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僧归天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送僧归天台》

作品名称: 《送僧归天台》

创作年代: 唐代

文学体裁:诗

作者:贾岛

《送僧归天台》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贾岛诗。[1]

贾岛的苦吟,实际上是在炼意、炼句、炼字等方面都用了一番苦工夫。而这些又都是与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时代性分不开的。首先我们看到贾岛非常用力于炼意,因而他的作品具有引人入胜的意境。如果写一首诗而意境不佳,味同嚼蜡,叫人读了兴趣索然,那就不如无诗。有了好的意境,然后还必须保证这种意境能够在字句上充分表达出来。

贾岛的每句诗和每个字都经过反复的锤炼,用心推敲修改。但是到了他写成之后,却又使读者一点也看不出修改的痕迹,就好像完全出于自然,一气呵成的样子。由此可见,所谓苦吟只能是从作者用功的方面说的,至于从读者欣赏的方面说,却不应该看出作者的苦来。

诗词正文

作者简介

贾岛(779~843年),[2]唐代诗人,字阆(读láng)仙,人称"诗奴",与孟郊共称"郊寒岛瘦",汉族,唐朝河北道幽州范阳县(今河北省涿州)人。自号"碣石山人"。

据说在长安(今陕西西安)的时候因当时有命令禁止和尚午后外出,贾岛作诗发牢骚,被韩愈发现才华,并成为"苦吟诗人"。后来受教于韩愈,并还俗参加科举,但累举不中第。

唐文宗的时候被排挤,贬做遂州长江县主簿。唐武宗会昌年初由普州司仓参军改任司户,未任病逝。 有诗文集《长江集》。[3]

贾岛的家乡范阳曾是安禄山的老巢,安史之乱平定后,这里又长期为藩镇所据,处于半隔绝状态。贾岛出生于平民家庭,门第寒微。所以他早年行事率不可考。传说他30岁前曾数次应举,都不得志。失意之余,又迫于生计,只好栖身释门为僧,取法名无本。贫困的家庭景况,枯寂的禅房生活,养成他孤僻冷漠而内向的性格,耽幽爱奇,淡于荣利,喜怒鲜形于色,世事颇少萦怀。但他仍酷爱吟诗,常常为构思佳句而忘乎所以,"虽行坐寝食,苦吟不辍。"贾岛也因此被视为唐代苦吟诗人的典型。

视频

易中天:曹操的25个儿子中,曹植是最有才,为何不立他为太子?

曹植为什么不可能当太子,易中天回答的风趣幽默

参考资料

  1. 《送僧归天台》 诗词文句网
  2. 贾岛简介, 古诗词网
  3. 走进以刻苦认真而著称的唐朝诗人贾岛的故居 快资讯,发布时间;020-08-27 1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