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遺落的南境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舊書網 的圖片

內容簡介

《遺落的南境1:湮滅》

四位女科學家受派遣前往邊界外勘察,這是一片荒蕪多年、被稱為X區域的神秘地帶。她們已經是政府派遣出的第十二支勘探隊。以往勘探隊均以失敗告終。第十一支勘探隊成員在消失一年後,離奇出現在家中,不久紛紛死於癌症。

僅到達X區域一天後,生物學家在「地下塔」被神秘孢子感染。第二天,心理學家指使人類學家執行危險任務,人類學家被神秘巨型生物殺死,心理學家失蹤,而僅剩的勘測員又與生物學家發生分歧。

生物學家孤身前往勘探X區域的標誌性建築燈塔,並在那裡發現了神秘的燈塔管理員的照片,及以往所有勘探隊的日記,包括她的丈夫、第十一期勘探隊成員的日記。在由燈塔返回時,為自保,生物學家殺死最後一名隊友勘測員,並只身前往「地下塔」探秘。

《遺落的南境2:當權者》

假如X區域是一個小圈,是秘密的核心所在,那《當權者》就是畫了一個更大的圈,圈進更多的人、更多的秘密,X區域的秘密不但沒有破解,疑惑反而更多了起來。

在《湮滅》中,無論生物學家還是心理學家,都是X區域秘密的探究者,而在《當權者》中,她們本身卻都成了被探究的秘密 ,而探究她們的人正是一位出自「間諜王朝」的「總管」,他是這部小說的新主角。這位被突然拋入南境局的「總管」,和我們一樣深感困惑與絕望。面對從X區域返回的人類學家、勘測員與生物學家,他憑「直覺」重點審訊生物學家,秘密雖未解開,他卻對她產生了特別的情感。

無論形式還是手法,《當權者》都與《湮滅》沒有半點相似之處,作品本身和所描述的故事一樣令人先感驚異,繼而驚嘆。

《遺落的南境3:接納》

在燈塔管理員索爾、身為南境局局長的「心理學家」,以及生物學家和「幽靈鳥」的自述中,紛繁的線索就像斷開的電路一樣,終於連接在一起,真相這盞燈亮了!

「被遺忘的海岸」、淨化一切的X區域、會「吃人」的邊界、神秘的動植物以及科學降神會,當每一樣秘密都展現在眼前時,心中疑惑卻並未盡釋。就像其中的人物反抗無效一樣,我們也只能錯愕地接納殘酷真相。

作者簡介

傑夫•范德米爾

美國科幻文學的中堅力量,擁有一連串的科幻文學榮譽。在創作《遺落的南境》三部曲之前,范德米爾的長中篇《馬丁湖的轉變》獲得了2000年的世界奇幻獎,而他的長篇《芬奇探案記》獲得美國星雲獎和世界奇幻獎提名,他的非虛構類作品《驚奇之書》獲得軌跡獎和英倫科幻獎,並有雨果獎和世界奇幻獎提名。他主編的《海底巨獸3》和《怪譚》都曾贏得世界奇幻獎的最佳選集獎。

原文摘錄

在總管的夢裡,那是個清晨,深藍色的天空中僅有一絲光亮。他在懸崖上凝視着深淵,凝視着海灣。景觀隨時在變化。他能看到平靜的水面下數英里深處。海底巨獸永無休止的緩緩移動,像潛水艇,像鐘形的蘭花,像寬闊的船體,安靜無聲。巨碩的體型意味着強勁的力量,即使在如此高的地方,他也能感受到它們經過時所產生的擾動。他久久地注視這這些移動的身影,聆聽陣陣回音里的低語聲......然後他墜落下去。他緩緩的下落,速度極慢,無聲的跌入黑色的水中。沒有浪花,沒有波紋。他繼續墜落。 有時,這發生在他醒着的時候,就像是走神,於是他默默念誦自己的名字,直到現實世界又回到身邊。 此刻在他的夢裡,深藍色的天空中僅有一絲光亮。他從水下注視着高高在上的懸崖,看到崖頂上有個人正俯視着他......那人從懸崖邊探出身子——人類不可能採取這樣的角度,然而其傾角仍然不斷增加,落石紛紛落下,落入他身邊的水中。他在懸崖底下等待,與其他未知的巨獸一起遊動。他在黑暗中等待着那沒有水花、沒有波紋的無聲墜落。

