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酒紅朱雀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酒紅朱雀

中文學名: 酒紅朱雀
拉丁學名:Carpodacus vinaceus
界: 動物界
門:脊索動物門
綱:鳥綱
亞 綱:今鳥亞綱
目:雀形目
科:雀科
屬:朱雀屬
種: 酒紅朱雀
亞 種: 2亞種
命名者及年代: Verreaux,1871
英文名稱: Vinaceous Rosefinch
保護級別: 無危(LC) IUCN標準

酒紅朱雀[1](學名:Carpodacus vinaceus)小型類,體長13~15厘米。雄鳥通體深紅色,頭部深朱紅或棕紅色,下背和腰玫瑰紅色,眉紋粉紅色而具絲絹光澤。兩翅和尾黑褐或灰褐色、具暗紅色狹緣,內側兩枚三級飛羽具淡粉紅色先端。雌鳥上體淡棕褐色具黑褐色羽干紋,兩翅和尾暗褐色,外翈羽緣淡棕色,最內側兩枚三級飛羽具棕白色端斑,下體淡褐或赭黃色、具窄的黑色羽干紋。該種特徵明顯,特別是通過上下體羽全為深紅色和內側兩枚飛羽具粉紅白色端斑,明顯可以與其他朱雀區別開來。

較其他朱雀色深;較點翅朱雀體小;較暗胸朱雀或曙紅朱雀喉色深。雌鳥橄欖褐色而具深色縱紋;三級飛羽羽端淺皮黃色而有別於暗胸朱雀或赤朱雀。

形態特徵

雄鳥通體表面深紅色、眉紋淡粉紅色而具細絹光澤,頭頂羽色較亮和深,眼先和眼周圍較暗呈暗紅色,腰較淡呈玫瑰紅色,兩翅黑褐色或黑色,羽緣紅色,內側兩枚三級飛羽外翈具明顯的淡粉紅色尖端,尾黑褐色,羽緣紅色。整個下體紅色,明顯較背亮和淡,有的具細而不明顯的暗色羽軸紋。腋羽和翅下覆羽褐紅色。

雌鳥上體淡赭棕色或淡棕褐色、具細而不甚明顯的暗色縱紋,下背和腰純色無暗色縱紋,兩翅和尾暗褐或黑褐色。外翈羽緣淡棕色或淺赭棕色。內側兩枚飛羽具棕白色端斑,下體赭黃色具灰褐色羽干紋,下胸和腹羽干紋細而不顯。通常不具眉紋或眉紋不顯,個別有不明顯的皮黃色眉紋。

虹膜黃褐或暗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下嘴基部較淡,腳褐色或角褐色[2]

生活習性

遷徙:留鳥。

酒紅朱雀單獨或結小群活動,常近地面。可長時間靜立不動。

酒紅朱雀飛翔呈波浪形,平時鳴叫聲較單調,為簡單的peedee,bedo-do,為時兩秒。但繁殖期鳴聲婉轉動聽,為偏高的抽辮聲pwit或高音pink。

酒紅朱雀食物春季為白樺嫩葉、楊樹葉芽、榆樹花序;夏季以鞘翅目昆蟲為主;秋季則以漿果和各種種子及昆蟲為食[3]

棲身環境

棲息於海拔3000米以下的山地針葉林、楊樺林、竹林和針闊葉混交林及其林緣地帶,尤其喜歡灌木和林下植物發達的常綠闊葉林和針闊葉混交林。

繁殖方式

酒紅朱雀繁殖期在5一7月。巢營於灌木密枝上,由禾本科植物的莖和根等編成。僅雌鳥營巢。每窩產卵4-5枚,卵呈藍綠色,卵表面有一些暗褐色和黑紫色斑點和亂紋,並多集中於卵的鈍端[4]

地理分布

分布範圍:喜馬拉雅山脈、中國中部、西藏東南部及台灣

分布狀況:亞種vinaceus為不常見鳥,見於海拔2000~3400米的山坡竹林及灌叢。台灣亞種formosana見於海拔2300~2900米[5]

亞種分化

序號 中文名稱 學名 命名人及年代
1 酒紅朱雀台灣亞種 Carpodacus vinaceus formosanus Ogilvie-Grant,1911
2 酒紅朱雀指名亞種 Carpodacus vinaceus vinaceus J. Verreaux,1870

種群現狀

全球種群未量化,但被描述為稀有或不常見鳥種(Clement 1999)。該鳥在中國台灣約有10,000~100,000繁殖對(Brazil 2009)。中國大陸種群數量局部地區較常見。

保護級別

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The IUCN Red List):無危物種(LC),2012年評估。

該物種已被列入中國國家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布的《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6]

視頻

野拍在草地上覓食的酒紅朱雀雄鳥

酒紅朱雀

參考資料

  1. 酒紅朱雀(附圖),新浪網,2019-04-18
  2. 酒紅朱雀形態特徵,快資訊,2020-04-18
  3. 酒紅朱雀生活習性,快資訊,2020-04-18
  4. 酒紅朱雀繁殖,快資訊,2020-04-18
  5. 酒紅朱雀地理分布,鳥類_百問中文,2016-10-04
  6. 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黨政機關,2017-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