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郑炳林陕西省黄陵县人。1956年7月24日生,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1],兰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2]

郑炳林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
原文名 zhengbinglin
出生 1956年7月24日
陕西省黄陵县
国籍 中国
母校 《中国古典诗词地名辞典》(参编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目录

人物经历

1982年1月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并留校任教,从事历史文献学(敦煌学)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的教学和研究。

1981年至1986年间曾先后在北京大学首都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学习。

1987年7年晋升为讲师。

1992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

1993年遴选为敦煌学专业硕士生导师。

1994年被确定为兰州大学敦煌学学科带头人,同年被评为甘肃省社会实践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1994年12月晋升为教授。

1998年获教育部宝钢优秀教师奖,同年11月遴选取为敦煌学博士生导师。

1998年2月-2000年1月任兰州大学历史系副主任。

1998年5月起兼任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年被甘肃省教育委员会评为甘肃省高等学校学科带头人。

1999年任教育部人文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

2001年3月被授予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

郑炳林于1995年-2000年任兰州大学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历史学科评论组副组长,

1998年起任兰州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

1999年起任兰州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

1998年、1999年任甘肃省高校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历史学科评审小组成员。

1997年起任甘肃省图书资料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1998年起任甘肃省文物博士馆系列高级职务评审委员会委员。

曾任1996年甘肃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评审成员、甘肃省社会科学最高奖评审委员会委员和敦煌学学科评审组副组长。

郑炳林于1998年被聘为敦煌研究院兼职研究员,

1999年被聘为西北民族学院历史系客座教授。2000年被聘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兼职研究员。

2001年被聘为佛光大藏经编委会学术顾问、法藏文库编委。

郑炳林于1996年任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

1998年任西北史研究会会长、甘肃敦煌学研究会副会长、甘肃省史学会常务理事。1999年任中国史学会理事。2001年任甘肃省钱币学会副会长。

2010年,当选为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副会长。

郑炳林
 

来自 搜狐 的图片

兰州大学"211工程"、"985工程"敦煌学建设项目首席科学家,《敦煌学辑刊》主编。

2000年以来曾在美国密西根大学中国研究中心(Center for Chinese Studies University of Michigan)、耶鲁大学东亚研究会(Yale East Asian Council)、宾夕法尼亚大学东亚研究中心、俄罗斯科学院东方文献研究所、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英国国家图书馆任及中国香港、台湾地区进行学术访问交流。主持举办国际、海峡两岸及全国学术研讨会10次。

主要贡献

自1998年以来,郑炳林已培养博士71人,其中39人晋升教授,12人被评为博士生导师,32人晋升为副教授,不少人已成为中国国内敦煌学领域的研究骨干。

郑炳林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0余部。各种图书奖4项。主编《敦煌学研究文库》、《敦煌学博士文库》、《当代敦煌学者自选集》、《敦煌吐蕃文献选辑》、《西北史地文化研究文库》、《丝绸之路石窟研究文库》等系列丛书10余种。在《历史研究》、《世界宗教研究》、《中国史研究》、《文史》、《中华文史论丛》等杂志上发表论文160余篇,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科技部重大文化专项、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教育部基金一般项目以及国际交流基金项目20余项。

一、专著

1.《中国古典诗词地名辞典》(参编)江西教育出版社,1989,4

2.《敦煌地理文书汇辑校注》 甘肃教育出版社, 1989,12

3.《敦煌碑铭赞辑释》 甘肃教育出版社,1992,7

4.《敦煌本梦书》(与羊萍合作) ;甘肃文化出版社,1995,8

5.《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8

6.《敦煌归义军史专题研究》(主编)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9

7.《敦煌学大辞典》(参编) 上海辞书出版社,1998,12

二、论文

1.《高昌王国行政地理区划初探》,《西北史地》1985,2;64-72,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地理》1985,6;132-140

2.《试论唐贞观年间所开大碛路-兼评西域史地研究论稿》,《敦煌学辑刊》,1985,1;121-129

3.《高昌城诸门考》,《兰州大学学报》,1985,5;25-31

4.《沙州伊州地志所反映的几个问题》,《敦煌学辑刊》,1986,2;66-75

5.《十六国时期姑臧的自然和人口条件》,《西北史地》,1987,3;21-29,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87,10;18-26

6.《秦汉吴郡会稽郡建置考》,《兰州大学学报》,1988,3;91-97

7.《高昌王国的民族和人口结构》(与杜斗城合作)《西北民族研究》,1988,2(总3);80-91

8.《论〈诸山圣迹志〉的成书年代》,《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9,1;143-150

9.《敦煌文书S.373号李存勖唐玄奘诗证误》,《敦煌学辑刊》,1991,1;21-26

10.《伯2641号背莫高窟修功德记撰写人探微》《敦煌学辑刊》,1991,2;43-56

11.《仇池国二十部护军镇考》《西北民族研究》,1991,2;207-215,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2,2;40-48

12.《〈梁幸德邈真赞〉与梁愿清〈莫高窟修功德记〉》(与梁志胜合作)《敦煌研究》,1992,2;62-70

13.《敦煌碑铭赞三篇证误与考释》,《敦煌学辑刊》,1992,1-2;96-103

14.《敦煌碑铭赞部分文书拼接与复原》,《敦煌研究》,1993,1;53-59

15.《前凉行政地理区划初探(凉州)》,《敦煌学辑刊》,1993,1;53-59

16.《〈索崇恩和尚修功德记〉考释》,《敦煌研究》,1993,2;54-64,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3,8;55-64

