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邓愈墓位于中国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中华门外雨花南路、邓府山北麓的邓愈墓园内,为明初开国功臣、宁河武顺王邓愈的墓葬,建于明洪武十年(1378年),原在雨花台西安德门里的西山、今雨花西路127号石粉厂院内,后迁入今址。神道入口为最早立于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的牌坊(不属文物范围),牌坊额书“山高水长”,两侧书“高密前勋传铁券,宁河懋绩著金书”,其后为神道碑一通,上为朱炎所撰《大明敕赐宁河武顺王神道碑铭》,继而为石马、马夫、石羊、石虎、文臣、武将各一对,其后为墓冢[1]

墓园内另有两处南京市文物保护单位,一处是自邓府山小区迁入的明代福清公主墓,另一处是明代大臣周瑄墓

目录

陵墓规格

邓愈墓的神道石刻保存较好,现有神道碑、一对石马、一对马倌、一对石虎、一对石羊、一对文臣和一对武将和墓冢。

邓愈墓的神道碑不如徐达墓李文忠墓的神道碑那么大,但石碑雕刻很精美。一对石马与其它功臣墓不一样,石马腹下是实的,两边刻着精美的云纹,意为天马。邓愈墓的石虎和石羊造型颇佳,特别是石羊的造型得体大方。

文物保护

邓愈墓神道石刻保存的较好,这里以邓愈墓为主中心建成了邓府山公园。2003年7月,邓愈墓作为明孝陵的一部分,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明清皇家陵寝”的组成部分。2006年5月,邓愈墓作为明孝陵明功臣墓的一部分,被国务院列入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2]

墓园主人

邓愈(1337-1377年),明朝开国元勋之一,安徽泗县人,原名友德,“愈”为明太祖朱元璋所赐。邓愈少年时便随父兄抗击元兵,骁勇异常,16岁被推举为起义军首领,后来投奔朱元璋麾下。邓愈战守有方,激励将士,以弱制强,乃是常胜将军。

洪武三年,邓愈以征虏左副将军随大将军徐达出定西,破元将扩廓帖木儿,克河州,招抚朵甘(今青海四川一带)、乌斯藏(今西藏)诸部,以功授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特进荣禄大夫,右柱国,封卫国公,同参军国事,岁禄三千石,并赐予世袭。洪武五年,邓愈平定西南之乱后班师途中,暴病死于寿春(今安徽寿县),时年4l岁。明太祖追封其为宁河王,谥号武顺。灵枢运到南京水西门时,明太祖亲往祭奠,又亲自为他选择墓地,进行国葬。

视频

邓愈墓 相关视频

在南京明孝陵 - 邓愈墓
中国古代名将第 088 明开国元勋·邓愈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