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葉女貞斑點落葉病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金葉女貞斑點落葉病
症狀
該病主要危害葉片,最初在葉片上產生近圓形具有輪紋病的褐色病斑,病健交界處有黃色暈圈,初期病斑較小,擴展後病斑直徑1cm以上,後期病斑可以連成不規則形的大斑塊,發病嚴重時可造成葉片脫落。[1]
病原
該病是由棒孢黴菌侵染造成的,後期鏈隔孢菌也可進一步侵染加重病情。[2]
發生規律
金葉女貞斑點落葉病為病葉帶菌越冬,來年春季病原菌再侵染健康葉片,在夏季為發病高峰期,秋季新葉的生長可使發病率降低。高溫高濕為該病的誘導因子,長期的高溫高濕可導致該病的流行,另外種植密度過高也會增加發病率。
分布與危害
金葉女貞斑點落葉病近幾年在某些地區危害較為嚴重,這種病害會造成金葉女貞大量落葉,局部地方甚至造成枝幹光禿現象,大大影響苗木的觀賞價值。
防治方法
該病防治重點應該放在早期進行,一旦植株感病葉子落光後,就較難發出新葉,嚴重影響其觀賞效果,所以應以早期預防為主。可在發病初期或高溫高濕季節噴施80%大生可濕性粉劑800~1000倍液、50%撲海因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進行防治。另外還應及時清理掉帶有病菌的落葉,以防止再侵染發生。
化學防治:可定期噴施國光銀泰(80%代森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國光思它靈(氨基酸螯合多種微量元素的葉面肥),用於防病前的預防和補充營養,提高觀賞性;
發病初期,病初期噴灑25%咪鮮胺乳油(如國光必鮮)500-600倍液,或5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如國光英納)400-600倍液。連用2-3次,間隔7-1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