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银花苗

金银花苗

金银花苗是金银花品系中生长稳定、产量及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极好的优良品种。树形金银花,表现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开花早,花期长,质量优,产量高。金银花树徒长枝少,大多裸芽也为短花枝,大水大肥也不徒长枝蔓;节间短,多数从第一节间开花,直立度与地面成45度角;生长快,50天可长到0.5厘米粗:采收省工,产量是传统品种的2倍。

目录

基本内容

中文学名:金银花、忍冬花

别 称:二花

门:被子植物门

亚 目:茜草目

族:忍冬族

亚 属:忍冬亚属

拉丁学名:Lonicera japonica Thunb.

界:植物界

纲:双子叶植物纲

科:忍冬科

属:忍冬属

种:金银花

概述

金银花属忍冬科多年生落叶或常绿藤本状灌木。现研究改良成树型,易于管理、又大幅度的提高的产量,适合人工大面积种植。金银花的花蕾晒干后是中医常用的清热解毒药,金银花的茎、叶晒干后为中药中的忍冬藤,治疗湿热疼痛、关节红肿。据现代医学研究证明,金银花具有广谱抗菌、抗病毒的作用,可治疗炎症,被人们誉为“植物抗生素”,在中医临床上用量很大。近年来野生资源的不断破坏、同时金银花又在食品和日用化工方面新产品的不断被开发,东南亚一带每年从我国大量进口金银花,从而使金银花的供需矛盾急剧上升,供小于求的局面短期难以改变。由于金银花根系发达,是理想的水土保持植物。耐干旱耐瘠薄,坡地平原均可栽植。所以大力提倡人工栽植,不但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意义而且还有可观的经济效益。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中药材迅速占领了国际市场,近几年来价格一直稳中有升,在2003年的抗击“非典”中金银花出现了历年来的最高价。全国年总需求量在1700万公斤以上,据有关部门普查,我国年产金银花约500万公斤,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所以金银花人工种植有广阔的发展前景。而在西部地区,金银花产业仅仅在起步阶段,正值西部大开发、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之际,金银花已其自身强大的优势,将会在西部地区迅速崛起。

金花3号树型金银花相对于其它金银花品种的最大优势是药用成分含量高,产量高,采收成本最低。

生物学特征

A、生长发育特征

生长特性

抽枝特征:金银花抽枝能力强,生长季节可多次萌芽抽枝,但以4月份抽出的新梢数量最多。当年抽出的新梢可分为徒长枝和花枝两类。徒长枝由多年生母枝上不定芽萌发抽生而成,生长旺盛,难以成花,但其侧芽来年可抽出花枝,是形成花冠丛的基础。花枝由1年生枝条上的侧芽萌发抽出,花芽对生于花枝叶腋,花枝数量越多,产量越高。不同品种间抽枝特性差异很大,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花枝数量多,而其它品种花枝数量少,徒长枝多,所以产量相差很大。

2、开花习性

金银花开花早,一般栽后当年即能成花, 3-5年进入盛花期,高产期可维持到25-30年,30年以后的植株生长衰弱,产量降低。

金银花的开花持续期的长短是经济效益的关键。金银花一般在5月上中旬开花,花期持续到10月份。

花枝上成花节数多则花量大,产量高。但不同品种之间成花节数差异很大,则产量不等。

3、其它特性

(1)根系发达,适应性强:金银花在温度摄氏3度以下的环境中,生理活动相当微弱,生长处于极缓慢的状态;5度以上开始萌芽抽生新枝;16度以上新梢生长迅速,并开始孕育花蕾;20度左右花蕾生长发育良好。

树型金银花-金花3号的根系很发达,主根粗壮。毛细根密如株网。在山区栽培除供药用外,可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在平原沙丘栽植可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板结,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危害。金银花适应范围广泛,无论山区、平原、粘壤砂土,微酸、偏碱性土壤都能生长,PH在5.0—9.5之间均能正常生长,有机质含量0.5-0.6%水解氮的条件下亦能枝叶并茂。不毛之地的沙漠地也能良好生长。

