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金史·石琚传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金史·石琚传出自于《金史》。该史是二十四史之一。撰成于元代,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其中本纪十九卷、志三十九卷、表四卷、列传七十三卷,是记载女真族所建金朝兴亡始末的一部史书。是反映女真族所建金朝的兴衰始末的重要史籍。《金史》是元修三史之一,最早议修于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以后在至元元年、十六年,以及仁宗朝、文宗朝都分别议论过修史的事,都因义例难定未付诸实行,直到元顺帝至正三年(公元1343年),才决定“各与正统”,《辽》、《金》、《宋》三史分别撰修历代对《金史》的评价很高,认为它不仅超过了《宋史》、《辽史》,也比《元史》高出一筹 [1]

原文

石琚,字子女,定州人,生七岁,读书过目即成诵。既长,博通经史,工词章。天眷二年,中进士第一,再调弘政、邢台县令。邢守贪暴属县,掊取民财,琚独一物无所与。既而守以赃败,他令皆坐累,琚以廉办,改秀容令。累迁吏部郎中。贞元三年,以父丧去官,寻起复为本部侍郎。

大定二年,擢左谏议大夫,侍郎如故。奉命详定制度,上疏六事,大概言正纪纲,明赏罚,近忠直,远邪佞,省不急之务,罢无名之役。上嘉纳之。迁吏部尚书。琚自员外郎至尚书,未尝去吏部,且十年。典选久,当时号为详明。拜参知政事,琚辞让再三,上曰:“卿之材望,无不可者,何以辞为。”

是时,议禁网捕狐、兔等野物,累计其获,或至徒罪,琚奏曰:“捕禽兽而罪至徒,恐非陛下意,杖而释之可也。”上曰:“然。”琚尝请命太子习政事,或谮之曰:“琚希恩东宫。”世宗察其无他,以此言告之,琚对曰臣本孤生蒙陛下拔擢备位执政兼师保之任臣愚以为太子天下之本当使知民事遂言及之 因乞解少师。

十年二月,祭社,有司奏请御署祝版,上问琚曰:“当署乎?”琚曰:“故事有之。”参知政事唐括安礼忤上意,出为横海军节度使,数年不复召。琚对便殿,从容进曰:“唐括安礼忠直,久在外官。”世宗深然之,遂自南京留守召为尚书右丞。琚尝举室绍先以为右司员外郎,绍先中风暴卒,上甚惜之,谓琚曰:“卿之所举也。”感叹者再三。以年老衰病固辞,上曰:“朕知卿年老,勉为朕留,俟一二年,朕将思之。”居一年,复表致仕,乃许。唐括鼎为定武军节度使,上谓鼎曰:“久不见石琚,精力比旧何如?汝到官往视之。”二十二年,以疾薨于家,泰和元年,配享世宗庙廷。(节选自《金史•石琚传》)

译文

石琚,字子美,定州人。七岁时,读书过目就能背诵,成年后,博通经史,工于词章。天眷二年,考中进士第一名,先后任弘政、邢台县令。邢台太守在下属各县贪婪暴虐,搜刮民财,独有石琚一样东西也没给他。不久,太守因贪赃被免职,其他的县令都因此受牵连,石琚因为廉洁为政,改任秀容县令。

多次升迁,担任吏部郎中。贞元三年,因父亲丧事离职,不久重新起用为本部侍郎。大定二年,升任左谏议大夫,仍然保留侍郎职务。奉命详细制定制度,上疏六件事,大概内容是严正纪纲,严明赏罚,亲近忠直,疏远邪佞,减少不急于做的事务,废除无名之役。皇上赞许并采纳了这些意见。升任吏部尚书。石琚从员外郎到尚书,不曾离开吏部,将近十年。掌管选才授官很久,当时号称详明。被任命为参知政事,石琚再三推辞,皇上说:“你的才能声望,没有不能胜任的,为什么要推辞呢?“当时,朝廷议论禁止张网猎捕狐狸、兔子等野物,累计猎捕所获,有的人罪至被判拘禁服劳役。石琚上奏说:“猎捕禽兽罪至拘禁服劳役,恐怕不是陛下的本意,杖责后释放就可以了。

