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邓晓芒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邓晓芒(1948年4月7日-),男,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研究德国哲学,亦研究美学、文化心理学、中西文化比较等,创立"新实践美学"和"新批判主义",积极展开学术批

简介

邓晓芒(1948年4月7日-),男,中国著名哲学家、美学家和批评家。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德国哲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哲学史学会副会长,《德国哲学》主编。曾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人物经历

1948年4月7日,出生于东北,一年后随父母南下长沙,在湖南长沙长大。

1964年,初中毕业下放湖南江永县插队落户。

1974年,回城,当过临时工、搬运工。

1979年,考取武汉大学哲学系西方哲学史专业研究生,师从陈修斋、杨祖陶。

1982年,获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

1987年,被评为讲师。

1988年,被评为副教授。

1989年,任武汉大学哲学系教授。

1993年,任博士生导师。后任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

1996年,开始从德文原文翻译康德的三大批判,邓晓芒和恩师杨祖陶合作,邓翻译,杨校对。邓晓芒成为中国国内第一个从德国原文翻译康德的人。

1999年,邓晓芒的一位博士研究生因为缺少核心期刊上发表的论文,被武汉大学学位委员会拒授学位。邓晓芒因学位委员会不公,愤而提出辞去博士生导师。之后,邓晓芒停招了一届博士研究生。后来在校方的劝说工作下,邓晓芒"心软"了,才同意继续招收研究生。

2001年,邓晓芒领衔在《博览群书》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是可忍,孰不可忍》的文章,对湖北省哲学(1994-98年)优秀成果评奖中的学术腐败现象进行痛斥,邓晓芒批判学术腐败的矛头直接指向了同在哲院的武汉大学前校长陶德麟。据称,在这件事情中,邓晓芒先生与陶德麟校长间可能有所误会。

2006年,邓晓芒和邓正来、方流芳、陈平原、贺卫方等百余知名教授向"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及各大学、地方社会科学院诸位领导"联合发出了一封《关于抵制学术腐败与学术不端行为的公开信》,陈言对学术不端与腐败的根本整治需要持久而坚定的教育和学术制度的改革。

2006年,在武汉举行的学术研讨会上,邓晓芒与丁东、赵诚、崔卫平、傅国涌、李工真、程亚林、赵林等众多思想学术界的学者向当时中国文学开炮。邓晓芒认为,除了对社会历史形态的批判,中国作家缺乏终极关怀和思考,缺乏对人性深层次的思考。"恐怕是因为中国文人天生有一种经不起诱惑的本质"。

2007年-2009年,邓晓芒继续进行始于20世纪80年代的对儒家的批判,论战郭齐勇(时任武汉大学国学院院长)的弟子们。用来批判的参照物,则是西方哲学和文化提出的一些普遍原则与西方文化影响下已发生巨大改变的中国当代现实生活。

2009年11月3日,因家庭原因离开武汉大学 ,转任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组建了校一级的"德国哲学研究中心"。

2010年4月18日,邓晓芒《康德<纯粹理性批判>句读》出版,邓晓芒在新书发布会上发表题为"康德哲学对中国启蒙的意义"主题演讲。

2010年,"打假斗士"方舟子指邓晓芒在申报学术成果时涉嫌独吞荣誉、奖金。11月7日,邓晓芒在网站"晓芒学园"发表《给方舟子先生的公开信》,详细说明了与杨祖陶先生所谓"坑师案"始末,否认瞒着老师独自报奖。

2013年,邓晓芒在湖北省图书馆、武汉大学等地进行多次讲座,提出当代中国正面临第三次启蒙。

主要作品

个人著作

《灵之舞:中西人格的表演性》东方出版社,1995年

《人之镜:中西文学形象的人格结构》云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

《灵魂之旅: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的生存意境》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指要》人民出版社,2001年(与杨祖陶合著,获教育部第二届人文社科奖二等奖)

《中西文化视域中真善美的哲思》黑龙江人民出版社,2003年

《从寻根到漂泊》羊城晚报出版社,2003年(合著)

《文学与文化三论》湖北人民出版社,2005年

《西方哲学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与赵林合著)

《黑格尔辩证法讲演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

《徜徉在思想的密林里》山东友谊书社,2005年

《邓晓芒讲黑格尔》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

《康德哲学诸问题》三联书店,2006年

《康德哲学讲演录》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

《黄与蓝的交响:中西美学比较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与易中天合著,获教育部第三届人文社科奖三等奖)

《冥河的摆渡者:康德的<判断力批判>》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实践唯物论新解:开出现象学之维》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

《中西文化比较十一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07年

《古希腊罗马哲学讲演录》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年

《思辨的张力:黑格尔辩证法新探》商务印书馆,2008年(获国家教委首届人文社科奖二等奖)

《康德《判断力批判》释义》三联书店,2008年

《新批判主义》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人论三题》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西方美学史纲》武汉大学出版社,2008年

《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重庆大学出版社,2008年

《于天上看见深渊:新经典主义文学对话录》上海文艺出版社,2011年(与残雪合著)

《邓晓芒讲演录:哲学与生命》长春出版社,2012年

《西方美学史讲演录》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

《<纯粹理性批判>讲演录》商务印书馆,2013年

《世纪之风:中国当代文化批判与人文建构》湖北人民出版社,2014年

个人译著

胡塞尔《经验与判断――逻辑谱系学研究》三联书店,1999年

康德《实用人类学》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康德《自然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

康德三大批判,获教育部第四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

康德《判断力批判》人民出版社,2002年(杨祖陶校)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杨祖陶校)

康德《实践理性批判》人民出版社,2004年(杨祖陶校)

(美)乔纳森·布伦特、(俄)弗拉基米尔·诺莫夫《斯大林晚年离奇事件》新华出版社,2006年(与残雪合译)

外界评价

名人评价

作家易中天:尽管语言不是多么"优美",但仍有一种特殊的魅力,这种魅力来自他"思辨的力量"。

作家胡发云:他的学术是很有个性的、很有根基的、也很有勇气的,尽管他做的学术完全可以避开中国社会上很敏感的一些社会话题。

万圣书园创办人、学者刘苏里:无论你如何看待邓晓芒,你都无法绕过他评价中国近二十年的哲学成就,以及当代知识人批判性思考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这恐怕才是邓晓芒存在的真实意义。

社会评价

不管邓晓芒自己是否认可,他身上最鲜明的标签是"批评家"。他批评国民性、批评文学、批评知识分子、批评教育……其中,他"死死揪住不放,不打倒在地不罢休"的,是儒家文化里的病灶。(《环球人物》)

他仿佛被架在"道德"、"传统"、"中国文化"、"爱国"、"东方文化"的对立面上,这和他自己颇推崇的鲁迅面临极为相似的困境,鲁迅称之为"无物之阵":掷出投枪的战士射中敌人的心窝,一切都颓然倒地;--然而只有一件外套,其中无物。无物之物已经脱走,得了胜利,因为他这时成了戕害慈善家等类的罪人。(《新视点》)

近年来,邓晓芒经常针对社会现实问题在媒体上发言,被认为是敢言的知识分子。2011年,邓晓芒入选潇湘晨报十年风尚学人。(《潇湘晨报》)

邓晓芒
邓晓芒
出生 (1948-04-07) 1948年4月7日(76岁)
东北
逝世 YYYY年表达式错误:无法识别的词语“dd”。(YYYY-表达式错误:无法识别的词语“mm”。-DD)表达式错误:无法识别的词语“yyyy”。岁)
国籍 中国
职业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

相关视频

邓晓芒讲康德《判断力批判》4_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