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採茶戲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採茶戲

 

 

 

採茶戲,是為流行於江南地區和嶺南一些省區的一種傳統戲曲類別,產生年代大多是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種類繁多,各地特色鮮明。

封開採茶戲是在民間採茶歌舞的基礎上發展而成的地方小戲,用封開當地方言演唱,其形成過程中廣泛吸收、借鑑粵劇與當地民歌等元素。封開採茶戲主要分布在封開境內各地,以賀江、西江流域地區為核心。

2006年5月20日,採茶戲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簡介

所謂採茶戲,是流行於江西、湖北、湖南、安徽、福建、廣東、廣西等省區的一種傳統戲曲類別。在各省,每每還以流行的地區不同,而冠以各地的地名來加以區別。如廣東的「粵北採茶戲」,湖北的「陽新採茶戲」、「黃梅採茶戲」、「蘄春採茶戲」等等。這種戲,尤以江西較為普遍,劇種也多。如江西採茶戲的劇種,即有「萍鄉採茶戲」、「贛南採茶戲」、「撫州採茶戲」、「南昌採茶戲」、「高安採茶戲」、「武寧採茶戲」、「贛東採茶戲」、「吉安採茶戲」、「景德鎮採茶戲」和「寧都採茶戲」等。這些劇種雖然名目繁多,但它們形成的時間,大都在清代中期至清代末年的這一階段。

起源

江西採茶戲,主要以發源於贛南安遠,信豐一帶,採茶戲與盛產茶葉有關。明朝,贛南、贛東、贛北茶區每逢穀雨季節,勞動婦女上山,一邊採茶一邊唱山歌以鼓舞勞動熱情,這種在茶區流傳的山歌,被人稱為「採茶歌」。 由民間採茶歌和採茶燈演唱發展而來,繼而成為一種有人物和故事情節的民間小戲,由於它一般只有二旦一丑,或生、旦、丑三人的表演,故又名「三角班」。

贛南採茶戲形成後,即分幾路向外發展,與當地方言和曲調融合,形成贛東、西、南、北、中五大流派,每個流派中又有不同的本地腔。江西採茶戲總的特點是:表演歡快,詼諧風趣,載歌載舞,喜劇性強,富有濃郁的鄉土氣息,頗受群眾喜愛。

從唱採茶歌發展為採茶戲有幾個階段。採茶歌最早只唱小調,每句僅有四句唱詞,如「春日採茶春日長,白白茶花滿路旁;大姊回家報二姊,頭茶不比晚茶香。」這種小曲生動活潑,委婉動聽。採茶歌再經發展,便由採茶小曲組成了「採茶歌聯唱」,名曰「十二月採茶歌」。如「正月採茶是新年,姐妹雙雙進茶園,佃了茶園十二畝。當面寫書兩交錢。二月採茶……。」後來,「十二月採茶歌」又與民間舞蹈相結合,進入元宵燈彩行列,成為「採茶燈」,「採茶燈」主要唱調是[茶黃調]、[摘茶歌]、[看茶調]、[報茶名]等。它由姣童扮成採茶女,每隊八人或十二人,另有少長者二人為隊首,手持花籃,邊唱邊舞,歌唱"十二月採茶"。這種"採茶燈"形式簡單,純屬集體表演的歌舞,但是它已向採茶戲邁了一步。

明朝,盛產名茶的贛南安遠縣九龍山茶區,茶農為了接待粵商茶客,常用採茶燈的形式即興演出以採茶為內容的節目。即從「採茶燈」中八個(或十二個)採茶女中分出二人,為旦角大姐、二姐,再留一個隊首作丑角,正好是二旦一丑的"三角班"。姐妹二人表演上山採茶,手持茶籃,邊唱邊舞,唱着「十二月採茶歌」(每人輪唱六個月);扮丑角的手持紙扇在中間穿插打趣。這就是原始節目《姐妹摘茶》。再後增加了開茶山、炒茶、送哥賣茶、盤茶等細節,丑角扮成乾哥賣茶,便更名為《送哥賣茶》。這種採茶燈(又名「茶籃燈」)的演出已是採茶戲的雛型了。

贛南的「茶籃燈」不斷增加新的內容,又湧現了表演其他勞動生活的、 由二旦一丑或一旦一丑扮演的小戲,如《秧麥》《挖筍》《補皮鞋》《撿田螺》《賣花線》《磨豆腐》等等,因用採茶調演唱,一唱眾和,尚無管弦伴奏,便統名為「採茶戲」。 採茶戲因是從民間歌舞、燈彩發展形成的地方戲曲,演出劇目又多反映勞動人民的生活,其音樂唱腔又多民歌風味,故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傳承保護