“皇上说:“好。“石琚曾经请求皇上命令太子学习政事,有人诬陷他说:“石琚企图讨好太子。“世宗查实他没有别的企图,就把这话对他说了,石琚回答说:“我本来是个孤儿,承蒙陛下提拔,充任执政,兼有师保的责任。我认为太子是天下的根本,应当让他知道民情政事,才提到这件事。“于是请求解除少师的职务。

(大定)十年二月,祭祀土地神,有关部门上奏请求皇帝在祝版上署名,皇上问石琚:“应当署名吗?“石琚说:“过去有这种先例。“参知政事唐括安礼违背皇上旨意,出京担任横海军节度使,(皇帝)几年不再召见他。石琚在偏殿对答,从容进言道:“唐括安礼忠诚正直,久在京城之外任职。“世宗深以为然,于是将唐括安礼从南京留守任上征召进京担任尚书右丞。石琚曾举荐室绍先担任右司员外郎,绍先中风突然去世,皇上很惋惜,对石琚说:“这是你推举的人才啊。“再三感叹。(石琚)以年老体衰多病为由坚决请辞,皇上说:“我知道你年纪老了,尽力为我留任,等过一两年,我将考虑这件事。“过了一年,又上表请求辞官,皇上才准许了。

唐括鼎担任定武军节度使,皇上对他说:“好久不见石琚了,他的精力和以往相比如何?你到任后去探望他。“(大定)二十二年,因病在家中逝世。泰和元年,在世宗庙廷配享合祭。 [2]

作者简介

脱脱(1314年-1356年1月10日),亦作托克托、脱脱帖木儿,蔑里乞氏,字大用,蒙古族蔑儿乞人,元朝末年政治家、军事家。

元统二年(1334年),脱脱任同知宣政院事,迁中政使、同知枢密院事、御史大夫、中书右丞相。至元六年(1340年),为中书右丞相,大改伯颜旧政,复科举取士。至正三年(1343年),主编《辽史》《宋史》《金史》,任都总裁官。至正九年(1349年),复出为中书左丞相,至正十年(1350年),改任中书右丞相,发行新钞票“至正交钞”,并派贾鲁治理黄河,成绩斐然卓著,赢得水患灾民的民心,被赞誉为“贤相”。至正十一年(1351年),镇压抗元红巾军。

脱脱在执政期间还主持修撰辽、金、宋三史。由于更化政策的推行,伯颜专权时辞归的儒臣这时纷纷应召入国史馆,脱脱受命为三史都总裁官,以中书平章政事、康里人铁木儿塔识,中书右丞太平御史中丞张起岩,翰林学士欧阳玄,侍御史吕思诚,翰林侍讲学士揭傒斯为总裁官,经过挑选淘汰确定了一批修史官,他们之中除汉人外,还有畏兀儿、哈剌鲁、唐兀、钦察等族的史学家。

如此众多的少数民族学者参加修史,这在全部二十四史中是仅见的。脱脱虽然没有秉笔修史,但却是一位名副其实的都总裁。他以江南三省前南宋的学田钱粮为修史费用,解决了经费困难问题;辽、金、宋三朝谁为“正统”问题,长期以来争论不休,影响修史开展,脱脱主张三史分别撰写,各为正统,一律平等对待,“议者遂息”。

至正十五年(1355年),脱脱被革职流放云南,中书平章政事哈麻矫诏,令其自尽,年四十二。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昭雪复官。

三史于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至正四年三月完成《辽史》,脱脱命掾史仪礼鼓吹导从,自史馆进至宣文阁,甚为隆重。四年十一月《金史》成,五年十月《宋史》成。三史总共只用了两年半时间,除因有前朝修史基础外,主要是因为脱脱这位都总裁官用人得当,措施有力。《金史》《宋史》完成之时,脱脱已辞去相位,故以中书右丞相阿鲁图、中书左丞相别儿怯不花为“领三史事”。[3]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