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遂安县城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遂安县城为原遂安县县治所在,因北依五狮山又名狮城,始建于唐武德四年(621年),明正德八年(1513年)修筑城墙,城内占地面积约0.432平方公里。1959年因新安江水电站库区蓄水被淹没,现址位于今中国浙江省杭州市淳安县千岛湖西南湖区茅头尖水域、五狮岛南,距千岛湖镇约40公里,为著名的水下古城。2011年1月以狮城水下古城一名列入第六批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1]

历史

遂安县又名遂阳县,位于江西安徽去往浙江的交通要道上,为浙西重镇。东汉建安十三年(208),分歙县南乡(武强乡)安定里置新定县,属新都郡。西晋太康元年(280)改县名遂安,郡名新安,隋开皇九年(589)并入新安县,仁寿三年(603)复立,属睦州。北宋宣和三年(1121)属严州,南宋咸淳元年(1265)属建德府,元属建德路,明清属严州府。1958年10月并入淳安县。

明初于城内设里,辖东南、西北二里,清宣统二年(1910)实行城镇乡自治制,城内及附城统称城区。民国二十一年(1932)设建制镇狮山镇,1949年后称狮城镇。

城市史

县城最初位于安定里木连村溪北(今淳安县西南汾口镇仙居村、童家坞村一带),唐武德四年(621)徙治五狮山南今址。明正德八年(1513)王浩八兵乱波及遂安,平乱后由时任知县容九霄主持修筑城墙,万历二年(1574)知县吴㧑谦主持向北拓建,将西北角及北半段筑于五狮山上,地势高峻,尤为壮观,清光绪九年(1883)和民国二十四年(1935)均有重修,其中民国时于城垣四周添设八座碉楼。至1956年有城镇居民1347户5371人,主要姓氏有王、姚、余、方、胡、汪、黄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为满足华东电力供应,1957年4月开始动工建设当时华东最大的水力发电站新安江水电站,坝址位于淳安县和建德县交界处的铜官峡。1959年9月21日新安江截流,库区开始蓄水。按照初步设计,水库正常坝前水位为108米(黄海高程),遂安、淳安两座县城与茶园、港口、威坪等27个乡镇、1377个村庄处于淹没区,29万移民迁至浙皖赣3省50余县,其中遂安县城内大部分居民被安置到北侧5公里之外的姜家村,即今日的姜家镇。

在清库过程中淳安县城基本被平毁,遂安县城则因为水位上升较快,搬迁时间仓促,再加上当时的政治压力和运输条件的影响,一些移民除了少量必要的家具和生产资料外几乎什么都没带走,城内许多文物古迹来不及搬迁、抢救,也来不及彻底清库,因此城墙、绝大多数民房和尚存的历史古迹被基本保存了下来,且拆除时北少南多,北部保存较好[2]

视频

遂安县城 相关视频

水下直播:千岛湖底,淹没的遂安古城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