書評

我在讀《遺落的南境》之前,被朋友做了一通充分的思想準備:這部書很難讀,不過讀進去就很容易沉浸。

事實基本上如她所說。但我在豆瓣評論里看到不少比「難讀」更暴躁的評價,有點意外。大概是與三體強爭高下的宣傳噱頭誤導了很多人吧,抱着太空史詩的期待去讀一部新怪譚小說,體驗當然不會太愉快。吐槽的重點主要是小說不完整的表現方式——躲閃、曲折、隔靴搔癢的敘述風格、聯想過於豐富跳躍的心理描寫、毛線團一樣亂七八糟的線索和關鍵事實的缺失。如果告訴大家這一切還都是作者有意為之,不知道會不會讓人更反感?

我希望每個人開讀之前都做好心理準備,《遺落的南境》不是一部主流劇情小說,沒有封閉的結構,沒有完整而負責的解密。同時,作者也並非像一些抱怨所指的那樣,因為無力駕馭大坑而隨意丟棄線索。弱化劇情、突出氛圍,包括整個南境世界展現出的混沌、迷離、難以把控的夢遊感,正是有意要表現的效果。

《遺落的南境》到底難讀在哪裡

劍走偏鋒,一定程度上映射了作者的潛台詞:「小說難讀到什麼程度都莫怪我。」

首當其衝的是敘述方式。

如果要向一個小孩子描述大象這種動物,你會怎麼做?體貼的方法是從頭到尾描述外形,從進化角度介紹習性,總而言之,你會尋找許多概括性的詞彙,儘可能完整地呈現它的存在。如果現在有另一個人談到大象,用的全是驚嘆號,只是不厭其煩地強調那些長牙有多獨特,那些長鼻子發出怎樣的巨響,小孩子恐怕無法總結出大象究竟是怎樣一種動物,但我們成年人可以,因為大象的預設早就存在於我們的認識中。

現在讀者就是一無所知的小孩,南境世界就是那頭神秘的大象。當我們被引入其中時,比小孩初見大象的震驚程度更甚,因為我們還有常識,推翻常識可比建立常識困難得多了。作為新怪譚小說,至少《遺落的南境》的設定很成功。

不知道第一部中女主角的一段話有沒有引起你的注意:

「如今大概已很明顯,我並不擅長向別人敘述他們認為有權了解的事。在這一段上,迄今為止,我尚未提及光亮感的細節。理由同樣也是希望讀者在評判我的客觀性時,不會受這些細節影響。我破例揭示了更多個人信息作為補償,部分原因也是因為它們跟X區域的本質有一定關聯。」 我恍然大悟。女主角省略的細節,何止光亮感?許多直需言明的細節都被她一語帶過。正因為整本書以她的視角展開,其沉悶封閉的性格貫穿全文,如此一來,敘述上冷峻、克制的個人風格倒顯得無可厚非。說實話仍是有點太過克制,事實經過篩選後,就變成一塊布滿孔洞的布料,你不得不通過大量腦補去自己想象缺失的細節,客觀上第一部才是最難讀的。第二部從總管視角展開,這個人喜愛吐槽,敘述的語調反而開放不少,但又因為現實的層層阻滯以及總管本人過於豐富的聯想而顯出冗長無力來。

《遺落的南境》之所以「難讀」,還有第二個原因:敘述線索不斷變換。首部曲講述了以生物學家為主角的勘探隊在X區域的遭遇後,第二部沒有繼續追逐勘探隊的步伐,而是改弦更張,通過一個徹頭徹尾的新人物——南境局總管,把讀者帶進了邊界外臃腫滯重的文明世界,同時拋出更多斷麵條般的線索,直到第三部後半本,才拾回生物學家這個線頭,令它成為與另四條敘述線(局長、總管、燈塔管理員、幽靈鳥)並行的第五條線。

