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钟馗的教训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钟馗的教训,自从唐明皇要吴道子首创钟馗形象以来,这位驱邪捉鬼之神,便成为历代小说家、戏剧家和画家创作的 永恒的主题

原文

自从唐明皇要吴道子首创钟馗形象以来,这位驱邪捉鬼之神,便成为历代小说家、戏剧家和画家创作的 “永恒的主题” 。现在流传下来的,有戏曲《钟馗嫁妹》、小说《斩鬼传》、《钟馗平鬼传》等,至于以钟馗为题材的名画则更多,钟馗捉鬼的故事可谓深入人心。据史料记载,北宋以来,除夕前市井皆卖钟馗画像,贴在门上以镇邪驱鬼。钟馗之所以被人民喜爱,主要是他性格豪放,正气凛然,藐视邪恶,使妖魔鬼怪闻风丧胆。人们家里有一幅钟馗像,似乎就有了 “安全感” ,就连我们这些不信鬼神的唯物主义者,在钟馗形象面前,也受到扶正祛邪的力量的鼓舞。

然而,任何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恐怕是人无完人,“神” 也无 “完神” 。钟馗这个嫉恶如仇的捉鬼之神,在鬼域伎俩面前也曾吃过败仗。烟霞散人的《斩鬼传》 第七回“献美酒五鬼闹钟馗” ,就有一段生动的描写:

那一天,五个鬼俱扮成衙役,买了一坛美 酒,到园 中来。钟馗正在松树下独坐,见他们进来,问道: “你们何干?”伶俐鬼道: “小的们见老爷闷坐,沽得一杯美酒,与老爷解闷。” 钟馗道: “这等生受你们了。” 于是将酒用荷叶大杯奉上,唱的唱,舞的舞,笑的笑,跳的跳,把个钟馗劝得酩酊大醉。伶俐鬼道: “将靴子脱了,凉凉脚如何?”钟馗伸出腿来,浇虚鬼与伶俐鬼一人一只,脱得去了。滴料鬼偷了宝剑,轻薄鬼偷了笏板,撩桥鬼爬上了松树,手扳着树枝,伸下足来,将乌纱夹去,藏了,弄得钟馗脱巾,露顶,赤脚,袒怀,甚是不成模样。

文艺作品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正如鲁迅所指出的,作者是 “取诸色人,比之群鬼,一一抉剔,发其隐情” (《中国小说史略》 )。这样,我们不妨联系钟馗的教训,想一想,议一议。

钟馗被小鬼戏弄,当场出丑,我看起码有两条教训: 一是好酒贪杯,玩忽职守,受骗上当; 二是听信花言巧语,被小鬼们吹捧得忘乎所以,丧失了应有的警惕性。

我们共产党人,特别是党政领导和司法机关干部,不是钟馗,类似钟馗,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也是驱邪捉鬼的。可是,有些现实生活中的“钟馗”,也在“贿”和“捧”面前,丧失警惕性,玩忽职守,受骗上当。从全国各地揭露的经济大案看,不管是“杜财神”,或者是“张财神”、“李财神”,他们都是用“美酒”把“钟馗”弄得“不成模样”,结果是“酩酊大醉”,而听人摆布的。

古人说: “壁立千伊, 无欲则刚。”人只要没有私欲,就会在思想上扎紧任何“野狗”都钻不进的篱笆,筑起“糖弹”攻不破的“防线”。好酒贪杯者必为美酒所陶醉,喜好奉承者必被花言巧语所迷惑,见钱眼开者必然吞下钓饵而无法脱钩。这些恐怕是千古一理。镇邪捉鬼的钟馗,被五个小鬼弄得狼狈不堪的教训,我们是应引为鉴戒的。

(1986年5月18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赏析

在我国,钟馗的形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人们所认识的钟馗,多为正面形象,不外乎性格豪放、正气凛然、驱邪捉鬼、嫉恶如仇。作者所写的《钟馗的教训》一文,可以说是别出心裁,从一个崭新的角度,通过钟馗形象的另一侧面,说明了一个深刻的道理。那就是共产党人,尤其是领导干部要经得起“贿”和“捧”的考验。

写文章,尤其是写短文,关键在“点子”。“点子”巧,文章就成功多一半;没有一个巧点子就很难入手,即使勉强写出来,往往也是平平淡淡。比方说写钟馗,人家都知道钟馗驱邪捉鬼,我也来个司法机关干部要学习钟馗,敢于和邪恶势力作斗争,那便落入巢臼,一碗白开水。李昶林同志的杂文之所以成功,正因为点子想得好;而能想出好点子,出奇制胜,又和作者的逆向思维有关。也就是说,人家都朝北考虑问题,我在朝北想过之后,不妨再朝南考虑考虑。这样深入的思维,常可以产生新意。

有了巧点子,结构安排也便顺理成章了。《钟馗的教训》大致分两大部分,前部分写钟馗的形象,后部分讲对我们的启示。也可再分细一些,四部分,先是钟馗的光荣形象,再由“神无完神”转入钟馗的失足,然后分析教训,联系现实,最后是应该怎样。文章层次清楚,逻辑严密。[1]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