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郭杜街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郭杜街道,隶属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地处西安市西南,长安区中部。东邻韦曲街道,东南与黄良街道毗邻,南与兴隆街道接壤,西连细柳街道,北接雁塔区丈八街道,总面积57.5平方千米。郭杜镇系古长安重镇,历史文化底蕴深厚,南有佛教净土宗祖庭香积寺,北有中华文字之根——仓颉造字台和隋唐长安城;东有汉宣帝杜陵和唐代达官显贵韦杜家族的世袭之地;西有西周都城丰镐跨越和文王灵台。截至2020年6月,郭杜街道下辖26个村(居),其中:18个社区、8个行政村。2011年,郭杜街总人口76982人,农业总产值达到1121万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5亿元,各类存款余额9.7亿元。[1]

中文名: 郭杜街道

行政区类别:街道

所属地区: 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

地理位置: 西安市西南,长安区中部

面 积: 57.5 km²

下辖地区: 18个社区、8个行政村

政府驻地: 郭杜街道东街45号

电话区号: 029

邮政区码: 710118

气候条件: 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

车牌代码; 陕A

人 口: 76982人(2011年)

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

因明代其地在古杜京附近设镇,遂名古杜镇,后因郭、杜族人居此,易名郭杜镇。

建置沿革

元明两代设郭杜里。

清设郭杜廒,并立郭杜镇。

中华民国元年(1912年)后,分别设郭杜廒、区、镇、联保和乡。

1949年5月,设郭杜区,下辖香积寺、温国堡、周家庄、郭杜4乡。

1958年9月,成立郭杜公社。

1961年4月,郭杜公社划为郭杜、祝村、甘河3公社。

1966年,改为卫东公社。

1972年,恢复原名。

1984年5月,改设为郭杜镇。

2002年1月,将祝村乡并入郭杜镇。

2003年5月,撤镇设立郭杜街道。

行政区划

区划沿革

1996年,郭杜乡辖陕西省邮电技术学校家委会和长里、郭杜镇南、郭杜镇北、茅坡、杜回、任家寨、小仁、赤栏桥、张康、南小张、北小张、甫张、邓店南、邓店北、东第五桥、西第五桥、大居安、小居安、香积寺、杜永、周家庄、温国堡、大仁东、大仁西、岔道口25个行政村。1996年,祝村乡辖中祝、西祝、东祝、高庙、羊村、乳家庄、周家庄、河池寨、西新、南新、东新、羊原坊、恭张、李宅、五四、前锋16个行政村。2002年区划调整,祝村并入郭杜,郭杜街道办事处辖郭杜镇街道居委会,郭北、郭南、岔道口、茅坡、温国堡、任家寨、杜永、香积寺、周家庄、大居安、小居安、张康、杜回、赤兰桥、南小张、北小张、甫张、大仁东村、大仁西村、小仁、邓店南村、邓店北村、长里、东第五桥、西第五桥、中祝、高庙、西祝、五四、东祝、羊村、羊原坊、乳家庄、恭张、李宅、周家庄、前锋、东新、西新、南新、河池寨41个行政村。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辖郭杜1个居民委员会,郭北、郭南、周家庄、香积寺、杜永、杜回、茅坡、温国堡、岔道口、东五桥、西五桥、长里、赤兰桥、张康、小居安、大居安、南小张、北小张、甫张、仁东、仁西、小仁、任家寨、邓南、邓北、羊元、前锋、东祝、西祝、中祝、羊村、乳驾庄、五四、高庙、东新、南新、西新、河池寨、河池周家庄、恭张、李宅41个行政村;下设187个村民小组。

区划现状

截至2020年6月,郭杜街道下辖26个村(居),其中:18个社区、8个行政村。办事处驻郭杜街道东街45号。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郭杜街道地处陕西省西安市西南,长安区中部。东邻韦曲街道,东南与黄良街道毗邻,南与兴隆街道接壤,西连细柳街道,北接雁塔区丈八街道。辖区东西最大距离9.9千米,南北最大距离7.6千米,总面积57.5平方千米。距区行政中心2千米。

