遲到的愛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遲到的愛 》是王菲演唱的一首歌曲。
歌曲簡介
中文名稱:遲到的愛
歌曲演唱:王菲
歌曲語言:普通話
歌曲歌詞
女:情如藍透的深海
從來未去用心愛
男:為何臨到即將分開
愛的感覺充滿腦海
女:情從遲到的溫暖
滲進熾熱夢與掛念
男:如何將光陰轉到定點
在這刻不再走遠
女:在日後倘可再遇相見
而濃情可會亦常掛念
男:當即將分開卻是感最暖
柔情遠了亂了打算
女:心為何充滿着愛
這遲到的一點愛
卻留在腦海 不願再走開
這段情永未變改
男:心為何跟你熱愛
這愛意永遠存在
當明晨你就如今日的可愛
但今天將不會復再
女:情從遲到的溫暖
滲進熾熱夢與掛念
男:如何將光陰轉到定點
在這刻不再走遠
女:在日後倘可再遇相見
而濃情可會亦常掛念
男:當即將分開卻是感最暖
柔情遠了亂了打算
女:心為何充滿着愛
這遲到的一點愛
卻留在腦海 不願再走開
這段情永未變改
男:心為何跟你熱愛
這愛意永遠存在
當明晨你就如今日的可愛
但今天將不會復再
合:但清風將吹散熱愛 =中文名: 王菲
外文名: Faye Wong
別名: 夏林(原名)
王靖雯: 曾用藝名)
國籍: 中國民族漢族
出生地: 北京市東城區
出生日期: 1969年8月8日
星座: 獅子座
血型: O型
身高: 174 cm
體重: 50 kg
畢業院校: 北京市東直門中學
職業歌手: 演員
時常出沒的地方:家
喜愛的季節:秋季
喜愛的運動:排球 游泳
喜歡的人物:家人
喜愛娛樂:和朋友在一起打麻將
喜歡的衣服:舒適、簡單
最怕的事:與陌生人溝通
喜愛食物:零食
喜愛飲品:水
喜歡季節:秋天
歌曲簡介=
早年經歷
王菲小時候與父母、哥哥一起居住在北京青年溝的煤礦大院。1975年,王菲就讀於北京地壇小學,並擔任班上的文藝委員。
1980年,王菲就讀於北京市東直門中學。在讀中學期間,她加入了中央電視台銀河少兒藝術團。1983年,她在央視的六一晚會上獨唱《大海啊故鄉》《小百靈之歌》等歌曲。1984年,她在東直門中學讀高中。高中二年級時,她出版了翻唱鄧麗君歌曲的作品《風從那裡來》、《鄧麗君故鄉情》等等。
987年,王菲放棄廈門大學生物系的錄取資格並跟隨父親移居香港;同年,她經朋友介紹拜戴思聰為師,並在他的指導下學習聲樂。[1]
星路歷程
1989年,王菲憑藉粵語歌曲《仍是舊句子》並憑藉該歌曲獲得亞太金錚流行曲創作大賽銅獎,之後在香港歌壇出道;同年,簽約新藝寶唱片公司;10月,她以「王靖雯」為藝名並推出首張個人專輯《王靖雯》;該專輯發行後達到金唱片的銷量,而王菲亦憑藉這張專輯獲得叱咤樂壇流行榜叱咤樂壇女歌手銅獎。
1990年5月,發行專輯《Everything》,該專輯也奠定了王菲的歌路;8月,推出專輯《You're The Only One》,並逐漸形成個人化的音樂路線。
1991年,發行精選專輯《Shirley Once More》;同年,赴美國修讀音樂方面的課程;此外,她還為無線拍攝了電視電影《別姬》,在片中飾演思想單純的的歌女阿芳。
1992年,從美國返回香港;7月,發行融合中西方音樂風格的粵語專輯《Coming Home》,並通過該專輯開始形成拖音唱腔;專輯中的歌曲《容易受傷的女人》在推出後獲得關注,並獲得十大勁歌金曲頒獎禮十大金曲獎、十大中文金曲頒獎禮十大金曲獎、叱咤樂壇流行榜至尊歌曲等獎項。 ?
1993年2月5日,王菲發行了粵語專輯《執迷不悔》,她在專輯中轉變音樂風格,並首次加入搖滾樂;專輯主打歌《執迷不悔》是她首次嘗試歌詞創作的作品,並獲得大中文金曲獎、十大勁歌金曲獎等獎項;3月1日,參演的時裝科幻劇《原振俠》播出,並演唱該劇的插曲《軟弱》;4月,主演時裝律政劇《壹號皇庭II》,在劇中飾演辦事能幹的檢察官唐毓文;9月,在返回香港後發行了粵語專輯《十萬個為什麼?》,她在專輯中將獨立流行樂和個人聲線,嘗試另類音樂的風格;在這張專輯中,王菲參與了包括詞曲創作、造型設計、封面概念設計在內的幕後工作,而其中的歌曲《動心》是王菲第一次包攬作詞和作曲的作品;12月,發行個人首張EP《如風》;同年,獲得十大勁歌金曲國內最受歡迎香港女歌星獎、叱咤樂壇流行榜叱咤樂壇女歌手金獎等獎項。
人物評價
王菲以獨特的嗓音和「菲式唱法」在亞洲和華人世界獲得很高的知名度。無論王菲演繹何種類型的歌曲,都會有着與眾不同的味道。她的曲風在另類與流行之間遊走,演唱的《紅豆》、《人間》等歌曲廣為流傳。她的音質、唱功均屬一流,擁有華語樂壇罕見的美嗓,聲音空靈飄渺又不失光澤。她的真聲具有美聲歌手嗓音的某些特質,不僅通透明亮,而且高音鏗鏘有力、低音自然柔美,不需要用太多的氣息和共鳴即可演唱出亮麗飽滿的音色。她在演唱技巧上也與時俱進,把對流行音樂的敏銳觸覺和天賦悟性巧妙的蘊藏於自然平淡之中。
她在唱歌時講究在放鬆的狀態下演唱,不僅呼吸方法運用的很自然,而且斷句時不露痕跡。在她的演唱中,可以找得到很多演唱技巧的理想效果,比如真假換聲點的模糊、共鳴與氣聲的融合等等。(南方網、騰訊網、中國新聞網、金鷹網、《法制晚報》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