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瓶炸彈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酒瓶炸彈》是一個名詞術語。
漢字(拼音:hàn zì,注音符號:ㄏㄢˋ ㄗˋ),又稱中文[1]、中國字、方塊字,是漢語的記錄符號,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多年的歷史。在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除極個別漢字外(如瓩、兛、兣、呎、嗧等),都是一個漢字一個音節。 需要注意的是,日本、韓國、朝鮮、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深受漢文化的影響,甚至其語文都存在借用漢語言文字的現象[2]。
名詞解釋
坦克投入戰場後,給陸地戰爭帶來新問題,如何消滅鋼甲鐵馬成了極大難題。當時各國都有些發明,但都是不能令人滿意的。因此坦克在戰場上占有極大優勢。
德國用坦克進攻西班牙時,西班牙人拿不出更好的對策,在絕望中他們只好跟坦克打交手戰。人們躺在壕溝或塹壕內,等坦克快要開到他們身體上方時,他們突然跳了起來,爬到坦克頂部,對着觀察孔向車內射擊,或者用撬扛撬開乘員艙口蓋板或火炮發射孔板,然後向里射擊。有的戰士向發動機內傾注汽油,把它點燃。
在這種交手戰中,西班牙人發明了一種極其簡易的反坦克武器,叫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幾乎人人能做,家家可以製造,這種武器多少給德國的坦克帶來了威脅。
什麼是「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呢?就是在酒瓶內裝上汽油、水和黃磷的混合物,同時還要附一塊膠皮。膠皮和揮髮油起作用後,可以生成一種粘性膠體。一旦見到敵人坦克來了,就使勁搖動酒瓶,然後向坦克投擊。一旦瓶子撞碎在坦克上之後,流出的黃磷在空氣中立即燃燒,火焰很猛烈。這種武器本身不能把坦克擊毀,但往往給坦克造成極大破壞。
燃燒的濃煙很快會進入坦克乘員艙內,滾滾濃煙首先引起駕駛人員的驚慌,怕發生爆炸,總是趕快停止操作,從艙口向外爬出來。這個時候就很容易被反坦克手用槍打死當時坦克都採用汽油,而且油箱都在外部,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的炸彈一燃燒,往往把坦克油箱點燃,然後引起坦克燃燒,使其失去油料而停止運動;
當然莫洛托夫雞尾酒瓶炸彈在運用上是危險的,跟坦克距離很近,具有冒險性。但在沒有辦法時想出這招,這不能不說是西班牙人的一種創造。
參考文獻
- ↑ 中文為何越來越受歡迎?,搜狐,2021-12-30
- ↑ 中國能屹立幾千年不倒的精髓是什麼?漢文化的誕生和傳承是關鍵,搜狐,2022-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