地形地貌

郭杜街道地处渭河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地形以平原为主。境内大部分开阔平坦,西部地带有残留的渭河二级阶地,呈东西向展布。境内最高点海拔427米;最低点海拔414米。

气候特征

郭杜街道气候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冬夏较长,春秋气温升降急骤;夏季炎热,秋季多连阴雨。多年平均气温13.3℃,1月平均气温-0.8℃,极端最低气温-20.6℃(1995年1月11日);7月平均气温26.4℃,极端最高气温43.4℃(1966年6月19日)。平均气温年较差32℃,无霜期年平均282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125小时,年辐射总量120.6千卡/平方厘米。0℃以上持续期279天(一般为2月28日—12月6日)。年平均降水量654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每年的8-10月,其中以9月最多。

水系水文

郭杜街道境内河道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涌河、滈河2条,境内总流长7千米。境内最大的河流为滈河,从长安境内秦岭石砭峪内耍钱场至王曲魏家河流经境内香积寺,境内流长4.6千米,流域面积0.3平方千米。

人口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辖区总人口76982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748人,城镇化率21.8%。另有流动人口15万人。总人口中,男性37054人,占48.1%;女性39928人,占51.9%;14岁以下12725人,占16.5%;15—64岁59047人,占76.7%;65岁以上5210人,占6.8%。2011年,郭杜街道人口出生率10.2‰,人口死亡率3.3‰,人口自然增长率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39人。

经济

综述

2003年,郭杜实现社会总产值21.96亿元,财政收入达6600万元,农民人均收入达2909元。

财税收支

2011年,郭杜街道财政总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91.5%。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2亿元,比上年增长91.5%。从各主要税种看,完成营业税2亿元,增值税0.2亿元,企业所得税0.1亿元,个人所得税48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4.3%、38%、1850.5%、1291.1%,人均财政收入2900元。

人民生活

2011年,郭杜街道农民人均纯收入10302元。

第一产业

2011年,郭杜街道耕地面积0.8万亩,人均0.1亩。2011年,郭杜街道农业总产值达到1121万元。

种植业

粮食作物以小麦、玉米为主。2011年,郭杜街道粮食生产6460吨,人均84千克。其中小麦3040吨,玉米3420吨。

林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累计造林0.8万亩,其中防护林310亩,经济林230亩,农民住宅四旁树木6.8万株,林木覆盖率23.7%。2011年,郭杜街道水果种植面积417亩,产量12.5吨,主要品种有樱桃、杏、草莓、葡萄。

畜牧业

畜牧业以饲养生猪、家禽为主。2011年,郭杜街道生猪饲养量2.3万头,年末存栏1.2万头;家禽饲养量50万羽。2011年,郭杜街道生产肉类1200吨;畜牧业总产值0.5亿元。

生产条件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大型农业机械210台(辆)。

第二产业

2011年,郭杜街道工业总产值达到12.3亿元,比上年增长3.8%。2011年,郭杜街道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家,职工3182人,实现工业增加值2.1亿元,比上年增长36%。经济技术开发区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个,省级教育科技产业开发区1个。

第三产业

国内贸易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有商业网点1523个,职工4012人。2011年,郭杜街道社会商品销售总额达15.5亿元,比上年增长2.4%;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410万元。

邮电通信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有邮政网点1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30千米,投递点10个,乡村通邮率100%;全年投递国内函件7.5万件,国内汇票业务完成3.1万笔,国内异地特快专递信件完成6816件,征订报纸2100份、期刊4800册,业务收入404.5万元。电信企业1家,服务网点5个;电话交换机总容量10075门,固定电话用户2万多户,比上年增加600余户,电话用户普及率95%,比上年提高0.1%;移动电话用户1.85万户,移动电话普及率100%,宽带接入用户1.5万户,比上年增加680户。全年电信业务收入1519万元。

