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铁山杨梅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铁山杨梅 铁山杨梅,江西省上饶县特产,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 冷水江市铁山村素有杨梅之乡之称,铁山杨梅种类繁多。大的有核桃般大,肉厚核小,分乌白两种。乌梅水份饱满,溢于外表,用手轻轻一拈,即能印上指印,落口即消融,甜中微酸,沁人心脾;白梅呈乳白状,且透明。小的称金钱梅,有大红、紫红、黄、棕、麻花等色,味酸肉硬,一口咬去,酸得人牙齿打颤,却是清新调味的佳品。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铁山杨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中文名 铁山杨梅 产地名称 江西省上饶县 品质特点 色泽艳丽、果肉细软、肉厚汁多 地理标志 农业部农产品

产品特点

外在品质

铁山杨梅果实中大、果形正扁圆、核小、色泽艳丽、成熟果实呈紫红色。果肉细软、肉厚汁多,鲜食口感风味佳,味香甜,带微酸

产地环境

江西省上饶县铁山乡是铁山杨梅主产地,位于武夷山脉五府岗北面,海拨约300—400米,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7.8℃,相对湿度87.7%,年平均降水量2066.1毫米,年降雨量分布不均,主要集中在6—7月,月平均日照142.6小时,全年平均无霜期长达330天。铁山乡境内植被茂盛,生态环境优美,水质良好(当地居民直接引山上泉水饮用),土壤肥沃,非常有利杨梅生长。在杨梅果实生长季节,更是因昼夜温差大,雨量充沛,相对湿度大,有利于杨梅生长。铁山乡由于受小气候影响,在夏季也近乎每天有雨,且大部份时间在午后。这些都蕴育了铁山杨梅独特的优良品质。 [1]

历史渊源

上饶县铁山乡种植杨梅历史较长,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在铁山乡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铁山地里全是宝,山下杨梅山上草”。 20世纪60年代,铁山乡的杨梅种植进入鼎盛时期。 1996年,铁山开始规模化引进杨梅种植,铁山乡因势利导,把杨梅产业当做农业主导产业来抓,现在铁山杨梅广销北京、上海、深圳、南昌等城市。 [2]

生产情况

2009年,铁山杨梅保护面积4940公顷,产量1.2万吨。 2011年,铁山杨梅种植面积已逾1万亩,其中挂果的有2000多亩。杨梅产量就达180万斤,实现产值900万元,带动农民人均增收300元。

产品荣誉

2011年09月1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批准对“铁山杨梅”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地理标志

地域保护范围

上饶县位于江西省东北部,东邻上饶市信州区、玉山县广丰县,南连福建省浦城市、武夷山市,西接铅山县、横峰县,北界德兴市。全县国土面积2240平方千米,辖2个街道办事处、21个乡镇,人口71.57万人。铁山杨梅产于上饶县铁山乡,处于北纬28°10′—28°15′,东经118°03′—118°07′,有西岩村、铁山村、洪水村、九狮村、大溪村、小溪村及邻近的五府山镇塘里村、揭家村八个村。

质量技术要求

产地要求

铁山杨梅宜在山坡地栽培,坡度小于25°,海拔高度最适宜在300—400米。土壤为pH值4.0—6.5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红壤和黄壤,种植地气候条件为年平均气温15—21℃,10℃以上的有效积温4500℃以上,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以上。初夏果膨大转色期降雨量大于160毫米。大气相对湿度在80%以上。

