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風山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道風山(英語:Tao Fong Shan)位於香港新界沙田,是以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命名之一座山。於1930年建成的建築群,現已成為香港二級歷史建築,而其東面屹立着一座高12米的十字架,成為該處的地標。
在耶穌時代,沒有天主教這回事,耶穌升天后,聖靈降臨,教會出現了,以後一直都稱為教會[1]。一直到主後三世紀末,教會組織受羅馬政治法律的影響,形成了羅馬大公教,後稱羅馬教,1054年才稱天主教。因此天主教又稱「羅馬天主教」[2]。
簡介
道風山建築群雖是古色古香,富中式寺廟特色,但它一開始已是由一名挪威籍宣教士艾香德牧師(Dr. Karl Ludvig Reichelt,1877-1952)創辦。他於1904年抵達中國湖南傳道。在當時,他對中國的宗教興趣日濃,並燃起專向佛教徒傳道的異想。他在1922年在南京創立「景風山」,主要傳教對象是佛教及道教徒。後因軍閥內戰的緣故,艾香德牧師於1930年把工作由內地遷移至香港,在沙田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為了吸引佛、道教徒前來道風山學道,艾香德牧師更邀得丹麥著名建築師艾術華(Johannes Prip-Moller)設計龐大的中國式建築群。故山上的中式庭台樓閣皆是由教會興建。
不過經過幾十年的風雨侵蝕,基督叢林的確是有翻新的需要。再加上1999年一場大火把側堂燒毀,其他僅存的建築物也被白蟻嚴重破壞,再不能發揮其功用。所以道風山當局為了回復古蹟的光彩,他們決定為基督叢林進行全面復修,並在其毗鄰動工興建之信義宗神學院,增大其建築規模。
當年艾香德牧師以3780墨西哥銀元購入面積達100多萬平方英尺的沙田道風山地皮,後來到90年代,道風山基督教叢林與大地產商新鴻基合作,改建該地皮為樓盤「曉翠山莊」。透過改變土地用途,賠錢給政府,教會就賺了筆錢。
信義宗神學院
信義宗神學院是由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香港崇真會、港澳信義會及台灣信義會五間教會於1977年7月1日聯合建立,位於香港新界沙田道風山路50號,與「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及「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為鄰。
信義宗神學院前身為信義神學院,於1913年創建於中國湖北灄口(漢口附近),屬中華信義會。1948年年底,因大陸時局動盪,遷來香港,成為基督教香港信義會之神學教育機構。1992年末,信義宗神學院遷往道風山山頂新校舍。
神學院大部分的學生均來自香港,但亦有百分之二十的學生是來自超過十六個不同的國家;另外大約三分之一的教授來自世界七個不同國家。信義宗神學院已漸漸從一所本地的神學院蛻變為地區性的神學院。
視頻
道風山 相關視頻
參考文獻
- ↑ 天主教、東正教和新教的千年恩怨,權力鬥爭一點都不輸政治,搜狐,2017-12-30
- ↑ 天主教和基督教的區別在哪裡,搜狐,2020-0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