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的數學表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本條目存在以下問題,請協助改善本條目或在討論頁針對議題發表看法。
|
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述(Mathematical formulation of quantum mechanics)是对量子力学进行严谨描述的数学表述体系。与20世纪初发展起来的旧量子论的数学形式不同,它使用了一些抽象的代数结构,如无穷维希尔伯特空间[1] 和这些空间上的算子。这些结构中有许多源于泛函分析。这一纯粹数学研究领域的发展过程既平行于又受影响于量子力学的需要。简而言之,物理可观察量的值,如能量和动量的值不再作为相空间上的函数值,而是作为本征值,或者更为精确地来说是希尔伯特空间中线性算子的谱值。
这一表述体系一直沿用至今。该体系的核心为“量子态”和“可观察量”这两个概念。对于原子尺度的系统来说,这两个概念与之前用来描述物理现实的模型大相径庭。虽然数学上允许对许多量的计算结果进行实验测量,但是实际上,在对于符合一定条件的两个物理量同时进行精确测量时,却存在一个理论性限制——不确定性原理。这一原理由维尔纳·海森堡通过思想实验首次阐明,且在该体系中以可观察量的不可交换性进行表述。
在量子力学作为一支独立理论形成之前,物理学中用到的数学理论主要是以微积分为源头、后来又添以微分几何与偏微分方程的数学分析。统计力学中还用到概率论。几何直观在这两个理论中扮演重要角色。相对论中的许多概念和方法也是基于几何理论。量子物理学中对于实验现象的一系列不同以往的理解在1895年到1915年间开始逐步形成。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思想为波粒二象性。但在量子理论形成之前的10至15年中,物理学家仍然在经典物理学的框架内思考量子理论,所基于的数学结构也是完全相同的。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是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这一原理完全建构于经典框架中的相空间。
量子力学的数学结构
对于一个物理学系统的描述基于以下三个基本要素:量子态、可观测量以及动力学表述(或者说时间演化|time evolution规则),或者更普遍的来说是物理对称群。经典力学中,物理学系统直接在相空间中进行描述:相空间是一个辛流形,系统的状态是相空间中的一个点,可观测量是相空间上的实函数,时间演化规则由描述相空间辛变换的单参数群给出,物理对称性由辛变换实现。量子力学的描述则是:系统的状态构成一个希尔伯特空间,可观测量是状态空间的自共轭算符,时间演化规则由状态空间幺正变换的单参数群|Stone's theorem on one-parameter unitary groups给出,物理对称性是由幺正变换实现的。
基本表述
以下几条对于量子力学的数学框架的总结部分源于狄拉克-冯诺伊曼公理体系。除了下面几条性质外,还需要考虑到系统的一些基本性质与原理,如下文提到的自旋及泡利不相容原理。
量子态
每个物理学系统的状态都与一个拓扑可分复希尔伯特空间有关,这个希尔伯特空间具有内积ϕ|ψ。H中的束(一维亚空间)与系统的量子态有关。换言之,物理学系统的状态可以利用H中长度为1的矢量等价类表述,两个矢量只有在相差一个相位因子时才能表示同一个态。可分性这一假设在诠释当状态经过有限次的测量可以确定时的情形中可以用到。一个量子态是射影希尔伯特空间|projective Hilbert space中的一个“束”,而并非一个“矢量”。但在一些现实情景中,却并不强调这两个概念间的区别。这一点部分源于薛定谔方程的表述中涉及到的是希尔伯特空间“矢量”,并近而衍生出“态矢”这一并不严格的术语。
复合系统的状态空间是分系统状态空间的希尔伯特空间张量积。对于一个由可数的可分粒子组成的非相对论系统,其分系统就是单一的粒子。
对称性
依据维格纳定理,作用于状态空间的物理学对称性是幺正的或是反幺正的|Antiunitary operator。超对称性的情况与之不同。
歷史
旧量子论与量子力学的创立
