釉质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釉质 又称珐琅质,为牙齿外露部分之白色致密而非常坚硬之物质,其实质为羟磷灰石的钙化性外被,起复盖和保护牙齿的作用。釉质中含有一定量的微量元素氟,氟可取代珐琅质中一部分羟磷灰石的羟基,形成不易溶于酸的结晶,可增强牙齿对口腔微生物形成的酸的抵抗力,使珐琅质不易被侵蚀而造成龋齿。但氟过量引起的氟中毒可导致釉质的破坏,使牙齿表面失去光泽,出现灰色斑点,称之为斑釉牙。 齿冠表面的一层硬的组织。其主要成分为碳酸钙、磷酸钙,还含有氟和一些有机质。也叫珐琅质。 [1]
釉柱
釉柱是细长的棒状物,起自釉牙本质界,终止于牙齿表面。釉柱的直径约为4 μm。釉柱的走行并不完全呈直线。釉柱横端呈乒乓球拍样,有一个较大的体部和一个细的尾部。在体部羟磷灰石微晶排列与釉柱长轴平行,在尾部微晶与釉长轴呈60°~70°角。由于体部和尾部微晶排列方向不同,因此在光镜下所见釉柱似被柱间质间隔的现象。
釉质龋
釉质龋是指釉质龋坏,从病变深处到损害表现依次为透明层、暗层、龋损体部和相对完整的釉质表层,分别代表釉质龋坏的不同程度,其发生和发展是极为复杂的生化反应过程,充分认识对于临床正确诊治不同程度的牙本质龋有重要意义。 龋齿病变局限于釉质中时,称釉质龋。肉眼上釉质龋呈白垩斑或褐色斑。用扫描电镜可见釉质龋由表面向内部可分为四层:①表层(surface zone),病变破坏较轻,X线上阻射,偏光镜下呈负性折射。②病变本体(body of the lesion),破坏较重,约有50%的矿物丧失,X线上透射,偏光镜下呈正双折射。③暗层(dark zone),脱矿形成的孔隙许多已发生再矿化而成为微孔(micropore),在制片时,国胶及喹啉等大分子物质不能进入微孔,而留有空气在内,故呈暗层。④透明层(translucent zone),在釉质龋的最深层,是开始脱矿之处,脱矿所形成的孔,尚未发生再矿化,因之加拿大胶可进入,使其折光率与正常釉质一致,故表现为透明。 [2]
參考文獻
- ↑ 你的牙齿是如何一步一步被毁掉的?网易订阅
- ↑ 这个形象的小莉你还喜欢吗?!新浪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