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钟麟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钟麟

来自 中国政府网 的图片

钟麟,出生于1915年10月29日,广东省鱼类养殖学家[1] ,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基本信息

人物说明----鱼类养殖学家

出生日期----1915年10月29日

出生地点----广东省南海县

国 籍 ---- 中国

职 业 ---- 鱼类养殖科研工作者

主要成就----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

逝世日期----1996年3月

人物简介

钟麟,鱼类养殖学家,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的创始人。他在1958年创造了"生态生理催产法",在世界上首次实现池养家鱼全人工繁殖,结束了我国淡水养鱼依赖从江河装捞天然鱼苗的历史。他为第三世界国家培训人才,为发展各国淡水养鱼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个人履历

钟麟,原名钟攀麟,1915年10月29日出生于广东省南海县。南海县是我国淡水鱼著名养殖基地之一,钟麟从小对鱼就有了感情。1937年于广东省立高级水产职业学校毕业后,因日军侵华而随家庭迁居香港,曾参加过香港各界抗日救亡运动。不久,考入港英当局水产研究所,师从我国鱼类学家林书颜打下了较好的鱼类学和鱼类养殖学基础。

1941年冬,日军侵入香港,他辗转到广西桂平,在重庆国民政府农林部广西鱼类养殖场任技佐,从事捕捞江中成熟亲鱼进行人工授精、孵化等试验,积累了不少经验和理论知识。1945年日本投降,又从广西返回香港,在港英当局渔政司署任技师、大埔鱼市场经理。广东解放前后,曾积极参加广州国民政府渔业管理处广东分处留港渔船护产起义的斗争。1950年3月,全部5艘渔船的船员宣布起义。6月,广东省人民政府令钟麟为水产局驻港代表。1951年由香港返回广州,先后在广东省水产供销公司、广东省海岛管理局工作。他积极向上级建议建立水产科研机构,以恢复和发展广东的渔业生产。1952年受命筹建广东省水产研究所。1953年初,广东省水产研究所正式成立,被委任为研究所负责人,积极领导和开展亚热带海洋渔业资源调查和淡水养殖的科学研究工作。他在科学上最大的贡献是1958年研究成功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他先后被选为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第五届人大常委,广东省第五届政协常委;九三学社中央委员及广东省常委;中国水产学会顾问,广东省水产学会顾问;亚洲水产学会会员,在印度编辑出版的《热带水产养殖》杂志编委。

人物事迹

钟麟先生在艰难的科研探索道路上,与助手们通过反复试验,在国际上首次突破家鱼全人工繁殖技术,设计出“生理生态培育法”,于1958年6月4日成功地使池养鲢鱼、鳙鱼在池中自然繁殖,获得大量鱼苗。之后,我国应用上述原理和方法,先后使草鱼、青鱼、鲮、鲂、鳊、斑鳢、鳜等10多种饲养鱼类获得全人工繁殖成功;同时,设计建造了具有高效能的全自流化产孵卵系统,具有容卵量多、孵化率高、易于管理的特点,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池养家鱼人工繁殖研究的成功,结束了淡水养殖鱼苗世代依赖江河装捞的历史,彻底解决了养殖鱼苗的供应问题,开创了淡水养鱼历史新纪元,为我国确立“以养为主”的渔业发展方针,解决吃鱼难和渔民增收问题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钟麟于1975—1987年主持联合国粮农组织委托中国举办的淡水鱼培训班10期,培训15个国家和地区的160多名学员,为把中国的家鱼养殖技术推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3]

钟麟先生的科研成果:“鲢、鳙鱼的亲鱼生理生态培育法”获1965年颁发的国家发明证书、“家鱼人工繁殖”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及1979年广东省科学大会奖。1993年12月,因其在编撰《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做出的重要贡献,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颁发的荣誉证书。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第三、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参考来源

  1. 钟麟 ,南海地名网
  2. 钟麟荣获功勋科学家称号 ,九三学社中央办公厅, 2008-12-10
  3. 钟麟同志事迹 ,农业部人事劳动司 , 2009-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