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梁龙舞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铜梁龙舞, 是流传于重庆市铜梁县境内的一种以龙为主要的传统民俗舞蹈艺术表演,被中国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是重庆十大文化符号之一, 是国家级文化品牌。 铜梁龙舞兴起于明朝,鼎盛于清朝, 响誉当今。
龙舞特色
既是舞,又是体操又是杂技, 舞龙时烟花烧龙、伴奏独特音乐、道具构思巧妙、群众参与等特点。 铜梁龙舞包括龙灯舞和彩灯舞两大系列。龙灯舞主要包括大蠕龙、火龙、稻草龙、笋壳龙、黄荆龙等十个品种,其中以大蠕龙最有特色。彩灯舞主要包括鱼跃龙门、泥鳅吃汤圆、三条、十八学士、亮狮等12个品种。[1]
重庆铜梁“火龙”被冠为龙舞之首, 火龙以铁水打金花,将铁炉中烧熔的的生铁,熔化成1500℃的铁水,往空中打出炽热火花,这种舞以铁水打金花,辅以不同材质的导引火、口中火、脊上火、腹中火、场中火、升天火等,组成一片狂热的立体火阵,极为热烈多彩, 每逢春节,元宵节,火龙表演最长的火龙长达40多米。 配合鞭炮、激烈的打击乐,表演时场面非常壮观![2]
风俗由来
在唐宋时期就有龙舞活动了, 清光绪年间的《铜梁县志·风俗篇》记载了铜梁龙舞的盛况:“上元张灯火,自初八九至十五日,辉煌达旦,并扮演龙灯、狮灯及其他杂剧,喧阗街市,有月逐人、尘随马之观。”这个风俗保留至今。民间传说认为,火烧龙火花袭人,可以除去身上晦气恶运,可为来年祛病免灾,事事如意。
铜梁龙舞有个传说: 远古时,盘古、神农氏、伏羲氏轮流掌管镇天之宝一根龙头拐杖,以每年正月初一为换班之时。这天伏羲刚上岗,突然见五瘟童子化成一股黑气,往人间飞奔。伏羲恐五瘟童子去人间作孽,忙将手上的龙头拐杖往空中一抛。那拐杖立时化作一条金龙,张开大口,一下就把瘟童施放的瘟疫全部吞吃,继又逮住瘟童,将其监禁。因龙头拐杖由玉竹制成,后来人们便照着玉竹龙的样子,用竹子作骨架,制成内点蜡灯的火龙,自行舞弄盘旋,以消瘟免疫。
铜梁龙舞艺术在1984年、1999年、2009年国庆盛典先后亮相,还参加了2008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海世博会等国内重大活动。除此之外,在国外也大放异彩,多次受国家文化部派遣远赴美国、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参加中外文化交流, 是名副其实的国家级文化品牌。[3]
视频
参考来源
- ↑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重庆铜梁龙舞. 每日头条. 2019-06-20 [2020-01-01].
- ↑ 非遗重庆铜梁火龙炒热南投灯会. 中时新闻网. 2019-02-22 [2021-01-01].
- ↑ 铜梁龙舞:奥运会开幕的压轴戏,过去几乎一度失传如今却饮誉全球. 每日头条. 2019-06-20 [202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