残余的地主武装,曾带领赤卫军上前线反击敌军进攻。在连续“扩红”、 征收军粮方面屡次超额完成任务,受到中央军委表彰,被毛泽东称赞为“全苏区扩大红军突击运动第一优胜者”。

她是中央苏区的一道特殊的风景,穿着列宁装,头戴八角帽,腰扎皮带,别着手枪,打了绑腿,骑一匹红马,旋风似地奔忙于乡村之间。然而,苏区内部接连掀起了肃反风暴,金维映受到政治上的巨大压力,被告诫要在婚姻中划清界限。她眼含泪水,不得不放弃个人利益,保持着对组织的忠诚,又以更大的胸怀投入到中央苏区的保卫战中。

这是需要多么蔚蓝的胸襟呵,又要以多么茁壮的思想去支撑呢。

在岱山,我沿着岱山岛的峰景湾踟躇而行,远远地望见了宏伟的江南大桥,横亘在波光磷磷的海峡之上。岙口上的海风儿猎猎劲吹,翻动了路边的树叶儿窸窣作响;那阳光像白色浪花儿一样哗哗哗地扑打下来,将远远近近的建筑冲洗得光鲜明丽;山峰般的渔轮拉响汽笛,朝着波光粼粼的大海徐徐远去。现在的岱山就是一个现代化的岛屿,渔业、盐业、旅游业齐头并进,一派繁荣景象。

走进金维映故居,我意外地看到了那个熟悉的红木箱子,那个多次从老照片上见过、多次听人讲述的红木箱子。箱子颜色斑驳,棱角磨损,显得老旧。但,这个箱子经历了岁月沧桑,这个箱子记忆着那个峥嵘岁月里的母爱深情。

中央红军落脚陕北之后,选择我的家乡志丹县奠定为红色首都。李维汉金维映夫妇居住在小城东山下的红石窑洞里,供给困难,生活艰苦,已经怀孕数月的金维映,身体消瘦,面色无光,极其需要营养。李维汉每月仅有五块钱的苏维埃津贴,想买鸡蛋给妻子补身体,常常是无处可买,只能提上小篮子,到周河边拔野菜,洗干净带回来,当新鲜蔬菜吃。

许多次,因为历史研究的缘故,我走进李维汉和金维映夫妇的旧居,在石窑洞里长久地徘徊,抚摸窗户边的土炕,触碰粗糙的沙石墙壁,观看窑内简陋的陈列,用心体会他们当年的生活情景,心里由不得一阵阵酸涩。

她能住惯陕北的窑洞吗?想念岱山岛的渔村吗?经常忆起轰轰烈烈的瑞金岁月?可曾在睡梦里被腥风血雨的长征往事所惊醒?看着窑洞里的泥锅台、灶口边的小凳子,想象着李维汉屈腿低头地引火添柴,或是弯腰削土豆、洗野菜、再往开水锅里投两把小米;金维映腆着大肚子靠在炕沿边儿,看着丈夫笨手笨脚地忙碌,热热地憧憬着孩子降临的那一天……

重阳节这天,是金维映忽然临产,惊动了红石小院里居住的中央领导人,大家高兴着、激动着、祝福着,在刘英、贺子珍、邓颖超几位女同志帮助下,分娩了一个男婴,哇啊哇啊的啼哭声让大家热泪盈眶。这是中央红军结束长征之后出生的第一个“红孩子”,李维汉和金维映喜悦地给孩子起名罗小金。

分娩后的金维映身体非常虚弱,没有奶水,国民党飞机轰炸了红都山城,而李维汉又要去盐池一带从事蒙民工作,真的是前途未卜,只能将出生十天的罗小金寄养给当地人家。那天,城南麻地坪村的段家夫妻来接孩子,金维映把婴儿搂入自己怀里喃喃自语,脸贴着婴儿的脸不住地哭泣,在孩子的额头上吻了又吻……最后,她拉住段家妈妈的手,说:大姐,请您善待我的孩子,拜托了!又指着炕边的红木箱子:这是我唯一的家产,就算是给你家的一点心意,里面放几尺棉布和几两棉花,留给孩子做衣服……

半年后,发生了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国共两党停止了内战,中央机关将要进驻延安。时值隆冬,大雪纷飞,金维映拄了一根木棍,迎着风雪去了城南的麻地坪村的段家,看到自己的孩子长得白白净净,呀呀地回应大人,发出格格笑声,于是千般滋味涌上心头,搂着孩子泪如泉涌,向自己的骨肉告别。临走,把自己省下的几元钱留给养父养母,灰泪而别。

这一别,竟然成了母子永诀。金维映与其他同志赴莫斯科东方大学深造,在德军攻打莫斯科的战火中牺牲。这位海的女儿,不畏生死、有过牢狱之灾、有母子的生离死别,却志如磐石、奋力向前,就像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笔下的保尔一样,从没有考虑过自己的得与失、冷与暖,而是把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无私地献给了自己所追求的[[[理想]]。

半个世纪后,她的儿子长大了,挥笔写下“沧海狂涛,天赋金舟”八个大字,深情地表达了对母亲的褒扬与怀念。并在广场上塑起金维映铜像。

回来吧,岱山的女儿!归来吧,大海的赤子![1]

作者简介

崔子美,1962年8月生,陕西省北部志丹县人。先后毕业于延安师范北京人文大学汉语言专业。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