1900年,马克斯·普朗克提出描述黑体辐射的普朗克公式。普朗克对于黑体的描述规避了经典物理学结果中的紫外灾变。他做出了这一假设,在物质与电磁辐射的相互作用中,能量的传递只能以一个个分立的单元的形式进行。这些小单元被称为量子,此外他还提出,量子包含的能量与辐射频率成正比。比例常数h后来为了纪念普朗克的功绩被命名为“普朗克常数”。1905年,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引用普朗克的假设,提出了“光子”这一概念,解释了光电效应的一系列实验现象。
这两个对于实验现象的理论解释与当时物理学的一些观念迥异。后来,玻尔等人基于这些假设,对于经典力学进行了改造,试图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上推导出原子的玻尔模型。他们假设,在一个力学系统相空间所能描述的所有可能的经典轨道中,物体只能在相空间中所围面积为普朗克常数整数倍的轨道上运动,即角动量量子化假设。后来这一假设进一步发展为玻尔-索末菲量子化条件。尽管玻尔的氢原子玻尔模型可以通过这一假设解释,但其却并不适用于氦原子等多电子原子。量子理论的数学表述在一段时期内仍前途未定。
1924年,路易·德布罗意提出了物质波假设,即波粒二象性不只对光子适用,对于电子以及其他物理系统也适用。量子力学的数学表述也于1925年至1930年获得突破性进展。埃尔温·薛定谔为奠定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做出了突破性的工作。约翰·冯·诺伊曼、赫尔曼·外尔以及保罗·狄拉克也为其做出了基础性的贡献。基于不同方法的数学表述在后来得到了统一。对于量子理论的物理学解释也在海森堡发现不确定性原理以及尼尔斯·玻尔引入互补原理后得到统一。
新的量子理论
海森堡等人于1926年创立的矩阵力学是首个能够成功解释原子光谱量子化的理论。薛定谔也在同一年创立了波动力学。由于是采用当时物理学家已深为熟谙的微分方程表述的,波动力学更易理解,也更易计算并实现可视化。一年后,两种表述被发现是等价的。
薛定谔本人起初并没有提出量子力学中的概率性质,因为他认为电子波函数的模方应该解释为在空间中弥散的电荷密度。后来玻恩引入了波函数的概率解释,即某一位置的波函数的模方为一个粒子在该位置出现的概率。玻恩的解释迅速被玻尔接受。薛定谔所提出的方程与经典力学中的哈密顿-雅可比方程密切相关。量子力学与经典力学的对应在海森堡的矩阵力学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在博士学位论文中,狄拉克提出海森堡绘景中的算符方程与哈密顿力学中的动力学方程形式类似,正则量子化条件|canonical quantization与泊松括号也存在一定的相似性。
更为准确地说,海森堡是在薛定谔之前创立矩阵力学的。这一表述是量子力学第一个有效的表述,是一个本质性的突破。海森堡的矩阵力学是基于无穷维矩阵的代数演算。这一表述与经典力学的数学表述方式大相径庭。不过,他的出发点是实验研究中所用到的“指标”,并且他也并没有意识到他的“指标方法”实际上就是矩阵方法。。
尽管薛定谔在创立波动力学一年后自行证明了自己的方法与海森堡的方法的等价性,但证明两种方法相互调和并将它们抽象为希尔伯特空间中的运动的工作是由狄拉克完成的。他是在1930年发行的经典著作《量子力学原理|The Principles of Quantum Mechanics》中阐明这一点的。他是量子力学的第三位也可能是最为重要的支柱性的人物。他在不久后发现了该理论的相对论推广。他还发展出量子力学的狄拉克符号,引入了希尔伯特空间中泛函分析使用到的一些的抽象概念,并发现了系统动力学第三种表述,相互作用绘景。他的工作极大地推广了量子力学理论。
基于这一思路的第一个完备数学表述体系现在被称为狄拉克-冯诺伊曼公理体系|Dirac–von Neumann axioms。这一理论体系现在一般认为是冯·诺伊曼在其1932年发行的专著《量子力学的数学基础》中提出的。尽管此前外尔已经在其1927年发表的论文著作中引入了希尔伯特空间(他自己将之称为“幺正空间”)。这一体系采用的方法是数学中基于线性算符的谱理论|spectral theory,而非大卫·希尔伯特在一个世代前所采用的二次型方法。尽管量子力学理论如今依然在发展,但所采用的数学表述的基本框架仍是基于冯·诺伊曼的工作的。换言之,目前有关量子力学诠释的探讨及其延伸话题大多是围绕着数学基础理论中共用假设的基础展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