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鉴湖镇隶属于绍兴市越城区,地处浙江省绍兴市区南部。东邻会稽山旅游风景区,南接柯桥区平水镇,西连柯桥区兰亭镇和印山越国王陵保护区,兰亭国家森林公园,北与市区城南街道接壤。镇中心位于北纬29°56′1″,东经120°34′15″。

截至2016年,全镇地域面积50.3平方公里,全镇下辖11个行政村和1个社区,总人口2.628万人。2016年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1.194亿元,完成税收1.8518亿元。[1]

目录

历史沿革

鉴湖镇1992年由南池、坡塘、城南三乡合并而成,2000年7月由绍兴县划入越城区。2001年8月越城区进行区划调整,原鉴湖镇划分为城南街道和新鉴湖镇。

行政区划

截至2014年,鉴湖镇辖11个行政村:谢墅村、秦望村、坡塘村、骆家葑村、南池村、上谢墅村、芳泉村、栖凫村、丰乐村、王家葑村、玉屏村。镇政府驻解放南路延伸段。[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鉴湖镇位于市区南部,东临会稽山旅游度假区,南屏秦望山脉,西连兰亭书法圣地及印山越国王陵保护区,北接绍兴市区,腹地广阔。全镇地域面积50.3平方公里,镇中心位于北纬29°56′1″ ,东经120°34′15″。

鉴地形

鉴湖镇地势东南高、西北低。镇内河渠港汊众多,纵横交错呈网状。

自然资源

水资源

截至2016年,鉴湖镇有山塘28座,水库24座。

土地资源

截至2016年,鉴湖全镇耕地1952.7公顷,山林35000公顷。

人口民族

截至2013年,鉴湖镇总人口2.56万人。 全镇以汉族为主。

经济

2016年全镇共完成财政收入1.194亿元,完成税收1.8518亿元,完成工业性投入546万元,第三产业投入10.79亿元,其中服务业投入0.814亿元,房地产投入7.7亿元,三次产业比重由2015年的17∶41∶42调整到2016年的18∶37∶45,"三二一"产业结构更趋明显。完成规上工业增加值1.1218亿元,进出口总额5.025亿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36万元,同比增长3%。

社会事业

基建

印山路三环线、轨道交通站点及车辆基地、汽车南站及公交枢纽等市级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也将在这一区块逐步建成。

教育

截至2014年,鉴湖镇有鉴湖中学、幼山小学、鉴湖镇中心幼儿园等公共学校。绍兴中专、市警察学校、军分区民兵训练基地等市级单位在此落户。

医疗

鉴湖镇卫生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鉴湖镇的非营利性医院,在2012年被评为省规范化卫生院。医院于2009年易地新建,新址位于解放南路延伸段路边、镇政府北首,建筑面积2881平方米,下设坡塘、栖凫、谢墅、骆家葑、秦望等5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其中坡塘社区卫生服务站已成功创建5星级社区卫生服务站。

全院现有职工55人,其中具有中级职称6人(3名西医主治医师,1名妇产科主治医师,1名中医主治医师,1名主管护师),有14名执业范围为全科医学专业的执业医师,有16名执业护士。

交通

绍兴市主干道解放南路、中兴南路、绍诸高速,以及即将动工建设的32省道、杭绍台高速交叉贯穿鉴湖镇。

风景名胜

十里筠溪

溪流十余里长,村庄十余里长,大大小小的民居有百余座,30多处明、清建筑群,基本保持完好,但也有20余座老式房子出现倒塌、毁坏的情况。由于在山区,村里只有唯一一条人行小路,这还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华侨捐资修的。

秦望山

秦望山海拔543.6米的秦望山是会稽山秦望、法华、兰渚、香炉、云门、委宛等众山的最高峰。作为越地的标志,秦望山一定意义上就是会稽山的代表和特谓李斯在秦望山巅留下的289字的小篆《秦会稽山刻石铭》(俗称《李斯碑》),更是极为难得的瑰宝。

陈洪绶墓

陈洪绶墓在墅官山岙横棚岭,它和周围的小山组成青翠的山谷。在山谷和平原相交接的阶梯形台地上,有一座用青色块石砌成的坟墓,明末清初的画家陈洪绶,就长眠在这里。陈洪绶的坟墓,坐南朝北,正面暴露部分呈方形,用加工粗糙的青色块石,横直相间,错缝砌成,长3.94米,高1.32米。

人文历史

鉴湖镇山塘水库众多,湖山相映,农田野趣,景色盎然。海拔543.6米的秦望山,因2200多年前秦始皇南巡时登临此山远望南海(今杭州湾)而得名;始建于1600多年前的天衣寺及妃子庙、老岳庙、龙王塘庙、笔架尖寺庙坐落在秦望山脉;佛教的宗派之一--三轮宗的发祥地嘉祥寺曾处于秦望山脚下;相传春秋战国末期的范蠡曾在断塘水库养鱼。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