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重到渭上旧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 重到渭上旧居 》
原图链接 [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68832.ht 图片来源]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作品

《 重到渭上旧居 》是白居易的作品。元和六年(811),白居易为母守丧,回到位于下邽县的旧居,追思往日,感伤故游,感叹人生易逝,于是写下了此诗。此诗编入白居易自己的诗文集《白氏文集》的"感伤诗"分类中。

白居易(772年~846年),汉族,字乐天,晚年又号香山居士,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唐代诗人和文学家,他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白居易故居纪念馆座落于洛阳市郊。白园(白居易墓)坐落在洛阳城南琵琶峰。

基本信息

作品名称;《 重到渭上旧居 》[1]

创作年代;唐代

作品出处;白氏长庆集

文学体裁;五言古诗

作者;白居易

作品风格;感伤诗

作品原文

《 重到渭上旧居 》

旧居清渭曲,开门当蔡渡。

十年方一还,几欲迷归路。

追思昔日行,感伤故游处。

插柳作高林,种桃成老树。

因惊成人者,尽是旧童孺。

试问旧老人,半为绕村墓。

浮生同过客,前后递来去。

白日如弄珠,出没光不住。

人物日改变,举目悲所遇。

回念念我身,安得不衰暮。

朱颜销不歇,白发生无数。

唯有山门外,三峰色如故。

作者简介

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2]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其先太原(今属山西)人,后迁下邽(今陕西渭南东北)。贞元进士,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年间任左袷遗及左赞善大夫。后因上表请求严缉刺死宰相武元衡的凶手,得罪权贵,贬为江州司马。

白居易,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3075篇诗文

长庆初年任杭州刺史,宝历初年任苏州刺史,后官至刑部尚书。在文学上,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含为事而作”,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其诗语言通俗。和元稹并称“元白”,和刘禹锡并称“刘白”,与李白、杜甫一起被后人并称为唐代“三大诗人”。有《白氏长庆集》。

晚年官至太子少傅,谥号“文”,世称白傅、白文公。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世、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武宗会昌六年(846年)八月十四日(9月8日),白居易去世于洛阳,享年75岁,赠尚书右仆射,谥号“文”,葬于洛阳香山。白居易去世后,唐宣宗李忱写诗悼念他说:“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浮云不系名居易,造化无为字乐天。童子解吟《长恨》曲,胡儿能唱《琵琶》篇。文章已满行人耳,一度思卿一怆然。”著有《白氏长庆集》,共有七十一卷。[3]

视频

百家讲坛.白居易

白居易的创作风格

参考资料

  1. [w.shicimingju.com/chaxun/list/68832.ht 《 重到渭上旧居 》] 诗词古文网;
  2. 百家讲坛白居易03铮铮铁骨—莫砺锋20 腾讯视频,发布时间;2016年12月25日
  3. 白居易 古诗文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