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鄧興旺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鄧興旺,1962年10月出生於中國湖南沅陵,生物學家,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耶魯大學終身教授,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院長 1978年鄧興旺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1985年赴美留學,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博士學位;1989年提前獲得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生命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後獎學金;1992年進入耶魯大學生物學系任教,先後擔任助理教授、副教授、終身副教授、終身正教授;1995年獲得總統青年教師獎;2000年被北京大學聘為長江學者特聘講座教授 ;2001年擔任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主任;2003年擔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2013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4年辭去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教職,全職回國籌建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2015年獲得《自然》雜誌傑出導師獎 。

鄧興旺主要從事植物分子遺傳及生理學、植物光形態建成和農業生物技術方面研究工作 。

基本信息

中文名稱 鄧興旺

國籍 美國

出生地 中國湖南省沅陵縣

出生日期 1962年10月


職業 教學科研工作者

畢業院校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主要成就 2013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職稱 教授

人物經歷

1962年10月,鄧興旺出生於湖南省沅陵縣北溶鄉三八村鄧家嶺 ,該村只有5戶人家,要跑出10多里山路,才能見到公路 。

1978年,考入北京大學生物系植物生理生化專業。1982年,獲北京大學生物學學士學位,之後在北京大學生物學專業攻讀碩士。

1985年,到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做半年的植物光合作用研究工作,隨後獲得學校的優秀生獎學金,留校攻讀博士學位,專攻對葉綠體基因表達的調控研究 。

1989年,提前獲得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植物生理及分子生物學博士學位,並獲得美國生命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後獎學金,之後在美國農業部與伯克利分校合辦的研究所里進行博士後研究,研究課題是:擬南芥光形態建成的分子遺傳學分析以及燕麥光敏色素A(phy A)基因的核蛋白與啟動子相互作用的活體DNase指紋分析。

1992年初,進入耶魯大學生物學系任教 ,開始創建自己的實驗室,先後擔任助理教授(1992年-1995年);分子細胞發育生物學系副教授(1995年-1999年);終身副教授(1999年-2001年);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系終身正教授(2001年-)。

1995年8月28日,獲得克林頓總統頒發的總統青年教師獎,可以連續5年每年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10萬美元研究撥款的權利。

1998年起,他參與組織北京大學植物分子生物學與發育遺傳學暑期免費講習班,並親自為學員授課 。

1999年,因為在植物分子、細胞和發育生物學領域取得的突出成就,他被耶魯大學提前聘為終身教授,成為上世紀80年代後美國常青藤大學植物生物學界第一位獲此殊榮的來自中國大陸的華人科學家。

2000年,被聘為北京大學長江特聘講座教授 。

2001年,在他的推動下成立北京大學-耶魯大學植物分子遺傳學及農業生物技術聯合研究中心,擔任中心主任

2003年,應邀擔任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共同所長。同年擔任耶魯大學Daniel C. Eaton植物生物學冠名講席教授。

2009年,成立未名興旺系統作物設計前沿實驗室(北京)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 。

2013年4月,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 。同年被評為品牌中國年度人物 。

2014年,辭去耶魯大學終身教授教職 ,全職回國籌建北京大學現代農學院 。

2015年12月8日,被授予《自然》傑出導師獎 。

人物評價

鄧興旺有着堅忍不拔的探索精神和紮實深厚的科研功底,他還對中國生物學基礎研究、農業生物技術研發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貢獻 。(中國新聞網評)

鄧興旺對植物基因組的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植物防禦機制和調控,激素調控,植物形態和大小的生物工程等諸多領域,這一基礎研究應用於作物改良 - 這對中美兩國都具有重要意義,對整個人類具有廣泛影響 。(2003年國際植物分子生物學學會Kumho獎評) 2016年,加入南方科技大學開始籌辦植物分子遺傳學實驗室 。鄧興旺作為學術帶頭人主持的"植物細胞伸長的調控機理"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