釋慧日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釋慧日(1291年-1379年)[1],號東溟,浙江天臺山人,俗姓賈,是宋朝宰相賈似道的孫子,為元明時期杭州上天竺寺沙門[2]。
生平
慧日法師,幼年志求出家,依止廣嚴寺平山和尚,數年後落髮受具足戒。二十二歲時知道栢子庭和尚於赤城講天臺教法,於是法師前往座下學習,不久便能領略天臺教理大義。讓子庭和尚讚嘆道:「投丸於峻坂不足以喻其機之疾也,吾道藉子其大昌乎!」自此法師更加深研法理不懈,名重一時。
法師後來到上天竺寺親近竹屋淨法師,竹屋圓寂後由湛堂性澄和尚繼任住持,澄和尚很器重慧日法師,一年多後慧日法師便主持吳山聖水寺,元朝至元四年(1338年)主持薦福寺。三年後至正四年(1341年)下天竺寺遇火災,元臣高納麟禮請法師接任修復下竺寺,三年後再遷錫上天竺寺。慧日法師在上天竺寺期間,夙夜精勤不敢懈怠,寺眾都對法師的德行非朱的仰佩敬重。元順帝得知法師的德養道範特賜「慈光妙應普濟」稱號及金襴袈裟[3],予以表彰。法師在聲望高達之時,急流勇退隱修於會稽山間,沒有人認識法師。後經宰相達識帖睦邇派遣特使,力請法師出山,才二度主持上天竺寺,前後共二十五年。
到了明太祖洪武二年(1369年),奉詔進京參與蔣山佛會,太祖於奉天殿召見滿朝文武及各地高僧,唯慧日法師一人僧臘最久,童顏白眉位居班首。太祖親自問法師超脫生死之道,法師從容以答,令太祖相當滿意,便對殿內僧眾說:「邇來學佛者惟飽餐優游沈薶歲月,如金剛楞伽心經皆攝心之要與,何不研窮其義?今有不通者當質諸白眉法師。」此後,每回太祖召見法師時,都稱慧日法師為「白眉」,不稱法師的法號。
一日,慧日法師與金碧峰禪師等高僧,奉召賜食應供,席間,他向太祖講述天臺宗法要,並講到金陵瓦宮寺是當年智者大師釋講《法華經》之所,應當重建,不宜令其荒廢。太祖聽了就下令在金凌選址重建,以保存瓦官寺的史蹟。
洪武五年(1372年),於鍾山建水陸大法會,命師說毘尼戒,太祖親自率文武百官前往聽法,法會結束返回上天竺寺後便卸除寺中職務,專修彌陀懺法淨業。洪武十二年(1379年)七月,一日夢中見到池中青色蓮花芬芳襲人,醒來後對大眾說:「吾生淨土之祥見矣,於人間世殆不遠乎。」四天後,結跏趺坐合掌圓寂,世壽八十九歲,僧臘七十三歲,十日後全身供奉於上天竺寺西峰的妙應塔。
诗作
《哭云外老人》 宋 释慧日
水天空阔竟忘遥,太白巍巍望九霄。
面目俨然云雨外,孰云生死不同条。
法嗣
師長
- 釋平山
- 釋竹屋
- 湛堂性澄
弟子
- 釋思濟
- 釋行樞
- 釋允鑑
- 釋允忠
- 釋良謹
- 釋文會
- 釋元秀
- 釋景梵
- 釋普智
参考来源
- ↑ 法鼓佛教學院-人名規範檢索-慧日
- ↑ CBETA 中華電子佛典協會-大明高僧傳第3卷,解義篇第二之三,杭州上天竺寺沙門釋慧日傳四
- ↑ 丁福保. 12px 金襴衣. 维基文库 (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