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銀行公會大樓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銀行公會大樓

圖片來自雪花新聞
地址    外滩风貌保护区
      黄浦区香港路59号

建设年代  1925年

银行公会大楼是中国上海市的一座历史建筑,位于上海市黄浦区香港路59号。

该建筑建于1925年,由东南建筑公司设计。后为爱建公司。1994年,列为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1]。2004年,列为黄浦区登记不可移动文物。

建筑风格

上海公会大楼建筑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古典主义风格,具有典型的古典主义风格:强调中轴线、主从关系对称。建筑物在设计时必须有一个中央大厅,作为建筑物的主要空间;强调柱式。其正立面轴线对称,比例和谐等,前部有三层,中间五层,后部七层,正中为六根科林斯式立柱构成的柱廊,柱高两层,挑檐上部有三层[2]

立面装饰主要以精美的石刻装饰为主,例如位于三层顶部正中有盾牌图案花饰,外加科林斯柱式精美的柱头雕刻;外立面材料为抹灰砂浆仿石材;在视觉上形成高大、精美的装饰特色,其内部装饰亦具有古典风格。

空间布局

上海公会大楼建筑主出入口设置在香港路上,入门后有门厅,门厅衔接其余功能空间、楼梯通道与中部的大厅,大厅顶部中间为玻璃屋顶,四周有精美的彩绘天花装饰;楼梯设计为电梯和楼梯,设置在东面;第二道楼梯作为疏散使用设计在东南墙角处。

除去底层中央大厅,二层朝上各层均以大厅结构为中心,形成回廊式,中央大厅形成采光天井;其内部空间除去六层保留较为完整,其余各层均有部分加建隔断;大楼地下室原为大型保险库使用,四周均为走廊,局部具有一定的功能性、服务性空间。

历史价值

1918年,上海银行公会在这里成立。此后直至1952年公会解散,这里一直都是公会的办公场所。中央大厅为最热闹的会票据交换所,内部装饰具古典风格,顶部有弧形玻璃天棚,可以想象当时的盛况,这其中也深藏着一部激荡心魄的上海金融业变迁史,其中万千尤需后人好好研究。她见证了上海银行业的萌芽、发展与蓬勃,也是上海近代金融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价值

艺术价值

香港路59号这座优秀历史建筑于1925年建造。古典主义风格。正立面中部为五开间科林斯式列柱门廊,柱高两层;3层女儿墙正中有盾形装饰。墙、柱均为假石饰面。内部装饰亦具有古典风格。风格独特。具有一定的审美价值,建造工艺独特,有一定的艺术价值。

參考文獻

  1. 上海市第一批优秀历史建筑名单. 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6-04) (Chinese (China)). 
  2. 上海银行公会大楼,中国历史建筑保护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