傳承意義

如果沒有採茶和其它茶事勞動,也就不會有採茶的歌和舞;如果沒有採茶歌、採茶舞,也就不會有廣泛流行於我國南方許多省區的採茶戲。所以,採茶戲不僅與茶有關,而且是茶葉文化在戲曲領域派生或戲曲文化吸收茶葉文化形成的一種燦爛文化。

採茶戲的形成,不只脫穎於採茶歌和採茶舞,還和花燈戲、花鼓戲的風格十分相近,與之有交互影響的關係。花燈戲是流行於雲南、廣西、貴州、四川、湖北、江西等省區的花燈戲類別的統稱;以雲南花燈戲的劇種為最多。其產生的時間,較採茶戲和花鼓戲稍遲,大多形成於清代末葉。花鼓戲以湖北、湖南二省的劇種為最多,其形成時間和採茶戲大致相差不多。這兩種戲曲,也是起源於民歌小調和民間舞蹈。因為採茶戲、花燈戲、花鼓戲的來源、形成和發展時間、風格等等都比較接近,所以在這三者之間,自然也就存在相互吸收、相互營養的交叉關係。

茶對戲曲的影響,不僅直接產生了採茶戲這種戲曲,更為重要的,也可以說是對所有戲曲都有影響的,是劇作家、演員、觀眾都喜好飲茶;是茶葉文化浸染在人們生活的各個方面,以至戲劇也須臾不能離開茶葉。如明代我國劇本創作中有一個藝術流派,叫「玉茗堂派」(也稱臨川派),即是因大劇作家湯顯祖嗜茶,將其臨川的住處命名為「玉茗堂」而引起的。湯顯祖的劇作,注重抒寫人物情感,講究辭藻,其所作《玉茗堂四夢》刊印後,對當時和後世的戲劇創作,有着不可估量的影響。在這點上,茶使湯顯祖在我國戲劇史上所起的作用,當不會限於流派的一個名字上。

又如過去不僅彈唱、相聲、大鼓、評話等等曲藝大多在茶館演出,就是各種戲劇演出的劇場,又都兼營賣茶或最初也在茶館。所以,在明、清時,凡是營業性的戲劇演出場所,一般統稱之為「茶園」或「茶樓」。因為這樣,戲曲演員演出的收入,早先是由茶館支付的。換句話說,早期的戲院或劇場,其收入是以賣茶為主;只收茶錢,不賣戲票,演戲是為娛樂茶客和吸引茶客服務的。如上一個世紀末年北京最有名的「查家茶樓」、「廣和茶樓」以及上海的「丹桂茶園」、「天仙茶園」等等,就均是演出場所。這類茶園或茶樓,一般在一壁牆的中間建一台,台前平地稱之為「池」,三面環以樓廊作觀眾席,設置茶桌、茶椅,供觀眾邊品茗邊觀戲。專業劇場,是辛亥革命前後才出現的,當時還特地名之為「新式劇潮或「戲園」、「戲館」。這「園」字和「館」字,就出自茶園和茶館。所以,有人也形象地稱:「戲曲是我國用茶汁澆灌起來的一門藝術。」另外,茶葉的生產、貿易和消費,既然已成為社會生產、社會文化和社會生活的一個重要方面,自然,也就不可能不被戲劇所吸收和反映。所以,古今中外的許多名戲、名劇,不但都有茶事的內容、場景,有的甚至全劇即以茶事為背景和題材。如我國傳統劇目《西園記》的開場詞中,即有「買到蘭陵美酒,烹來陽羨新茶」,把觀眾一下引到特定的鄉土風情之中。

保護措施

2017年7月27日,「綻放的山茶花--全國採茶戲藝術展演暨學術研討會」在廣東省梅州市、五華縣兩地舉行。這是有採茶戲這一劇種以來,首次舉七省藝研院所之力聯手為採茶戲把脈問診。

2017年7月29日,「全國採茶戲藝術聯盟」在廣東梅州成立。這是全國首個藝術研究院所與一線劇團合作成立的戲曲聯盟組織,旨在加強全國採茶戲劇種劇團與研究機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提升採茶戲藝術的影響力。

2019年11月,採茶戲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陽新採茶戲傳承中心獲得「採茶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1]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