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郑颖人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郑颖人
出生 1933.11.05
国籍 中国
职业 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教授
知名于 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知名作品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
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
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

郑颖人[1] 郑颖人(1933.11.05--)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岩土工程专家。浙江镇海县(今宁波市镇海区)人。历任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教员,空军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土木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防护工程分会常务理事,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力学学会岩石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重庆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副理事长。 主要作品《锚杆与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等。 浙江镇海县人。1956年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曾任教授和常务理事。现任后勤工程学院教授。长期从事岩土工程的教学和研究,先后在军事地下工程与边坡工程的稳定性分析、地下工程围岩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极限分析方法、区域性土的研究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提出了地下工程弹塑性、粘弹塑性位移解及围岩压力计算公式和围岩安全系数计算方法;发展了广义塑性理论和数值极限分析方法,推动了岩土力学的发展。发表论文500余篇,著作12部。三篇论文入选全国最有影响的百篇论文。《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2007)获中国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和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奖,《岩土塑性力学基础》(1989)获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在分离式地下油罐计算方法、机场软基强夯处理技术、埋入式抗滑桩的设计计算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科研成果,为军队和地方解决了技术难题。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与三等奖各一项,军队及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十项,获全国科学技术大会奖一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100余名。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2007年获“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2009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称号。[2].

主要成就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方向

.在地下工程、边坡工程、地下工程围岩力学、岩土塑性力学、岩土极限分析方法、区域性土等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学术兼职

后勤工程学院军事建筑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空军工程技术顾问。 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与地下工程分会及防护工程分会、中国力学学会岩土力学专委会、国土资源部地质灾害协会等顾问。 国家地质灾害应急小组成员。

主要成果

发表论文500余篇,2010年,全国论文作者引用率排名居第十二位;三篇论文入选“中国百篇最具影响的国内学术论文”。 出版专著12部,《边坡与滑坡工程治理》入选三个一百原创科技图书奖,获第二届政府出版奖提名奖;《岩土塑性力学基础》获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

获奖情况

科技获奖1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军队、部委级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奖励12项,及全国科学大会奖与全国地质灾害防治科技进步特别贡献奖。

荣誉

1978年被评为全国科学大会先进个人
1991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被总后勤部授予“科学技术一代名师”称号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2007年获“重庆直辖十年建设功臣”
2009获“新中国成立60周年重庆杰出贡献英模”。

人物经历

1956年9月毕业于北京石油学院石油储运专业。

1961年9月至1962年9月在同济大学地下工程专业学习。

2002年1月聘任为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顾问教授。

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3]

视频

郑颖人:数值极限分析法进展及其在边坡工程中的应用

主要贡献

1959年以来,先后主持或参加9个军队洞库设计与科研工作,编写了飞机洞库总体与结构设计教材
1969年提出了地下油罐钢筋砼罐室的设计方法,节省了大量钢筋,被广泛使用。
1979年设计了半埋入流沙地区的封闭形掘开式飞机库,视底拱为弹性地基曲梁,提出了结构整体连接的计算方法。
1971年主持"军用物资洞库结构型式改革"的论证,提出了锚喷--内衬结构,已成为当前我军武器物资洞库的主要结构型式。近年来在城市岩石工程方面做了一些开创性工作
1992年主持"重庆轻轨工程合理埋深与结构型式"项目,首次提出硬岩地层中浅埋洞室上地表下沉量的监控标准,优化了车站设计。
1993年提出利用岩体与地下工程本身承载力的构想,为自贡市解决了浅埋洞室上建高层建筑的难题。
1995年在重庆世贸大厦基坑与地下洞室间采用3.7米厚的岩石间壁获得成功,比有关部门要求的最小间壁尺寸减少了16米。针对重庆市岩质建筑边坡,突破了按土压力公式计算岩石压力的常规做法,提出了基于沿结构面滑裂的岩石压力计算公式和计算参数,以及以岩体结构面与完整性为主要特征的建筑边坡的岩体分类方法,提高了工程安全度,节约了经费。

70年代修正了芬纳公式,导出了圆形洞室弹塑性与粘弹塑性的位移与围岩压力公式,发展了地下工程围岩力学。80年代初,提出了锚喷支护解析算法与不稳定块体锚喷支护算法。在岩土本构模型与数值分析方面取得进展,发展了岩土塑性力学。在岩土屈服条件研究中,建立了包含14个常用屈服条件在内的统一屈服准则,修正了辛克维兹一潘德准则中的错误,提出了与莫尔-库仑准则屈服面面积相等的等面积圆莫尔--库仑准则,使计算更加简便,且保持较高的精度。提出了由试验拟合屈服条件的一些方法,从而避免了建立屈服条件的任意性。首次提出了剪胀类土的体积屈服条件与洛德角方向的剪切屈服条件,完善了岩土类材料的本构关系。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岩土多重屈服与应变空间塑性理论"的研究中,建立起多重屈服面与应变空间塑性理论,导出系列公式,该成果在水利、采矿、国防等工程实践中应用。

在岩土工程数值计算方面,研究了基于应变空间塑性理论的有限元法与边界元法、边界元与有限元弹塑性反分析逆解法、用位移表述的弹塑性边界元法等。1987年,最早提出了弹塑性半解析元法,编制了地下工程方面的计算机应用程序,受到了力学家辛克维兹的关注。

在区域性土的研究领域,解决了工程中的一些技术难题。在主持的"湿陷性黄土地区机场跑道沉降原因分析及修复技术"课题中,提出了压实黄土虽消除原黄土的湿陷性,但在一般压实情况下,仍会遇水产生湿化沉降的观点,揭示了汾阳机场20年来沉降不均,多次翻修无效的原因
1998年完成的"崇明机场软基处理技术研究"课题,找出了软粘土(淤泥及淤泥质土)地基强夯处理屡遭失败的原因,制定了适应于软粘土地基的强夯新工艺。

视频

郑颖人:轨道交通地下岩石工程建造新理念

个人作品

编著或合著《岩土塑性力学基础》、《地下工程围岩稳定分析》、《地下工程锚喷支护设计指南》、《隧道与坑道静力学》等4部著作。主持了《军用物资洞库锚喷支护技术规范》的编制、参加国军标《膨胀土地区营房建筑技术标准》的修订、合作编制了《重庆市建筑边坡支护技术规范》。发表论文220余篇[4]

获奖记录

培养硕士、博士44名。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

军队、部委科技进步二等奖5项,全国科学大会奖1项,水利部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项。

获全军优秀教师称号。

视频

郑颖人:人生有涯 探索无限(上集)

视频

郑颖人:人生有涯 探索无限(下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