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见秋浦河(傅建国)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遇见秋浦河》是中国当代作家傅建国的散文。
作品欣赏
遇见秋浦河
与秋浦河不期而遇,缘起故乡茶。
2021年4月1日,我一大早驱车从温州出发,途经青田、丽水、衢州、休宁、黄山,最后抵达如今属于陵阳镇管辖之故乡南阳湾。清明故乡行,一是为了拜谒父亲的坟墓,二是为了深入了解故乡皖茶更多的产茶基地而做一些必要的功课。石台是个人开启乡村寻茶之旅第一站。
4月3日那天,在所村七队,吃过岳母大人煮的一碗带有三个荷包蛋的面条之后,就一个人驾车出发了。这一天的终极目标是仙寓山,据说那里的茶叶富含硒。从所村太平山房起程,途经南阳湾、观音堂、鱼龙洞、六都(雍溪)、高路亭,七都……这一路向西的景致,在熟悉的风景里品味着久别重逢的愉悦感,以及乡村公路之改建提升后所带来旅途驾驶顺畅的快感。当然,脑海里更多的是回忆。回忆这辈子自从一来到人世,就命中注定了与石台有着不可分割的血肉缘分。童年成长的记忆里,逢年过节,常常一个人拎着装有香烟、糕点、白糖和面条等礼物的小竹篮,独自从南阳湾动身翻山越岭前往三十六岗外婆家送礼。在那大山深处,曾经有一座茅草屋,那是外婆的家……
轿车在两岸青山游动和蜿蜒溪水流淌中缓缓行驶,流行音乐与我一路同行。从南阳湾至七都,这一段路程的景色,大有旧地重游之兴奋感,故而脑海思绪纷飞。有一种感慨叫做离别才知珍贵。黄山、九华山、石门高、六都……这些有着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山与古村落,如众星拱月般地将故乡南阳湾揉在怀里。作为故乡之子,这是何等的自豪和欣喜啊!
车过七都镇之后,前方的风景就显得清新而又陌生了。不知不觉中,车载着人跟着音乐在一座大山间盘旋,起初以为来到了古牛降,仔细辨识才知是绸岭。这绸岭犹如一道天然的屏障,横亘在九华山与黄山之间。据相关资料显示:由西北方向蜿蜒流淌而来的秋浦河在绸岭脚下拐了个大弯,弯口自然形成了一个人口聚集区,即老河口。据说在很久以前,老河口是秋浦河水运的天然河港,也是徽州茶马古道跨越绸岭后进入沿江平原的必经之地。翻越绸岭之后,导航显示距离石台县城只有近20公里了,心中立刻升腾起一份窃喜。石台二字,从小就从外公和外婆言谈中百听不厌。不承想,在近“耳顺”之年,却有幸来一场石台自驾游。想必人生旅途,所有的遇见,无论早晚都是来自上苍的眷顾吧。
遐思中,眼前出现一片云雾,摇下车窗,窗外青山绿得滴油。不远处,一湾河水,宽敞而有气势地呈“S”型在山谷里奔腾着。可能是刚刚下过一场暴雨吧,那溪水显得混浊而又狂野。只是溪水两岸的绿实在是太浪漫了,让人感觉如痴如醉。河滩中央矗立着一座巨石,貌似在岁月风雨摧残中成为废墟的城堡。原来,我平生第一次跨进秋浦河了,彼时我身处的位置叫做怪潭。怪潭位于秋浦河主要支流鸿凌河畔,距离石台县城大约16公里,属于秋浦源头之一。被称之为故乡“母亲河”的秋浦河,原名秋浦江,又名云溪河,长江中游支流。河长约150 公里,河宽约100至250 米,流域面积2235 平方公里。大数据足以证明“母亲河”的自然生态美的无穷魅力。
离开怪潭,继续前行,不一会儿顺利抵达石台县城,然后与早已等候多时的朋友一起马不停蹄地直奔仙寓山。仙寓山是石台县富硒茶基地,石台之行,深入仙寓山茶农人家品茶、采购是重点。匆匆处理完茶业贸易之事,即刻返回石台县城,看时间才四点多钟,不急于住宿和晚餐,于是在汽车导航的引领下,趁着兴致至蓬莱仙洞一游。早在1985年9月28日,身为乡村一名代课老师的我,曾跟随南阳乡教师旅游团到蓬莱仙洞一游。不曾想,时隔36年之后,竟然能够旧地重游,真是幸哉乐哉。蓬莱仙洞位于杜村境内,相传该村落为晚唐著名诗人杜荀鹤的故乡。那么,蓬莱仙洞就不再是一个普通的旅游景点,而是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的景观了。
回石台县城住宿了一晚,第二天清晨,我在恋恋不舍中告别四周苍翠青峦云雾缭绕的石台县,驱车沿着秋浦河前往下一站——池州城区平天湖。
天公作美,淡淡的云,微微的风,秋浦河在和煦的阳光照耀下被两岸青山簇拥着,更显风情万种,碧水清波,小车像鱼儿似的欢快地向“母亲河”怀抱的深处扑过去,扑过去。兴奋之情在心底开始像潮水般的渐渐往上溢了。自1994年离开家乡之后,在他乡打拼的日子里,也曾游走过大江南北,骨子里一直以九华山自诩,不承想秋浦“母亲河”同样值得骄傲。或许是秋浦河太宽阔绵长了,“母亲河”的水太有胸怀和柔情了,以致两岸的青山酷似恋人般的矜持与端庄。
秋浦河,池州大地上流淌着的“母亲河”,千百年来,她以诗仙吟唱着的豪情哺育着两岸人民繁衍和发展。网络时代,拍照发朋友圈似乎是规定动作,我沿着秋浦河行行摄摄,看不够的秋浦秀丽山水,吸引着我一路驻足,流连忘返。不知不觉中车行驶至一个叫大龙湾的地段,发现此处风景美妙至极,有种梦里曾相识的幻觉。于是,情不自禁地将车子停在河边,下车,伫立在河岸观景台,凭栏眺望,极目两岸,青山绿水水天一色,仿佛是上苍随手涂抹之神采水墨之杰作也。秋浦河的水,晶莹中透着翡翠般的质感,既有宝石般的静态美,又有水晶般的动态美,彰显生态池州的自然美。不远处,斜对岸龙之湾处的怀抱里,停泊着一艘乌篷船。我虽不知它的主人是谁?但我猜想,一千多年前,诗仙李白肯定是坐着这种小乌篷船徜徉在秋浦河上,于是才有了《秋浦歌十七首》吧? [1]
作者简介
傅建国,1963年5月生,安徽青阳人,现居温州。曾务农,代课,做篾匠。长期从事皮革销售工作。中国作家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