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李廌画像.jpg|230px|缩略图|右|<big>李廌(画像)</big> [https://image.gushimi.org/file/c100696b6552f436f8a7e67e4c04a400.jpg 原图链接] [https…”)
 
行 1: 行 1:
[[File: 李廌 画像.jpg|230px|缩略图|右|<big>李廌(画像)</big>
+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是[[ 北宋]] 李廌的 作品之一。
[https://image.gushimi.org/file/c100696b6552f436f8a7e67e4c04a400.jpg 原图链接]
 
[https://www.gushiji.cc/shiren/lizhi1.html 来自 古诗集网  图片]]]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是[[ 北宋]][[文学家]] 李廌的作品之一 李廌[[诗歌]]在宋代诗坛具有不可忽视的[[文学]]价值。
+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学家]]。字方叔, 号德隅斋,又 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汉族,华州 今陕西华县 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 苏轼]] 所知,誉之为有 万人敌 之才。由此成为 苏门六君子 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 河南[[长葛县]]) ,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李廌: 字方叔,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 汉族]] ,华州( [[ 陕西]] 华县) 人。6岁而孤,能发奋自学。少以文为苏轼所知,誉之为有" 万人敌" 之才。由此成为" 苏门六君子"<ref>[https://www.cidianwang.com/lishi/zhishi/5/15685yr.htm 苏门六君子介绍],词典网</ref> 之一。中年应举落第,绝意仕进,定居长社( 今[[ 河南]] 长葛县) ,直至去世。文章喜论古今治乱,辨而中理 。所著除文集外,有《师友谈记》十卷、《德隅堂画品》一卷、《[[宋史]]》卷四百四十四有传
 
  
 
<center>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center>
 
<center>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center>
行 14: 行 10:
 
|[北宋]李廌}}
 
|[北宋]李廌}}
  
== 人物生平==
+
== 代表作品==
 
 
李廌(1059年~1109年),北宋文学家。字方叔,号齐南先生、太华逸民,华州人。家境贫寒,6岁而孤,但能勤奋自学。稍长,即以学问称誉乡里。
 
  
  元丰年间(1078-1085), 李廌 到黄州(今湖北黄岗)拜谒著名文学家[[苏轼]]。苏轼对他的文章极为赞赏,认为笔墨翻澜, 飞沙走石之势,拍着他的背说:"你的才能,可敌万 。"因受苏轼赏识,故与[[ 秦观]]、[[ 黄庭坚]]、[[张耒]]、[[ 晁补之]]、[[陈师道]]一起,被人们称为"苏门六君子"
+
 李廌 代表作品 :《虞美 ·玉阑干外清江浦》、《品令》、《[[ 清平乐]] 《菩萨蛮·城阴犹有松间雪》、《[[ 虞美人]] 《品令·唱歌须是》、《清平乐·落梅呜咽》<ref>[https://ww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307628.html 《清平乐·落梅呜咽》_李廌的诗词] ,诗词名句网</ref> [[ 哀都官王申]] 《白马寺诗》、《百叶梅》、《宝干山茶》
  
  后李廌举进士不第,宰相吕大防为"失此奇才"而叹,苏轼与[[ 翰林学士]][[ 范祖禹]] 欲向 廷推荐,但因苏 范二人相继遭贬而不果。李廌从此绝意仕进,致力于撰文著书
+
  《笔溪》、《壁间所挂山水图》、《[[ 边城四时曲送盛玮东玉之官平凉]] 》、《表高氏石公之墓》、《丙子岁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极中院时天气》、《蔡泽庙》、《[[ 曹华国之子赠诗次韵答之]] 》、《岑使君牧襄阳受代还 某同赵德麟谢公定潘仲》 《程高承议赴夔路转运判官求诗》
  
苏轼去世后,李廌感其知遇之恩,而悲怆痛哭, 祭文日:"皇天后土,鉴一生忠义之心;名山大川,还万古英灵之气。<ref>[http://www.360doc.com/content/17/0430/22/28367213_649916423.shtml 苏轼与李廌],个人图书馆,2017-04-30</ref>"词语奇壮,读者无不竦然。 李廌晚年定居长社(今河南长葛),生活清苦,卒年51岁。
+
== 品风格==
  
== 李廌 要作 品==
+
李廌 才气横溢,落笔如飞,诗文并著。他为文纵横驰骋,与苏轼的风格接近;条畅曲折,颇具逻辑性;喜论古今治乱,曾上《忠谏论》、《忠厚论》、《兵鉴》于朝。在文学批评中,他提出文章须具备体、志、气、韵的“四 ”说;在《师友谈记》中记载苏轼、[[范祖禹]]<ref>[https://so.gushiwen.cn/authorv_c79478fa0549.aspx 范祖禹简介],古诗文网</ref>、[[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是宋代文学理论批评中有价值的材料。又有《德隅斋画品》22题,对唐、五代及宋的名画评定品位,考证 者和阐发画理,也多精辟的见解。他的[[诗歌]]多以山水、行旅、酬唱、题画为内容,诗风雄健奇丽。
  
