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前身是美术系,美术系始建于1991年,2012年更名为美术学院,20多年来,美术学院紧紧围绕地方教育部门对教师教育的需求,以及地方经济建设的需要,坚持“质朴的教育”的育人理念,依托“一山、一城、一族、一史”的地域办学优势,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打造一批老中青相结合,以中青年为骨干,年龄、职称和学缘结构趋于合理的教师队伍。现已发展成为以教师教育为基础,以松花石雕刻、国际合作办学(视觉传达)、长白山花鸟画、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等选修方向为培养特色,以地域民族民间美术文化挖掘与研究为引领,吉林省东南地区重要的美术教育基地。
学院设有六个本科专业,即美术学专业、绘画专业、雕塑专业、视觉传达专业[1]、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产品设计专业,其中视觉传达分为国际合作办学和国内办学两部分。设有基础课、理论、绘画、艺术设计、雕塑等五个专业教研室;有国家级满族民间美术中心1个;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1个;吉林省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野外写生基地5个;专业实习、见习基地10个;教育实习基地10个;美术学为校重点建设学科;设计学为校级一般建设学科;有省级优秀课2门;校级优秀课2门。在校本科生1270人,是通化师范学院最大的学院之一。
目录
教学资源
学院拥有11000平方米的教学大楼,专业画室44个;油画、版画[2]、雕塑等各类设备齐全的工作室15个;天光画室12个;多媒体教室4个;各类教学专用库房5个(静物库、范画库、石膏库、服装库、模型库);大型展览馆3个,“美术馆”、“长白山松花石历史文化陈列馆”、“满族民间美术博物馆”。可谓办学空间充足,办学条件与环境在吉林省内实属一流。
师资队伍
学院现有教职工49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9人,中青年教师均有硕士学位。学院十分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坚持“做强”传统专业师资,“做优”民间美术师资的建设原则,先后派周绍斌(浙江师大美术学院院长)、麻显钢(厦门集美大学讲授)、类维顺(吉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黄千、王纪等十余名教师到中央美院、中国艺术研究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等硕士研修班学习深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形成了一支有专业学科带头人为龙头,以学科骨干为支撑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学院有吉林省社科专家1人,通化市第七届十大杰出青年1人,吉林省长白山文艺奖新人奖1人,通化好人1人,通化三八红旗手1人,校级学术带头人3人,长白山满族枕头顶刺绣市级传承人1人。
教学成果
学院长期以来十分重视科研工作,尤其侧重地域民族民间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和地域美术创作方面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中国艺术研究院横向课题1项,获全国美展铜奖1项、优秀奖2项,获全国廉政美展银奖1项,获全国书法展银奖1项、铜奖3项,获全国剪纸艺术大展金奖1项、银奖1项、铜奖3项。近年来,学院完成国家级、省级和校级项目30余项,科研经费200余万元,在国内外重要、核心和省级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相关地域文化方面的著作十余部。
教学理念
学院始终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强化地域资源与现代办学思想相融合的教学理念,依托长白山自然资源与文化资源,持续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促进了办学特色的逐渐形成。在传统雕塑专业中,成功开设了松花石雕刻方向;在绘画专业中,成功开设了长白山花鸟画方向;在美术学专业中,成功开设了民间美术与现代艺术方向;同时,依据培养目标的需要,设置了特色专业课程,如,高句丽壁画技法研究、长白山花卉线描写生、长白山产品包装等特色课程。近年来,相关专业建设和教学改革的成果有新突破,完成了中央财政专项资金项目《松花石雕刻艺术设计实践基地》的建设;吉林省财政专项资金项目《长白山松花石历史文化陈列馆》的建设;总计完成教学改革项目10余项;出版特色教材3部。
人才培养
学院育人工作成绩喜人,近年来,学生考研率逐年增加,有多名学生考取中央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东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等名校研究生;2000级白芯也设计的标志被“天津市第十一届运动会”采用;2002级史芳芳、范淑敏版画作品分别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首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一等奖2项;2005级韩超版画作品在教育部主办的全国第二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中获二等奖;2003级王宏硕获全国“挑战杯”大赛二等奖;2011级葛杰等同学获全国“挑战杯”大赛国家级铜奖、省级金奖;2011级王晶晶设计作品获全国广告大赛三等奖;2014年累计学生获各类大赛奖项101项;2015年累计学生获各类大赛奖项99项。这些成绩不仅为美术学院争光添彩,也为通化师范学院争得了荣誉。
视频
通化师范学院美术学院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专业介绍 | 视觉传达 ,搜狐,2019-05-13
- ↑ 版画是什么? ,搜狐,2019-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