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金鱼藤(中药材)


金鱼藤
t01c6753662091608d7.jpg
图片来源 https://baike.so.com/gallery/list?ghid=first&pic_idx=1&eid=5613603&sid=5826213
基本信息 中文名称:金鱼藤

汉语拼音:Jīn Yú Ténɡ
别名:豆瓣鹿衔、肉质伏石蕨、鸡嘴鹿衔、金碎石、石串连、底线通筋
性味:味微苦;辛;性凉
功能:清热止咳;活血散瘀;解毒消肿
主治:小儿发热;肺热咳嗽;淋巴结核;风湿痹痛;骨折;中耳炎;毒蛇咬伤

金鱼藤,中药材名。本品为蕨类水龙骨科金鱼藤Lemmaphyllumcarnosum(Wall.)Presl,以全草入药。功能主治为:清热止咳;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小儿发热;肺热咳嗽;淋巴结核;风湿痹痛;骨折;中耳炎;毒蛇咬伤。[1]

目录

药理简介

各种名称

中文名:金鱼藤

拼音名:Jīn Yú Ténɡ

别名:豆瓣鹿衔、鸡嘴鹿衔、金碎叶、石串莲、底绿通经、棚梗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Lemmaphyllum carnosum(Wall.)Presl

来源

药材基源:为水龙骨科植物肉质伏石蕨的全草。

采收和储藏

全年均可采收,洗净晒干,或鲜用。

原形态

植株比伏石蕨体形较大,高2-6cm。根茎细长,横生,淡绿色,疏被淡褐色、粗筛孔的钻形鳞片,基部近圆形并有分叉,全缘。叶远生,二型;营养叶的叶柄极短,叶片长圆形或倒卵形,基部圆形至阔楔形;孢子叶的叶柄较长,叶片线形,干后边缘反卷;叶脉不明显,小脉网状,内藏小脉单一,棒状。孢子囊群线形,位于中脉与叶脉之间,幼时有盾状隔丝覆盖。

生境分部

生态环境:附生于林中树上或岩石上。

资源分布:分布于广西贵州云南等地。

性味

微苦;辛;凉

功能主治

清热止咳;活血散瘀;解毒消肿。主小儿发热;肺热咳嗽;淋巴结核;风湿痹痛;骨折;中耳炎;毒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6-15g。外用:适量,鲜品捣敷;或捣汁滴耳。[2]

摘录

中华本草

参考资料

  1. 金鱼藤中国医药信息查询平台
  2. 金鱼藤中医世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