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开元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郑州市开元寺 |
本名 郑州市开元寺 始建朝代 唐朝 |
郑州市开元寺,位于河南省郑州市,原址位于郑州东大街北侧,今以无存。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所建,寺内有一古塔名“舍利塔”。[1]
简介
《管城纪年》中载:“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西京太宫寺僧助缘在开元寺内建一座高大雄伟的舍利塔,又叫开元寺塔。”《郑州文物志》中记载:“开元寺舍利塔,塔高50多米,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后毁为十一层。”
开元寺舍利塔原先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可盘旋登塔观景。四周风景幽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是郑州著名的八景之一。
历史沿革
郑州开元寺为唐开元元年(公元713年)所建,寺内有一古塔名“舍利塔”。
据明嘉靖《郑州志》记载,郑州开元寺创建于唐开元年间,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此时的开元寺内尚无开元寺塔。 开元寺塔建成的确凿年代,为宋太祖赵匡胤在位的最后一年,即公元976年。《管城纪年》中载:“宋太祖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西京太宫寺僧助缘在开元寺内建一座高大雄伟的舍利塔,又叫开元寺塔。”《郑州文物志》中记载:“开元寺舍利塔,塔高50多米,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建筑,后毁为十一层。”开元寺塔为八角十三层楼阁式,每层四面有门,塔高30多米。
该建制一直保持到明清时期,明嘉靖《郑州志》说:“开元寺,在州治东,……国朝永乐18年(公元1420年)僧明福重建。”清乾隆年间两任郑州知州张钺多次撰文盛赞郑州开元寺,郑州开元寺舍利塔在后来屡次遭受毁坏,又多次修葺。清同治十二年(1873年)知州张暄曾予倡修。到清光绪年间,塔已是无顶之塔了。1885年又加修缮,1938年到1944年期间,塔又先后遭到国民党和日寇的毁坏、轰炸,已无存,仅留有塔基埋入地下。
1947年,以东大街开元寺为址,建立了河南省立郑州医院。1948年郑州解放后,医院更名为“郑州国际和平医院”,下设三个分院,七年后,该院一分院改称郑州市第一人民医院。1974年,从舍利塔塔基挖掘出碑记、墓室、佛像等石刻后,塔基填土、封实,从此塔迹消失。开元寺舍利塔原来所处的地方,后来被叫作“塔湾”。第一人民医院西边有一条小街,名叫“塔湾西路”。小街东200米,是南北走向的“塔湾路”,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今天。
古寺风景
早在唐代,郑州便已是全国的交通要冲。据史料记载,在唐朝初年,这里就已是“商贾汇集之处”。郑州的开元寺,在那时就已闻名全国。
开元寺北有隋唐大运河通济渠(汴渠)的主干渠,设有运河湾,景色高雅,后来的“塔湾路”之名就来源于此。开元寺舍利塔,原先每层均有棚板和木梯,人可盘旋登塔观景。四周风景幽雅,古柏参天,晴日遥望蓝天,浮云掠塔而过,历史上素有“古塔晴云”之称,是著名的郑州八景之首。还上过法国人的明信片。
相关诗文
张钺诗《古塔晴云》:擎天一柱映斜日,高造浮屠上入云。伊孰当年藏舍利,烟岚雨后色平分。
张钺赞诗:开元初地辟,云际涌浮图。独立遗千劫,凌空占一隅。絮粘连不断,肤合有疑无。背郭炊烟起,常将霁蔼俱。
朱炎昭赞诗:闲云片片度晴晕,缥缈偏从断塔归。颓顶疑麻苍盖漏,无心乱化白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