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潤橋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通潤橋,長75.6m、高20.2m的通潤橋是日本最大規模的石造拱門水路橋,也獲指定為國家重要文化財產。為了拯救飽受缺水所苦的民眾,1854年利用肥後地區石工2的技術,修築了這座橋樑。每年有固定時期會進行觀光放水,讓觀光客得以就近觀賞壯觀的洩洪景象。於2014年獲選為「世界歷史灌溉工程遺產」。[1]
1854年(嘉永7年),為了把水輸送到因缺水而苦惱的白糸台地,矢部町惣庄屋的布田保之助建造了這座日本最大的圓拱式水道橋。主要是將距離6公里遠的笹原川上游的水引出,再透過全長約30公里的輸水道,灌溉100公頃左右的農田。一個晝夜的送水量達15,000平方公尺,具備了足夠的能力來滋潤水田。[2]
建造通潤橋的目的不是給人過而是為了運送水的灌溉渠,橋上排列了3列石製通水管。當水位滿時,由橋中央兩側之排水口直瀉而下,形同飛瀑,極其壯觀。
通潤橋是可與現代土木技術匹敵的技術所建造的石橋,也是日本以獨自技術完成基於稱為噴水管(逆siphon)原理的第一座拱門橋、在技術史及文化史上是極貴重的古蹟,而受到日本國家重要文化遺產的指定。另外包含通潤橋的通潤用水是代表日本的水之一,被日本農林水產省選為疏水百選。
交通方式
- 自JR「熊本」站開車約1小時10分鐘車程
- 行駛九州自動車道,下「御船IC交流道」或「松橋IC交流道」後約45分鐘
通潤橋的歷史與特色
通潤橋是農業灌漑用的石橋,放水的最主要目的是清除囤積於石管內部的砂石等,因放水活動備受矚目,才定期的舉辦觀光放水。近年來通潤橋出現漏水等問題,為了保護這文化古蹟,主管單位決定限制放水的次數。另外,除了配合種田時期,5月初至7月底設定為停止放水期間以外,也會因為缺水、清理水道、天氣不良等因素零時決定停止放水活動。雖然旅客到此不一定可以見識到壯觀的放水情景,但通潤橋的魅力以及橋梁本身的歷史背景及功能也是值得欣賞。
約在150年前,為了把水輸送到因水源不足而苦惱的白糸台地缺水問題,布田保之助特地建造這座日本最大的圓拱式水道橋,橋長75.6公尺、寬6.3公尺、高20.2公尺,將6公里之外的笹原川上游的水引出後,透過全長30公里的輸水道運送,足夠灌溉100公頃農田!
通潤橋雖然是座橋,但並不是設計給人走的,所以橋上並沒有設置欄杆,據說直到目前為止,卻沒有一個人因此掉落橋下過呢!雖然只是通水用途,但還是可以讓人通過。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在放水時走到放水口上方,親身體驗有如置身瀑布般的強烈震撼。
當時住在白系台地的居民連生活用水也都缺乏,更不要說是農業用水。白系台地是由長野、小原、田吉、犬飼、新藤等8個村構成,周圍有五老瀧川、千瀧川和笹原川,形成深邃的溪谷。白系台地的居民以耕種為中心,雖然水田的面積大約有13萬2千坪但是稱得上是好田的唯有2千4百坪。當時的惣庄屋(當地負責人)「布田保之助」(1801年~1873年)覺得疏水不便,設法引水灌溉白系台地,把這個地方變成可以擁有豐富收成的地方。
布田保之助費盡腦筋,想到了利用連通管原理。經過反覆的實驗後,決定在橋上放置3條用石頭所作成的通水管,利用連通管原理順利的將水透過這些通水管運送到白糸台地。為了加強橋的強度和施展防震措施,布田保之助在建築架構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在水的入口處和出口處刻意的彎曲通水管,也在每條通水管上4個地方採用把松樹中間挖空所作成的木頭通水管。另外為了防止通水管內部囤積泥土和砂石,更是嚴密的計算放水口的位置。[3]
布田保之助親自參與通潤橋的企劃、設計、資金計劃和施工,綜合民眾的力量,從動工歷經1年8個月終於完工,也因為這項大工程,期待已久的水經過山谷,灌溉了白系台地約100公頃的田地。
在建造通潤橋時最為發揮本領的是稱為種山石工的職業師傅集團,這些師傅聚集了一生所學的技術來完成這項浩大的工程,每個人對於自己的技術都有很大的信心,要是通潤橋倒塌反而會感到羞恥,因此在通潤橋完成當天,師傅們的口袋裡藏著寫著「這個橋要是塌掉了,就以切腹謝罪」的一張紙。
走訪通潤橋史料館
通潤橋附近有通潤橋史料館可以參觀,這裡銷售著海拔300~800公尺的高山地區的清涼氣候和清流所孕育的農產品。其中以有機米為首,還有高山蔬菜、山菜、特產矢部茶、清酒、柚子和柿子乾等加工品。[4]
- ★地址:熊本県上益城郡山都町下市182-2
- ★營業時間:10:00~16:00
- ★公休日:年末・年始(12月29日~次年1月3日)
- ★電話:0967-72-3360
- ★門票:大人300円、小中學生150円
視頻
通潤橋 資料館 山都町 熊本県
DJI Phantom 3 通潤橋と五老ヶ滝を空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