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邢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邢峦
 东晋末年将领

字 号 :字洪宾

民 族 :汉

官 职 :平舒县伯

追 赠 :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

谥 号 :文定

出 生 地 :瀛州河间郡鄚县

出生时间 :464年

去世时间 :514年

主要成就 :屡战陇蜀,宿豫大捷

邢峦(464-514年),字洪宾,瀛州河间郡鄚县(今河北省任丘市)人。北魏时期名臣,瀛州主簿邢修年之子。

  • 邢峦勤奋好学,博览群书,颇有文才干略。举孝廉出身,拜中书博士,迁员外郎。受孝文帝元宏赏识,拜中书侍郎,掌管机要。
  • 从征汉北有功,迁黄门侍郎、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拜散骑常侍,兼任尚书。
  • 宣武帝时期,迎接梁将夏侯道迁,拜征西将军、梁秦二州刺史。经略汉中,进军涪城,大破仇池氐王杨绍先。迁度支尚书、安东将军、徐兖二州刺史。
  • 协同中山王元英大战南朝,夺回悬瓠,取得宿豫大捷,受封平舒县伯,迁殿中尚书。
  • 延昌三年(514年),邢峦暴病去世,时年五十一,获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谥号“文定”。

人物生平

  • 邢峦出生于官宦世家,少时勤奋好学,常自带书籍到处寻师求教,博览群书,有文才干略,州郡相继上表向朝廷推荐,后被选拔入朝,初任中书博士,后擢升员外散骑侍郎。
  • 北魏孝文帝元宏对他非常赏识,于太和十七年(493年)正月派他出使南齐。一年后回朝,任通直郎,后改中书侍郎,经常参与机要朝政。不久兼任黄门郎,负责掌管朝廷机要,重要文件均由他起草。后因随驾征汉北有功,官拜正黄门兼御史中尉、瀛州大中正,不久升任散骑常侍兼尚书。
  • 宣武帝(元恪)即位,实授尚书职务。当时的北魏王朝,随着各地陆续朝贡,外蕃商人也相继而来,促进了商业的发展。但与之俱来的是,社会上乃至朝廷中出现了重商轻农,尚奢华弃节俭的倾向。于是,邢峦向皇帝上书劝谏“重粟帛轻金宝”,因为“粟帛乃安国育民之方,金宝是虚华损德之物”,宣武帝接受了他的进谏。
  • 正始元年(504年)闰十二月,南梁的秦、梁二州行事夏侯道迁带着汉中土地归顺了北魏。宣武帝诏加邢峦“持节都督征梁汉诸军事,兼理镇西将军”,并授权“进退征摄得以便宜行事”前去安抚,到汉中后,先后平定了秦、梁二州,又新立巴州。邢峦实授秦梁二州刺使、安西将军。平定巴西,攻取十四郡县,扩地“东西七百,南北千里”,回朝后被任命为度支尚书。
  • 正始三年(506年),梁武帝萧衍派兵进攻徐、兖二州,东南边境相继陷落。朝廷派邢峦为使持节、加安东将军,都督东讨军事,尚书职不变。临行前,皇帝召见他说:“绥靖东南边疆非将军莫可,望将军能建立殊勋,以慰朕心怀。”邢峦回答:“敌人虽连占数城,人数众多,都是送死的犬羊之辈,灭敌之期不远,愿陛下不要以东南为虑。”皇帝高兴地说:“有将军督理军务,朕还忧虑什么呢?”邢峦到前敌后,兵分三路,分头抵御进犯孤山、固城、龟蒙之敌。只经一战,收复了三城,兖州平定。乘胜攻取宿豫,获军粮40余万石。宣武帝赐金书表彰邢峦,赞他“殊勋茂捷,自古莫二”,封为平舒县开国伯,食邑五百户。
  • 永平元年(508年)十月,豫州彭城人白早生杀死刺使叛变,据城归顺南梁。肖衍派冠军将军齐苟仁带兵驻悬瓠。宣武帝命邢峦持节,加镇南将军,都督南讨诸军事,带领羽林军精锐出师讨伐。邢峦率轻骑八百,日夜兼程,五日到达鲍口,一战将敌击败,平定豫州,斩首白早生。班师回朝以后,宣武帝勉励邢峦说:“卿役不逾时,鸿勋硕美,可谓无愧古人。”悬瓠之战后,邢峦升任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 [1]
  • 自宿豫大捷以后,邢峦立志修德,不再以金钱声色为重。虽屡屡执掌兵权,对军费及物资却丝毫无犯。[1] 
  • 延昌三年(514年),邢峦暴病逝世,终年五十一岁。因他才兼文武,素来为朝野所瞩目,故而在闻知讣讯后,举朝都深感悼惜。宣武帝下诏赐其家帛四百匹、朝服一袭,经黄门甄琛建议,追赠邢峦为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谥号“文定”。[2]

人物评价

  • 魏收:邢峦以文武才策,当军国之任,内参机揆,外寄折冲,其纬世之器欤? [3]

史料记载

  • 《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 [3] 
  • 《北史·卷四十三·列传三十一》[4]

参考资料

  1. 1.0 1.1 《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峦自宿豫大捷,及平悬瓠,志行修正,不复以财贿为怀。戎资军实,丝毫无犯。迁殿中尚书,加抚军将军。
  2. 《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延昌三年,暴疾卒,年五十一。峦才兼文武,朝野瞻望,上下悼惜之。诏赙帛四百匹,朝服一袭,赠车骑大将军、瀛州刺史。初,世宗欲赠冀州,黄门甄琛以峦前曾劾己,乃云:“瀛州峦之本邦,人情所欲。乃从之。”及琛为诏,乃云“优赠车骑将军、瀛州刺史”,议者笑琛浅薄。谥曰文定。
  3. 3.0 3.1  《魏书·卷六十五·列传第五十三》.国学导航.2019-03-23
  4. 《北史·卷四十三·列传三十一》 .国学导航.2019-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