 《 答赵士舞德茂宣义论宏词书 是重要的文学批评作品 《师友谈记》1卷 记载了苏轼、黄庭坚、秦观等人关于治学为文的言论。为研究宋代文学史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赵令畤(德麟)元符元年(1098 )官襄阳。行槖中诸画,廌皆为评品之曰《德隅斋画品》。赵序有"鉴裁明当,语胜理诣,翰墨娟秀"之语。[[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亦称其"妙中理解" 卒年五十一 《四部总录艺术编》诗歌以 古和七绝为佳 内容多写山水和羁旅 亦有赠答、题画等作品 风格雄健奇丽。著有《济南集》(一名《月岩集》)二十卷(《[[直斋书录解题]]》) 今本8卷是从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八卷辑出。《师友谈记》有《丛书集成》本
+
  如他写的 少华山 一诗:少华连延翠烟永,细路缘云上高顶 奇峰西奔入秦蜀 幽谷南通接荆郢 年[[ 蛟龙]] 忽变化,怒蹙山巅压州境 山灵吐怪助豪强,地轴狂推如转梗 盘龙 社万户余,卵覆巢倾伸臂猛 近来又说神羊岭 六里横开罅如井 居民惴惴 忧疑,惟恐蛟龙怒还逞 勿令岸谷复颠移,鼓铸神功烦禹鼎
  
 李廌 诗,以影印文渊阁 [[四库全书]] 本为底本 校以近人[[ 李之鼎]] 宜秋馆《宋 集》丙编本(简称宜秋本)。新辑集外诗附於卷末
+
 李廌 的词作也颇为出色。如 虞美人 一词:玉阑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风如扇雨如帘,时见岸花汀草涨痕添。青林枕上关山路,卧想乘鸾处。碧芜千里思悠悠 惟有霎时凉梦到[[ 南州]] 。此词怀 念远,意境深长,淡泊清疏,回味不尽,为词作佳品
  
 
==视频==
 
==视频==
 
===<center>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 送苏伯达之官西安七首·横江一苇听潮来 相关视频</center>===
<center>04 苏轼送李廌落第诗与 宋代 科举</center>
+
<center>宋代 文学讲解视频</center>
<center>{{#iDisplay:f31621ied8f|560|390|qq}}</center>
+
<center>{{#iDisplay:n30061s4l4p|560|390|qq}}</center>
  
<center> 史》《金史》《辽史》三史一个非常伟大的创举!</center>
+
<center>宋 代文学圈 上</center>
<center>{{#iDisplay:r0561dw4xdw|560|390|qq}}</center>
+
<center>{{#iDisplay:p0712sb9kt3|560|390|qq}}</center>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Category:850 各地方文學;各民族文學;各體文學]]

於 2022年4月14日 (四) 14:49 的修訂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橫江一葦聽潮來》是北宋李廌的作品之一。

李廌(zhì)(1059-1109) 北宋文學家。字方叔,號德隅齋,又號齊南先生、太華逸民。漢族,華州(今陝西華縣)人。6歲而孤,能發奮自學。少以文為蘇軾所知,譽之為有「萬人敵」之才。由此成為「蘇門六君子」之一。中年應舉落第,絕意仕進,定居長社(今河南長葛縣),直至去世。文章喜論古今治亂,辨而中理。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橫江一葦聽潮來

代表作品

李廌代表作品有:《虞美人·玉闌干外清江浦》、《品令》、《清平樂》、《菩薩蠻·城陰猶有松間雪》、《虞美人》、《品令·唱歌須是》、《清平樂·落梅嗚咽》[1]、《哀都官王申》、《白馬寺詩》、《百葉梅》、《寶干山茶》。

《筆溪》、《壁間所掛山水圖》、《邊城四時曲送盛瑋東玉之官平涼》、《表高氏石公之墓》、《丙子歲三月十有二日游嵩山宿峻極中院時天氣》、《蔡澤廟》、《曹華國之子贈詩次韻答之》、《岑使君牧襄陽受代還朝某同趙德麟謝公定潘仲》、《程高承議赴夔路轉運判官求詩》。

作品風格

李廌才氣橫溢,落筆如飛,詩文並著。他為文縱橫馳騁,與蘇軾的風格接近;條暢曲折,頗具邏輯性;喜論古今治亂,曾上《忠諫論》、《忠厚論》、《兵鑒》於朝。在文學批評中,他提出文章須具備體、志、氣、韻的「四要」說;在《師友談記》中記載蘇軾、范祖禹[2]黃庭堅秦觀等人關於治學為文的言論,是宋代文學理論批評中有價值的材料。又有《德隅齋畫品》22題,對唐、五代及宋的名畫評定品位,考證作者和闡發畫理,也多精闢的見解。他的詩歌多以山水、行旅、酬唱、題畫為內容,詩風雄健奇麗。

如他寫的《少華山》一詩:少華連延翠煙永,細路緣雲上高頂。奇峰西奔入秦蜀,幽谷南通接荊郢。昔年蛟龍忽變化,怒蹙山巔壓州境。山靈吐怪助豪強,地軸狂推如轉梗。盤龍七社萬戶余,卵覆巢傾伸臂猛。近來又說神羊嶺,六里橫開罅如井。居民惴惴已憂疑,惟恐蛟龍怒還逞。勿令岸谷復顛移,鼓鑄神功煩禹鼎。

李廌的詞作也頗為出色。如《虞美人》一詞:玉闌干外清江浦,渺渺天涯雨。好風如扇雨如簾,時見岸花汀草漲痕添。青林枕上關山路,臥想乘鸞處。碧蕪千里思悠悠,惟有霎時涼夢到南州。此詞懷人念遠,意境深長,淡泊清疏,回味不盡,為詞作佳品。

視頻

送蘇伯達之官西安七首·橫江一葦聽潮來 相關視頻

宋代文學講解視頻
宋代文學圈 上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