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野内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内车站
图片来自Wikiwand

野内车站,(日语:野内駅/のないえき/Nonai eki),是隶属于由青森铁道青い森鉄道)经营的青森铁道线沿线的铁路车站之一[1]

简介

野内车站,位于日本青森县青森市大字野内字菊川,于启用日期 1893年7月16日启用。

野内车站,2011年因应青森县立青森工业高等学校青森県立青森工業高等学校迁校,车站也跟随由原来位置向青森方向迁移约1.6公里[2]

野内站一般时间为无人站,但在平日早上繁忙时间,会有由八户临海铁道委托的职员驻守车站协助收票。是无人车站,距离起点站(东京):728.5公里

车站结构

现时使用中为第2代站舍,以简易车站模式营运,原来路轨建于基堤上,但因让新车站及月台有更稳妥的地基,工程期间将该段基堤改成为水泥基座,并且修整基堤两侧,再连接至向矢田前站方的铁桥。

上、下行月台有各自的出入口,并设有升降机楼梯进入月台范围,有效长度为4辆。车站内月台间并不互通,但可沿外围的行人道连接。各月台在升降机旁均设有候车室,下行的候车室则放置了自动售票机[3],由候车室至车站出入口之间的月台也加设了上盖。

月台配置

月台 路线 方向 目的地
1 青森铁道线 上行 野边地三泽八户方向
2 下行 青森方向
新站兴建经过

早于2006年,青森市政府已打算在前东北本线沿线上新设2-3个通勤车站,其中位于野内地区是其中一个候选地点,以配合青森县立青森工业高等学校新校址的搬迁,在考虑过程中,因发觉原来的野内站使用量十分低,平均每日乘车人数只有20多人[4],最后,决定采用迁站的方式,于青森县道123号附近重置野内站,2010年2月19日向国土交通省申请移站工事许可[5],在得到国土省的批准后,同年6月2日正式动工[6]

此外,由于所属路段将会因东北新干线开通而会转交由青森铁路,惟青森铁路当时的财政状况,并不能负担新车站的建造费,青森县政府于2009年曾计算新车站需动用3亿2500万日圆[7],最终完工时,共花费了6亿2000万日圆,由日本政府、青森县政府及青森市政府各负责3分之1的开支[4],并邀请经常负责铁道设施建设的铁建建设鉄建建設负责兴建。

第一代站舍及车站

月台建于“浦岛隧道”西南端出口附近,为1面2线岛式月台,有效长度为8辆,并于月台中央位置设置了1座木制候车小屋,并设有短距离简易式自动售票机。至于车站入口,则设于山坡上的青森县道259号上,由青森市营巴士“野内”站(旧称“野内站前”,现时“野内站前”乃指新站)下车后沿旁边小径至尽头便可到达。严格来说,旧站入口并不算是“站舍”,因为进入后已是通往月台的架空有盖行人天桥,接驳至山坡下的月台[8]。同时因车站入口两边并没有围栏,为免不慎从山坡上滑下,正门旁边有告示牌提醒使用者。

下行路轨旁设有货运侧线,是供过往附近一带的矿场,把开采的矿石由山上运到车站后再送出,其后因矿场停产,有关配置亦弃用。迁站后,行人天桥、候车小屋及旧有车站标示牌均已拆去,但岛式月台则仍然遗留在原址。

使用情况

2013年度上车人次统计,平均每日691人次。

相邻车站

青森铁道
青森铁道线
快速(下北直通JR大凑线
通过
快速(线内完结列车)、普通
浅虫温泉野内矢田前

曾经存在的路线

日本国有铁道
东北本线(旧线)
野内浪打浪打駅

历史

  • 2月19日:向国土交通省申请以迁站方式兴建新站,获批。
  • 6月2日:正式动工。
  • 12月4日:随东北新干线全线开业,本站由青森铁道继承经营。同日起加停快速列车。
  • 2011年3月12日:第2代野内站开业,原第1代野内站停止使用。(原开幕式因前一天发生311地震而取消)

外部连结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