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钱运达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钱运达

来自 呢图网 的图片

中文名称;钱运达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

出生日期;1928年12月21日

毕业院校;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

主要成就;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电影节特别奖、

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

第3届印度尼西亚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

代表作品;金色的海螺、草原英雄小姐妹、

天书奇谭、女娲补天、邋遢大王奇遇记

钱运达,1928年12月21日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中国内地动画导演、编剧、美术设计师,毕业于中南文艺学院美术系。

1960年,执导个人首部动画短片《小燕子》,从此走上了动画片创作的道路。1964年,与万古蟾联合执导的剪纸片《金色的海螺》获得第3届印度尼西亚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1965年,与唐澄联合执导动画短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该片获得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1978年,担任动画短片《奇怪的病号》的编剧。1983年,与王树忱联合执导动画电影《天书奇谭》。1986年,独立执导的动画短片《女娲补天》获得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电影节特别奖。1992年,执导动画短片《OK》。1996年,与沈如东、伍仲文联合执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青蛙王子》。2004年,担任美术设计的儿童动画片《大耳朵图图》播出。2009年,担任动画片《三国演义》的美术设计。2012年,由其执导的动画电影《邋遢大王奇遇记》上映。[1]

人物经历

1950年,钱运达从中南文艺学校美术系毕业。从学校毕业后在中南文联创作部、中南美术创作组从事年画、宣传画创作。

1954年,前往捷克斯洛伐克布拉格工艺美术学院动画电影专业学习。

1959年,进入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担任动画设计、导演

1960年,执导水墨动画短片《小燕子》,从此走上了动画片创作的道路。

1961年,执导剪纸片《一条丝腰带》。

1964年,钱运达与万古蟾合作执导剪纸片《金色的海螺》,该片获得印度尼西亚第3届亚非电影节卢蒙巴奖;同年,执导剪纸片《红军桥》。

1965年,与唐澄合作执导动画短片《草原英雄小姐妹》,该片获得第二次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三等奖。

1978年,担任动画短片《奇怪的病号》的编剧,该片由王树忱执导。

1980年,执导剪纸片《张飞审瓜》。

1983年,与王树忱联合执导动画电影《天书奇谭》,该片根据明代神魔小说《平妖传》部分章节改编。

1986年,独立执导动画短片《女娲补天》,该片采用中国上古壁画、岩画的色彩和人物造型,充分展示了华夏民族的祖先——女娲氏无私奉献的品质,获得法国圣罗马国际儿童电影节特别奖。

1987年,与阎善春联合执导动画片《邋遢大王奇遇记》。

1992年,执导动画短片《OK》。

1995年,担任动画片《十二生肖》的美术设计。

1996年,与沈如东、伍仲文联合执导动画电影《白雪公主与青蛙王子》,该片根据《格林童话》中的“白雪公主”与“青蛙王子”联合改编。

1999年,担任动画片《封神榜传奇》的美术设计。

2004年,担任美术设计的儿童动画片《大耳朵图图》播出。

2009年,担任动画片《三国演义》的美术设计。

2010年,担任动画片《三毛历险记》的美术设计。

2012年,由其执导的动画电影《邋遢大王奇遇记》上映。

钱运达在从事动画创作中,丝毫不放松对动画片艺术形式的探索。在剪纸片《金色的海螺》中,他充分运用电影语言的表现时空的极大的自由性,使表现故事中的悲欢离合的情感色彩更加浓烈。朗诵式的旁白的运用,抒情的风格使观众保持一种间离的欣赏状态。钱运达在片中追求的是民族化的东西,除了在造型形式上的民族式的剪纸风格,还有民歌的运用。他突破了中国传统的窗花式的造型特征,融入民间皮影的造型和动作特征,表现出他的不固守民族性,在原有的基础上创新尝试(《中州大学学报》评)。

参考来源

美影厂成立六十周年《对话:钱运达》【东方电影报道】

参考资料

  1. 名师谈艺| 钱运达:中国动画走自己的路,360doc个人图书馆 , 2018年10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