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郑繻公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繻公

郑繻公(?-前396年),姓名姬骀,为郑国第二十四任君主,郑幽公之子(《史记·郑世家》作幽公之弟),在位27年[1]

前408年韩景侯伐郑,取雍丘。次年郑伐韩,在负黍击败韩兵。前400年郑围韩之阳翟。前398年繻公杀其相子阳,两年后子阳之党弑繻公[2]

人物生平

郑繻公,是郑幽公之弟 (一说为郑幽公之子),在位27年。此时,韩、赵、魏三家强分晋国,册立诸侯,齐、楚、燕、秦各自为政。战国七雄形势已初具雏形。郑国几个要邑被晋国夺去,地盘缩小了一半,曾为郑国兴盛做过一定贡献的商民纷纷外流。而韩武子对郑国的侵犯愈演愈烈,夺走了雍丘(今杞县地)。国都(新郑)受到威胁,至繻公十五年 (前408年),被迫把国都又迁到京城,同时动用民力、财力加固长城(从今荥阳崔庙乡的王宗店至新密市的茶阉,总长4320米),巩固西部边界后,采取避强击弱、远交近攻战略,出兵联齐伐卫,夺取了卫国主要城市毋丘(今山东曹县境内),获得很多战利品。此后又誓师出击,夺取韩国负黍(在今登封境内),8年以后(前400年),郑国又倾其全力,攻袭韩国首邑阳翟 (今禹州市),使郑国又显振作景象。在此关键时刻,楚国又伐郑,郑国失败。繻公媚楚而杀相国驷子阳,引起国人反对,内部哗变,君臣离心,驷子阳党徒弑繻公,立幽公之弟姬乙为君,是为郑君乙,即郑康公。前408年(繻公十五年),韩景侯讨伐郑国,攻取了雍丘。郑国修筑了京城。 前407年(十六年),郑国讨伐韩国,在负黍打败了韩军。前403年(二十年),韩、赵、魏成为诸侯国。前400年(二十三年),郑国包围了韩国的阳翟。 前398年(二十五年),郑君杀死了国相阳。二十七年(前396年),子阳的党羽一起杀死了繻公骀,立了幽公的弟弟姬乙为国君,这是郑君乙,即郑康公

家庭成员

祖父:

姬趸郑献公

父亲:

姬丑郑共公

伯父:

姬胜郑声公

父亲:

姬丑郑共公

兄弟:

姬已郑幽公,兄长

姬乙郑康公

堂兄弟:

姬易郑哀公

参考资料

  1. 郑世家第十二,国学网
  2. 《史记·卷四十二·郑世家第十二》幽公元年,韩武子伐郑,杀幽公。郑人立幽公弟骀,是为繻公。
  • 史记》六国年表、郑世家
前任:
郑幽公
郑国君主
前422年—前396年
繼任:
郑康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