生产过程管理

1、定植 1)苗木质量应符合GB33/174的标准的规定。 2)栽植时间多采用春植,一般在2月上旬至3月中旬。 3)栽植密度依土壤肥力和品种特性而异。株行距有5×4米、6×5米、7×5米等,每亩19—33株。 2、整形修剪 1)整形 自然开心圆头形:主干上部配置3个主枝,主枝应有间隔并各伸一方。 疏散分层形:适用土层深厚肥沃和零星种植树。树冠具中心主干、主枝分层,第1层3个主枝,第2层2个,层间距1米左右。 2)修剪 a、修剪时间:休眠期修剪在10月下旬至翌年3月下旬。生长期修剪为4—9月,除挂果期外,都可进行修剪。 b、侧枝修剪:旺树采用去强留弱,弱树则相反。 c、徒长枝修剪:在枝条密生部位全部删除,空虚部位可进行短截培养结果枝。 d、过密枝、交叉枝、病枝应从基部剪去。 3、土壤管理 1)中耕除草 a、幼龄树:在树盘直径1—1.5米内清除灌木、杂草,一年浅耕松土2—3次,夏季伏旱前土面覆草防旱。 b、成年树:较平坦园地用“清耕法”,3月中旬前结合土壤改良进行翻土,采果前清除树冠下杂草,采后中耕松土基本保持无杂草状态。 2)扩穴培土 定植后第二年起,每年10月间,结合施肥向外扩穴,同时在穴内施栏肥或土杂肥直到全园翻完。成年园秋冬季进行翻土,隔年或每年培土加厚根部土层。 4、施肥 1)肥料种类 按NY/T394—2000的5.2.1规定选择肥料种类。 2)施肥量 秋冬施基肥用腐熟栏肥,堆肥或饼肥。幼龄树株施饼肥1—3千克,初果树株施栏肥15—20千克加焦泥灰10千克;成年结果树株施栏肥30千克或堆肥45千克或饼肥4—5千克。 3)施肥方法 土壤施肥幼龄树以主干为中心盘状施肥;成年树可用条沟,环状沟和穴施,可结合冬季翻土采用全园撒施肥料、翻埋入土中。 5、花果量的调整 1)短截结果枝 花芽过量时,2月至3月中旬,全树均匀短截1/5—2/5的结果枝,并疏除细弱枝和密生枝。 2)人工疏果 人工疏果,疏密生果、小果和劣果,平均每果枝留果2个。 6、病虫害防治 1)防治原则: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防治方针,加强病虫害预测预报,通过加强培育、合理经营,充分发挥杨梅自身的适应性和抗性,增强杨梅树体对有害生物的抵御能力。以营林技术为基础,优先采用物理防治、生物防治方法,必要时采用化学防治方法,将防治病虫为害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规定标准范围内,减少对环境污染,促进杨梅的可持续经营。 2)营林防治 a、应选育对当地主要病虫害抗性较强的优良品种 b、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树体自身的抗病虫害能力。 c、实施翻土、修剪及时清除病虫为害枝条,改善杨梅林的生态环境。 3)物理防治 a、利用灯光防治对蛾类等,采用灯光诱杀成虫。 b、对尺蠖、蓑蛾类采用人工捕杀幼虫、卵块和虫茧。 4)生物防治 a、应用生物源农药如BT、阿维菌素甲基阿维菌素等,防治病虫害。 b、注意保护和利用瓢虫、寄生蜂、食蚜蝇等天敌,防治蚜虫等。 5)化学防治 a、改进喷药技术,提倡低容量喷雾。 b、严格执行化学农药种类使用规定。

产品收获及产后处理的规定

1、采收 采收时期:杨梅成熟和采收时期因品种和产地而异,铁山杨梅成熟期一般在6月上中旬。同一树果熟先后不一,要分期分批采收,多时每天一次,少则隔天一次,随熟随采。 采收方法:手工采摘,摘熟留“青”,轻采轻放轻挑,不能用击落或摇落法。 专用标志使用 (一)在铁山杨梅生产地域保护范围内的所有杨梅生产经营者,都可向本社申请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二)由合作社安排人员或委托第三方(如县级以上农业主管部门的技术专家)对申请者生产条件、基地规模等进行检查,符合条件者可使用农产品地理标志。 (三)申请者须出具承诺,今后的生产须严格按《技术规范》要求进行生产管理。合作社可定期对标志申请使用者进行生产管理检查,检查不合格可收回标志使用资格。 (四)标志者使用者每年须接受技术监督部门的质量抽检,并将检验结果报合作社一份,如检验不合格,合格社可收回标志使用资格。 (五)所有铁山杨梅农产品地理标志的使用者最终都需接受标志审核批准部门的管理监督。

参考文献