敘述線在過去和現在的眾多時空中來回交叉,看上去就像在織毛衣。特別在第一部戛然而止之後,另起爐灶的第二部《當權者》令很多人不知所措,遠離異域世界使一切失去了驚奇感,現實已經夠冗雜瑣碎的了,主人公又在其中到處碰壁,離真相隔着十萬八千里,讀起來就像被籠罩在悶熱雨幕里,當你想放棄這一切時,卻又不時看到閃電划過:維特比的可怕壁畫、局長廢宅的黑暗布道文、總管發現自己被人催眠、邊界毫無聲息地吞沒南境局,這些短暫瞬間暴露出雨夜裡正在發生的恐怖,又讓人難以移開視線——從昏昏欲睡到猛然驚醒,平緩中陡現急流的節奏在一定程度上拯救了閱讀質感。

一切都源於作者對所謂文學性的追求。相對於邏輯與完整,他更致力於塑造南境特殊的氣質——顛覆上帝的混沌與怪怖、俯視深淵的屏息感以及漫步於世界盡頭的孤獨迷離。忘掉通俗小說的套路吧,不論多麼糟糕,你記住了這種獨一無二的感覺,某種意義上作者也就成功了。

「降臨」是最重要的關鍵詞

小說的基本事實是悲觀而且冷酷的:外星文明碎片降臨地球並展開改造,逐漸導致人類文明滅亡,但客觀上也進入了另一種文明階段。改造者X區域即代表高級文明,它本身更像是一種機器與生物的混合體,以生態系統的形式存在,擁有高度發達精密的意識,可以進行分子與膜級別的創造。在此基礎上,它企圖複製母星的整個生物圈——分析闖入者,複製克隆體,隨意改變生物的形態,從而令邊界內出現許多超越常規的駭人事物。從文明發展角度講,低級社會的一切在高級文明面前不堪一擊,甚至無法交流,只能被迫接受。這種深邃的無力感貫穿三部曲,甚至達到了形而上的高度。另一方面,X區域又在時刻試探闖入者,若你不接受「光亮感」帶來的精神認同,或者說你不想與X區域合而為一,則你可以通過抵抗保持原有的生命形態。如同一種試煉,強者獲得更加完整的生命,弱者則完全失去自我。最終化為何物,與每個人的性格密切相關。堅持最久的是生物學家,在完全融入X區域前,她保持了30年的人類形態。

X區域就像另一世界的造物神,不停對地球原有的生命形態進行毀滅與重構。但它本身並不存在特定人格,不適用任何道德判斷。正應了古代中國哲學所言: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造物之手沒有善惡之分。當人類因恐懼而陷入瘋狂時,那悲慘圖景在更宏大的文明視野中不過滄海一粟。

小說行至結尾,傳出最無奈的喟嘆,「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不管是外星碎片降臨本身,還是包括燈塔管理員在內所有人的結局,都屬於錯誤。錯誤,但必然。必然帶來的是無法抵抗的未來:異域的邊界終將推進到世界盡頭,完全傾覆人類文明。

讀到結局,我都快忘記原本翻開這本書是出於怎樣的獵奇目的了。最初以為自己鑽進一個奇洞,結果裡面裝着一整片森林。字裡行間都能夠感受到虛構文明與人類文明精神上的碰撞。就像南境局的幕後人洛瑞曾所說,他們(外星人)若是勝了,以後的日子會很無聊——一切回歸自然,人類的文明成果被植被吞沒。聯想起X區域的深邃和奇特(鑽石面般的雨滴在黑暗中折射光芒,動物眼神深邃而敏銳,植物狂潮般疊生),只能說這是另一種程度的繁榮,來自一種與人類相反的文明觀。而生物學家這樣遺世獨立的人格,反倒與外星文明氣質莫名契合。她之前目睹勘探隊員變成似野豬似海豚的哀鳴怪物,害怕重蹈覆轍而頑強抵抗過,但最終還是接受了改造,化身為兩棲巨型生物:

「但那並非畸形——只有美感,只有完美華麗的設計和精巧的規劃……它不僅可以從陸地轉移到水中,也可以在遙遠的地點之間轉換,不需要邊界上的門戶。她用自己的眼睛注視自己。看到自己。」 對人類來說,外星侵略帶來毀滅,對地球生物圈來說,卻意味着進步與繁榮。《遺落的南境》所體現出的文明觀,遠比文本更加值得討論。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