17.《前凉行政地理区划初探(河州、沙州)》,《敦煌学辑刊》,1993,2;69-80

18.《河西都僧统唐悟真作品和见载文献系年》(与齐陈骏合作),《敦煌学辑刊》,1993,2;5-15

19.《读敦煌文书P.2638〈后唐清泰三年六月亲司教授福集等状〉札记》,《西北史地》,1993,4;44-50

20.《敦煌碑铭赞抄本概述》,《兰州大学学报》,1993,4;137-143,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3,12;52-58

郑炳林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21.《唐五代敦煌新开道考》,《敦煌学辑刊》,1994,1;43-48

22.《〈索勋纪德碑〉研究》,《敦煌学辑刊》,1994,2;61-76

23.《敦煌本〈张淮深变文〉研究》,《西北民族研究》,1994,1;142-155,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一》,1994,12;83-96

24.《张淮深改建北大像和开凿94窟年代再探》,《敦煌研究》,1994,3;37-41

25.《读〈中国古代写本识语集录〉札记》(与冯培红合作),《西北史地》,1994,4;44-49

26.《西秦赤水强川甘松地望考》,《西北民族学学报》,1994,3;70-75

27.《唐五代敦煌酿酒业初探(与高伟合作)》,《西北史地》,1994,1;29-36

28.《敦煌汉文吐蕃史料综述--兼论吐蕃控制时期的职官制与统治政策》(与王继光合作),《中国藏学》,1994,3;44-55

29.《唐五代敦煌私营酿酒业初探》(与董念清合作),《社科纵横》,1994,4;64-6

30.《敦煌本〈修文殿御览〉考释》(与黄维忠合作),《敦煌学辑刊》,1995,1;36-48

31.《唐五代敦煌归义军政权对外关系中的使头一职》(与冯培红合作),《敦煌学辑刊》,1995,1;17-28

32.《敦煌写本解梦书概述》,《敦煌学辑刊》,1995,2;9-30

33.《关于北凉后遗政权的有关问题》(与李冬栂合作),《西北民族学学报》,1995,2;40-46;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古代史一》,1995,8;67-73

34.《唐五代敦煌种植林业研究》,《中国史研究》,1995,3;67-73

35.《唐五代敦煌金安山异名考》,《敦煌研究》,1995,2;127-134

36.《唐末五代敦煌都河水系研究》,《历史地理》13辑,1995,31-38

37.《唐代敦煌僧医考》,《敦煌学》20辑,1995,31-46

38.《唐五代敦煌手工业研究》,《敦煌学辑刊》,1996,1;20-39

39.《俄藏敦煌写本中九件转帖初探》(与陆庆夫合作),《敦煌学辑刊》,1996,1;3-13

40.《唐五代敦煌畜牧区域研究》,《敦煌学辑刊》,1996,2;9-35

41.《吐蕃统治下的敦煌粟特人》(与王尚达合作),《中国藏学》,1996,4;43-53

42.《唐五代敦煌粟特人与归义军政权》,《敦煌研究》,1996,4;80-96;人大复印资料《魏晋南北朝隋唐史》1997,2;64-80

43.《唐五代敦煌金山国征伐楼兰史事考》,《段文杰敦煌研究五十年纪念文集》,世界图书出版公司,1996,403-415

44.《晚唐五代敦煌园囿经济研究》,《敦煌学辑刊》,1997,2;24-37

45.《都教授张金炫和尚生平事迹考》,《敦煌学辑刊》,1997,1;96-102

46.《从敦煌文书看唐五代敦煌地区的医事状况》(与高伟合作)《西北民族学学报》,1997,1;68-73

47.《唐五代敦煌的粟特人与佛教》,《敦煌研究》,1997,2;151-168

48.《唐五代敦煌贸易市场的物价》,《敦煌研究》,1997,3;14-32

49.《论晚唐敦煌文士张球即张景球》,《文史》第43辑,中华书局,1997,111-120

50.《晚唐五代金银在敦煌的使用与流通》(与杨富学合作),《甘肃金融》,1997,8;45-48

51.《敦煌西域出土回鹘文文献所见qunbu与汉文文献所见官布研究》(与杨富学合作),《敦煌学辑刊》,1997,2;19-27

52.《敦煌写本类书概述》(与李冬栂合作),《历史论丛》,兰州大学出版社,1997

获奖记录

2001年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称号[3]

2006年度甘肃省优秀教师,获园丁奖。

2007年度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

2011年获"全国教育系统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称号[4]

2012年被遴选为教育部"奖励计划"特聘教授。获省级社科奖3项,

治学心得

做学问切忌半途而废

做学问,要坚信自己,切忌半途而废。一定坚持将每件事情做完,画上句号,半途而废一切都等于零。做学问,要耐得住寂寞,抗得住诱惑。

郑炳林,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敦煌与西域文明研究院院长,萃英学者一级教授,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国史评议组成员,国家教材委员会语文学科专家委员会成员。

视频

0807甘肃卫视丝路大讲堂——郑炳林《丝绸之路开启之谜》纯演讲 2020年8月10日发布

【东西问】郑炳林:为何四大文化体系能在中国敦煌互融共生? 2022年2月16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