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钩蛇是什么神兽

钩蛇

来自网络的图片

钩蛇是什么神兽钩蛇是古代中国神话传说中的神兽之一,身长二十米以上,尾部有分叉,钩蛇通过在水中用尾钩把岸上的动物拉入水中捕食。[1]

古代神兽之一,是中国传说中的一种蛇类,两栖生物,一般生活在水中,性情凶猛好斗,有剧毒,最为明显的特征就是它的尾部与普通的蛇类不同,分叉如同两个钩子一般,而且钩蛇的捕食方式也是用尾钩来钩住猎物,再进行吞食。这种蛇,在《水经注(若水)》一文中有记载。只是似乎近几百年来,再也没有听说有人看到过这种蛇类了。

目录

历史记载

宋·李石 《续博物志》卷二:“ 先提山有钩蛇,长七八丈,尾末有岐,蛇在山涧水中,以尾钩岸上人牛食之。”

滇海虞衡志校注》:“钩蛇,出永昌,此古所传也。言其尾长,能钩岸上人与物而食,亦鳄之类也。今不闻有此事,其亦他徙而去欤?潮州无鳄鱼,永昌无钩蛇,见生聚之胜也。又按《续传志物》以为出朱提,且言水旁日有鬼弹,不见其形,其作有声,中物则折,中人则害,罪人徙此不过十日死。此水土恶劣,阴怪得窟穴其中为虐耳。驱之之法,投以烧石,注以溶铁。万众各鸣瓦盆、瓦器以号呼,其物不死即徙,为政者不可不知也。”

历史起源

出自《山海经·中山经》:“东流注于大江,其中多怪蛇” ,晋·郭璞注:“今永昌郡有钩蛇,长数丈,尾岐,在水中钩取岸上人牛马啖之。”

钩蛇——《山海经》

“钩蛇”,顾名思义,我们根据它的名字就能大概想象出这种蛇的形象。钩蛇是一种出自于《山海经》中的上古灵蛇,在后人的注解中,对钩蛇有如下描述:

“先提山有钩蛇,长七八丈,尾末有岐,钩蛇在山涧水中,以尾钩岸上人牛食之。”

在上古神话中,钩蛇性格凶猛好斗,它身长二十多米,尾巴上有个大钩,可以把岸上的牛马钩进水中吃掉。另外,在一些古代文献中,有记载说钩蛇居住的水中是没有鳄鱼的,也就是说钩蛇是以鳄鱼为食的。 [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