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远洋定期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远洋定期船(英语:ocean liner),也叫做“远洋客轮”和“远洋邮轮”,是主要用于横渡海洋交通的载客船只。一些定期船也同时运载货物及邮件,并有时可以派做他用(例如娱乐用游船或战时医疗船等)。

“远洋定期船”不包括渡轮及其他用作短途海运的船只,也不包括游轮(英语:cruise ship):区别在于乘坐游轮的乘客的主要旅行目的就是航程本身,而定期船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到达目的地。这一类船只也不包括不定期货船(英语:tramp steamer)(即使后者能够承载有限乘客)。有定期航线的货运船只有时也叫做“定期船”。有些轮船公司自称为“某某航线”(英语:line),并称其营运的货柜船(其中有些依照定期航线航行)为“定期船”。中文里,远洋定期船过去也通称“邮轮”,但当代中文里所称“邮轮”一般是指近海游轮而不是远洋定期船。

远洋定期船通常构造坚实,干舷较高,以抵御大浪以及在远洋较常遇到的其他恶劣状况。其船体壳板也比游轮要厚,并有较大的燃料、食水及其他补给容量,用于长期航行。

远洋定期船作为一种分别的船只类别出现于19世纪中叶。随着科技进步,例如蒸汽机和钢壳板的发展,远洋定期船可以造的更大更快,以至当时的世界列强(特别是英国德国)在建造远洋定期船上进行竞争。远洋定期船一度成为洲际旅行的主要运输模式,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由于长途飞机的出现逐渐被淘汰。汽车及火车技术的提升也加速了远洋定期船的没落。目前(自从皇家邮政船伊丽莎白皇后2号2008年退役以来)唯一一艘仍作为远洋定期船运营的船只是皇家邮政船玛丽皇后2号[1]。历史上曾经建造了许多艘远洋定期船,其中1967年之前建造的只有九艘仍被保存下来。

综述

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50年代之间超过一个世纪的时间内,远洋定期船是洲际旅行的主要方法,直到被远程航班飞机取代。除了乘客,定期船也运载邮件和货物。其中,与英国皇家邮政签署合约运载邮件的船只冠以“皇家邮政船”(RMS)的称号(或译“皇家邮轮”)。远洋定期船尤其被用来运输黄金和其他高价值货物

远洋定期船最繁忙的航线是穿梭欧洲北美洲的北大西洋航线,此航线上使用的都是最快、最大和最先进的定期船。虽然当代的公众意识中“远洋邮轮”所联系的一般是这些跨大西洋的“超级邮轮”,但实际上历史上大多数远洋定期船是中型船,在喷气式飞机时代以前担当了各国之间,以及宗主国与殖民地和保护国之间的普通乘客和货物运输功能。这类航线包括欧洲到非洲亚洲的殖民地、欧洲到南美洲、从欧洲前往北美洲(19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以及加拿大和澳大利亚(二战之后)的移民乘客等。

英语里的“Liner”(“定期船”)一词来源于“Shipping line”,指的是经营乘客和货物运输的轮船公司,这些轮船公司通常按照既定的航线和时刻运作。在既定航线上的常规定时航行称为“line voyage”(定期航班),而按照班次执航这类航线的船只(包括客运和货运)则称为“liner”(定期船)。与定期船运不同的是“不定期船运”(tramping),指的是有需要运送货物时才通知船只出航的运作模式。(历史上战列舰(ships of the line,海上炮战中参与列队的主要战舰)也称为“liner”,但这种说法在现代已很少出现。)当代所称“定期船”已基本成为“客运定期船”的同义词,但也可以用来指称货运定期船或客货两用定期船。中文里,由于历史上较快的定期船大都兼负邮运功能,因此“邮轮”成为“(客运)定期船”的同义词,但当今“邮轮”则转为娱乐用的近海游船的同义词,兼指尚存的少数大型客运用定期船,而一般不是指当代的邮政船。

自从喷气机时代开始,跨海航运就开始衰退,同时客运船只的主要功能从交通运输开始改为娱乐游船。为了能够维持盈利,游船公司开始改造远洋定期船用于近海游曳(例如伊丽莎白皇后二号和法兰西号)[2]。较老的客运定期船的一些特征不适合作为游船使用,例如油耗高、吃水深(因此无法使用较浅的港口),以及主要为了增加载客量而不是舒适度设计的客舱(有些还没有舷窗)。例如意大利轮船公司的米开朗琪罗号和拉斐罗号是最后两艘主要为北大西洋航线设计的定期船就因为无法经济地改为游船,因此其服役生涯很短。

视频

远洋定期船 相关视频

第一次见到如此大的远洋客轮,破冰如破土一样轻轻松松
世界最大最豪华的远洋邮轮 玛丽女王2号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