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錢糧胡同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錢糧胡同

來自 搜狐 的圖片

中文名稱: 錢糧胡同

曾用名: 錢堂胡同

位置: 北京東城區西北部

錢糧胡同 位於北京市東城區西北部,東起東四北大街,西至大佛寺東街,南與轎子胡同、人民市場西巷、錢糧南巷、錢糧西巷相通,北與錢糧北巷相通,屬景山街道辦事處管轄。[1]

2022年3月,入選"首都功能核拘章驗心區傳統地名保護名錄(街巷胡同類 第一批)"。

歷史

錢糧胡同,明朝屬仁壽坊,稱錢堂胡同,因明時錢局設此而得名。清朝管理財政的機關叫戶部,下屬寶泉局管鑄錢。寶泉局有四個廠,東廠在東四四條,西廠在北鑼鼓巷千佛寺街.北廠在北新橋三條,南廠就在錢糧胡同,因此地鑄錢以發放薪餉為主,清代管薪餉又叫錢糧,所以就把南廠所在地稱錢糧胡同。民國時曾作過內城官醫院。帛公府在此,帛公為怡賢親王次子寧良郡王之後。

名字由來

據專家考證:元代就有了錢糧胡同。

明朝屬仁壽坊,稱"錢堂胡同",是造幣所在地,因錢局設此而得名。

清朝入關後,管財政的機構叫戶部。戶部設有管鑄錢的寶泉局,寶泉局下有四個廠,東廠在東四四條,西廠在北鑼鼓巷千佛寺街,北廠在北新橋三條,南廠在錢糧胡同。因為南廠鑄的錢,主要是發放薪餉的,清朝把薪餉也叫錢糧,因此人們也就把南廠所在地稱為錢糧胡同,是達官、貴人衙門的聚集地,豪宅居多。

胡同人家

在胡同中間路西,有一所老宅,章太炎曾在此居住過。辛亥革命後,袁世凱為籠絡章太炎,給了他一個"東三省籌邊使"的頭銜,不久,章太炎便藉故辭職。章太炎回北京後,民國三年(1914)七月,住進錢糧胡同。他身邊的"服役之人",都是袁世凱派來的暗探,他們隨意阻隔來客。為對付這幫人,章太炎制定了《約仆規則》,規定每日必須向他請安,見面垂手鵠立,自稱奴僕,對來客不得擅自攔阻。為抗議袁世凱的幽禁,章太炎還宣布絕食。袁世凱稱帝後,章太炎以七尺宣紙書"速死"二字懸於壁上,以示與袁不共戴天。魯迅先生曾四次到錢糧胡同看望章太炎。章太炎在此住了大約兩年,直到民國五年(1916)六月袁世凱死去,才恢復自由。

北京胡同概述

歷史上的北京以胡同眾多而著稱,民間有「著名的胡同三千六,沒名的胡同賽牛毛」的說法。元《橋津志》記載元大都有「三百八十四條火巷,二十九條胡同」;明朝張爵《京師五城坊巷胡同集》一書中記載,明朝北京共有街巷胡同約1170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約有459條;清朝朱一新《京師坊巷志稿》一書中所列的北京街巷胡同名顯示,清朝時北京有街巷胡同2076條,其中直接稱為胡同的978條;1944年日本人多田貞一在《北京地名志》記載,當時北京共有3200條胡同;1949年的統計顯示北京城區有名字的街巷6074條,其中胡同1330條,街274條,巷111條,道85條,里71條,而習慣上,人們把上面提到的胡同、街、巷、道、里統稱為胡同。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