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是在大革命时期,由中共领导红军在鄂豫皖三省边界以大别山为中心的地区建立的革命根据地,在中国革命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1]
背景
1927年11月,中共黄麻特委领导黄安(今红安)、麻城农民起义,组成工农革命军鄂东军。
1928年1月,鄂东军改编为工农革命军第7军,在黄冈、罗田、黄安、麻城、黄陂、孝感地区开展游击战争。5月,第7军进入黄安、麻城、光山三县边界的光裕山、摩云山、羚羊山、木城寨地区发动群众,建立基层革命政权。至7月,初步建成拥有20万人口、以柴山保为中心的根据地,第7军改编为红军第11军第31师。
1928年10月,中共鄂东特委成立。12月,提出以大别山为中心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计划,并与豫东南、皖西地区的中共组织建立了联系。
1929年5月,商(城)南农民起义武装组成红军第11军第32师,创建了以南溪、吴家店为中心的豫东南苏区。6~10月,红31、红32师互相配合,粉碎了国民党军对鄂豫边界地区三次“会剿”。同年11月至1931年1月,中共六安中心县委在红32师的支援下,领导六安、霍山农民起义,组成红军第11军第33师,创建了以金家寨为中心的皖西苏区。与此同时,鄂东北、豫东南两苏区统一为鄂豫边苏区,成立了以徐朋人为书记的中共鄂豫边特委和以曹学楷为主席的鄂豫边革命委员会。
1930年4月,中共鄂豫皖边特委成立,郭述申任书记。红11军改编为红军第1军,许继慎任军长,曹大骏任政治委员,并将六安、霍山游击队和潜山工农革命军独立师改编为中央独立第1、第2师。6月,鄂豫皖边区第一届苏维埃代表大会召开,成立苏维埃政府,甘元景任主席。至此,以大别山为中心的鄂豫皖苏区形成。
建立
1930年夏,红1军南下作战,连克霍山、英山、罗田、云梦、花园等城镇,苏区和红军得到迅速发展。10月,根据中共中央指示,由蔡申熙任军长,陈奇任政治委员的红15军及其所在的蕲(春)黄(梅)广(济)游击根据地划归鄂豫皖苏区。
1931年1月,红1军与红1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旷继勋任军长,余笃三任政治委员。1~5月,以曾中生为书记兼军委主席的中共鄂豫皖特委和军事委员会,领导苏区军民取得两次反“围剿”的胜利。5月,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和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张国焘任书记兼军委主席。随后中共鄂豫皖省委成立,沈泽民任书记。11月,红4军与10月间新成立的红军第25军合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徐向前任总指挥,陈昌浩任政治委员。
11月至1932年6月,红四方面军乘国民党军新的“围剿”尚未准备就绪之际,连续取得黄安、商(城)潢(川)、苏家埠和潢(川)光(山)四次进攻战役的胜利。红四方面军发展到2个军、6个师另4个独立师、1个少共国际团共4.5万余人,各县独立团、游击队和赤卫军等地方群众武装发展到20万余人,苏区扩展到东起舒城、西迄平汉铁路(今北京―汉口)附近,北达潢川、固始,南至黄梅、广济的广大地区,总面积4万余平方千米,人口约350万。在苏区内建立了26个县苏维埃政府或革命委员会,普遍建立了工会、共青团、贫农团、妇女会、互济会、少年先锋队等群众组织,农民普遍分到了土地,还兴办了兵工厂、被服厂等军事工业和造纸、染色、五金、印刷等民用工业,苏区的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也有很大发展。
1932年7月,国民党军调集30万余人的兵力,由蒋介石亲任总司令,对鄂豫皖苏区进行第四次“围剿”。由于张国焘战略指导的错误和在苏区内推行“左”倾政策,苏区军民虽经英勇奋战,未能打破国民党军的“围剿”。
10月,中共鄂豫皖苏区中央分局和红四方面军总部率红军主力撤出苏区。红四方面军主力转移后,国民党军先后集中10~16个师的兵力,进行“清剿”和“围剿”。中共鄂豫皖省委领导留下的红军重建红军第25军,并以原红25军第221团和特务营等改编为第28军(后编入第25军),反对国民党军的“清剿”和“围剿”,但由于力量悬殊,红军不断遭到损失,苏区日益缩小。
1934年11月,红25军也离开了鄂豫皖苏区,进行战略转移(即长征)。1935年2月,原中共鄂豫皖省委常委、皖西北道委书记高敬亭汇集分散的红军和地方武装,重建红军第28军,在鄂豫皖边地区坚持了三年游击战争。
发展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的迅猛发展,直接威胁到南京政府,蒋介石急忙调集30万兵力,自任总指挥,对这块根据地进行“围剿”。由于张国焘无视敌强我弱的事实,盲目轻敌,因而在战略上发生严重错误,虽经红军将士浴血奋战,歼敌上万,仍未能打破敌人的“围剿”。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大部丧失,红四方面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红二十五军继续坚持保卫根据地的斗争。
视频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跟着总书记了解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央广网 ,2019-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