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连续介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来自 孔夫子旧书网 的图片

连续介质是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的科技术语。

汉字,中国古人智慧的结晶[1]。千百年间,它经历了“甲金篆隶草楷行”的发展[2]。从记录的工具到艺术的载体,它的身上,倾注了无数先人的心血。

名词解释

连续介质是流体力学或固体力学研究的基本假设之一。它认为流体或固体质点在空间是连续而无空隙地分布的,且质点具有宏观物理量如质量、速度、压强、温度等,都是空间和时间的连续函数,满足一定的物理定律(如质量守恒定律、牛顿运动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定律等)。

这里的不连续介质是指在整个油藏范围,不将其作为连续介质,只有大裂缝内部范围才能作为连续介质.饱和度中值压力越高,储层未经改造前原始生产油气的能力越低。

质点

所谓质点,实际是指微观充分大、宏观充分小的分子团,也称微团。即其尺度比分子或分子运动尺度足够大,它可以包含“无数”的分子,而比所研究力学问题的特征尺度足够小。有了连续介质假设,就可以在流体力学研究中广泛运用数学分析这一强有力的工具。实际流体的结构在一般情况下是非常接近连续介质模型的 。

冰点温度

例如在冰点温度(273.15开)和标准大气压(101325帕)下,1立方厘米空气含分子约2.7×1019个,分子平均自由程约10-9厘米(液体比气体更为“致密”),1秒内分子碰撞约1029次。显然,从力学角度完全可以忽略分子结构的离散性和分子碰撞作用的间歇性,而认为物质是连续的。在特殊情况,如稀薄气体中,分子自由程相比力学特征尺度已不是非常小,因而连续介质假设不适用;激波层的厚度为分子量级,研究激波层中的气体运动也不能用连续介质假设。

化学工程

化学工程研究中从宏观角度对流体进行的一种处置,即把流体视为由无数分子集团所组成的连续体系,把每个分子集团称为质点,质点在流体内部一个紧挨一个,它们之间没有任何空隙、流体被这种介质所充满,因而将流体看作连续介质,其目的是为了摆脱复杂的分子运动,而从宏观角度(如受到重力、离心力等外力作用时)研究流体的运动规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