(2)生长旺盛,抗逆性强:无论是在山巅平地,还是在沟壑山岭,金银花枝叶都很繁茂,它不但有非凡的抗逆性,既抗旱又抗涝,既耐严寒又耐瘠薄。

生态学特征

1、对土壤条件的要求

金银花对土壤要求不严格,在砂石山粗骨质土、石灰岩褐土及一般盐碱地上均可生长开花。

2、对水分条件的要求

金银花抗旱能力极强,在土壤含水率10%左右粗骨质土上,一般树种已经呈萎蔫状态,而金银花仍然正常生长开花。在土壤水分条件适宜时,植株生长旺,冠幅大,产量高。土壤水分过大时,叶片易发黄脱落。

3、对温度条件的要求

金银花对温度适应范围很广,冬季在零下33度可安全越冬,春季当气温5度以上时开始萌芽展叶,夏季20—30度时新梢生长最快。

4、对光照条件的要求

金银花喜光,光照充足则植株健壮,花量多,产量高。光照不足则枝梢细长,叶小,产量低。所以金银花应栽在光照充足的山坡或地堰上,不宜在林下,沟谷或阴坡栽培。

5、适应环境及对土质要求

金银花根系十分发达,主根粗壮,毛细根特别多,成龄单株根幅可达3-5米,深1.5-2米,水平分布大于垂直分布。根系密集分布层为10-50厘米范围内根系密度为94条/100平方厘米,40-60厘米范围内为70条/100平方厘米。4-5年生单株根直径可达1.6厘米,根幅为冠幅的2-3倍。是水土保持的绝佳植物。

在山区栽植可以以保持水土,改良土壤,调节气候,在平原沙丘栽植可防风固沙,防止土壤板结,减少灾害性天气的危害。

树型金花3号金银花苗

(1)“金花3号”形态上与传统品种相比具有的优良性。是将传统藤本培育成树型小乔木,叶大且厚、顶部尖、毛多;花大、花壁厚,毛长约0.22厘米;花针多数一雌五雄;花长一般5.2-6.1厘米,最长6.6厘米,千针鲜花重322克(大毛花120.4克,鸡爪花104克)。徒长枝少,大多裸芽也为短花枝,大水大肥也不徒长枝蔓;节间短,多数从第一节间开花,直立度与地面成45度角;生长快,50天可长到0.5厘米粗;采收省工,产量是传统品种的2倍(2)“金花3号”与亲本相比具有极高的经济性状。其花蕾硕大,花针长比亲本大1倍,花瓣厚度是亲本的2.17倍,千蕾鲜花重是亲本的2.19倍,千蕾干花重是亲本的1.79倍,花蕾中绿原酸含量等有效成分比亲本大幅提高30%。

(3)“金花3号”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除表现出高产、优质等经济性状外,“金花3号”还具有极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其茎叶粗大,叶色浓绿,光合作用强,茎叶绒毛粗硬而长,尤其幼叶绒毛粗长,极抗忍冬圆尾蚜,叶片蜡质层厚而多,根系发达,具有极强的抗旱、耐瘠薄能力,具有很强的水土保持、防风固沙能力。

树型金花3号:是目前国内金银花品种中最优良的品种,易管理、易采收、产量高,树收益30年,平地、山坡地均可栽植,耐干旱、耐严寒、抗风沙、耐盐碱、耐瘠薄、抗逆性强。

树型“金花3号”金银花培育成功后经专家评审,一致认为“技术创新点突出,综合效益显著,达到金银花育种研究的国际领先水平”。2003年“金银花-树型金花3号”被列为:国家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金银花、五味子GAP科技成果示范基地项目建设(杨管科发【2003】84号文件)。2008年经杨凌示范区技术监督局考核认定,“金银花-金花3号”被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列为:国家第六批和陕西省第三批农业标准化示范区项目(陕质监标【2008】17号文件)。“金银花-金花3号”的优良性得到了技术监督部门的认可。[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