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野蕉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野蕉

中文学名:野蕉

拉丁学名:Musa balbisiana

别 称:野芭蕉、山芭蕉

界:植物界

门:被子植物门 Angiospermae

纲:单子叶植物纲 Monocotyledoneae

目:芭蕉目 Scitamineae

科:芭蕉科 Musaceae

亚 科:芭蕉亚科 Musoideae

属:芭蕉属 Musa

种:野蕉

分布区域:海南、广西、广东、福建、台湾等


野蕉(学名:Musa balbisiana),为芭蕉科、芭蕉属的植物。多年生粗壮草本。茎直立,高2~3米,具匐枝。单叶7~9片,螺旋状排列 ,叶柄具深槽,下部具叶鞘;叶片长椭圆形,长1~2米,宽20~40厘米,先端急尖,基部稍圆形,全缘,上面深绿色,下面浅绿色,薄被白色粉末,主脉特别隆起,有羽状平行脉。分布于东南亚北部和东部以及中国大陆的广西、广东、云南等地,多生在沟谷坡地的湿润常绿林中,也是经济作物香蕉(M. x paradisiaca)的野生亲本之一。 [1]

形态特征

假茎丛生,高约6米,黄绿色,有大块黑斑,具匍匐茎。叶片卵状长圆形,长约2.9米,宽约90厘米,基部耳形,两侧不对称,叶面绿色,微被蜡粉;叶柄长约75厘米,叶翼张开约2厘米,但幼时常闭合。

果丛共8段,每段有果2列,约15-16个。浆果倒卵形,长约13厘米,直径4厘米,灰绿色,棱角明显,先端收缩成一具棱角、长约2厘米的 柱状体,基部渐狭成长2.5厘米的柄,果内具多数种子;种子扁球形,褐色,具疣。

生态习性

产地: 云南西部、广西、广东,生于沟谷坡地的湿润常绿林中;
分布: 亚洲南部、东南部均;

主要价值

种子药用。性味苦、辛,凉。破瘀血,通大便。主治跌打骨折、大便秘结。煎服4~99 。


参考来源

  1. 野蕉(附图),植物通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