金融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信用联社1家银行开设了分行;各类存款余额9.7亿元,比上年增长75%;人均储蓄1.3万元;各项贷款余额4.4亿元,比上年增长14.8%。

交通

郭杜街道交通运输已形成由公路构成的交通运输网络,境内有西(安)汉(中)高速、108国道(西沣路),市道子午大道、西太路,区道韦曲到秦镇、斗门、东大、马王、高桥线路以及西部大道、神禾大道。有县乡(镇)级公路28条,总长44千米。

社会事业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拥有独立科研与技术开发机构26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3位;各类科技人才1579人,农村实用人才106人。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有幼儿园10所,在园幼儿3549人,专任教师501人;小学23所,在校生5008人,专任教师364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3所,在校生1881人,专任教师224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普通职业高中1所,在校生2213人,专任教师129人;高职(专科)院校4所,其中民办1所,在校生14413人,专任教师581人;中等职业学校1所,在校生2100人。辖区内有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邮电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等普通高等院校5所,在校生78122人,其中博士生1742人,硕士生14390人,本科生59959人,专任教师4811人,拥有博士点142个,硕士点354个,博士后流动站27个,两院院士3人,国家级重点学科一级5个,国家重点学科二级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重点学科82个。独立设置成人高等学校2所,在校生13.95万人;普通高等学校举办的成人教育机构6所,在校生15900人;成人中等专业学校1所,在校生781人。2011年,郭杜街道教育经费达27.8亿元,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13.5亿元,财政预算内教育经费8.8亿元,预算内教育事业费0.7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51.64%、147.9%、88.1%、32.1%。预算内教育经费(包括城市教育费附加)占财政总支出的比例为44.3%,比上年减少11.3%。

文化事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有文化站1个,建筑面积150平方米;公共图书室26个,建筑面积1120平方米,藏书43345余册;文化行业从业人员55人。地方特色民间艺术有泥塑等。

体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100%的城市社区和46.3%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21%。

卫生事业

截至2011年末,郭杜街道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3个,其中卫生院2个;病床90张,其中公立卫生机构床位50张,每干人拥有医疗床位1.3张,固定资产总值560万元。专业卫生人员183人,其中执业医师78人,执业助理医师30人,注册护士58人。2011年,郭杜街道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5.8万人次,住院手术392台次,出院病人2680人次。2011年,郭杜街道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率为800.19/10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28.7%,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6.0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62174人,参合率98%;孕产妇死亡率为0,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婴儿死亡率、新生儿死亡率分别为2.79‰、1.48‰、2.29‰。

社会保障

2011年,郭杜街道城镇最低生活保障户数267户,人数527人,支出150.5万元,月人均238元;城市医疗救助30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41人次,共支出6.7万元,比上年增长51%。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414户,人数1341人,支出108万元,比上年增长23%,月人均67元,农村五保分散供养43人,支出13万元,农村医疗救助134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合作医疗1359人次,共支出6.8万元,比上年增长70.17%;农村临时救济57人次,支出2.6万元,比上年增长42.2%。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233人,抚恤事业费支出96万元,比上年增长7%。社区服务设施3个,其中社区服务中心1个,社区服务站2个。

历史文化

仓颉造字台

仓颉造字台位于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郭杜街道办恭张村东南,有一高约10米、周长100米的夯土台,外包一层青砖砌为砖台。南面为一宽8米45度的斜坡,中间是3米多宽的水泥抹面,上书见方2米左右“仓颉造字台”5个隶书体雕塑大字。早在隋代,为纪念仓颉造字的功绩,在此修建祭台名仓颉造字台。唐中宗以后,造字台逐渐破败。到清代,陕西巡抚毕沅在造字台前立《仓颉造字台》石碑一通。康有为曾登临此台。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前国民党陕西省主席邵力子曾陪蒋介石、张学良、杨虎城等参观此台,并建议在此建一所仓颉大学,后因故未果。20世纪90年代,西安市人民政府曾对造字台进行砖砌维修,以做完好保存。

视频

基层党建|郭杜街道成立香积寺村党校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